探索足球活动促进幼儿操控器械能力发展的教育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30
/ 2

探索足球活动促进幼儿操控器械能力发展的教育策略

董玉婷

福建省永春石鼓中心幼儿园

摘要:足球活动是幼儿操控器械的一种活动方式,在充分考虑足球活动是否锻炼到幼儿身体各个部分,是否促进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平衡能力、移动能力及全面身体素质的发展的同时,我园积极探讨足球活动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和教师的主导性地位,使活动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

关键词:足球活动;幼儿操控器;能力发展

一、创设了开放的足球活动环境

(一)开放的计划,促进幼儿自主发展

“开放的计划”不是无计划无目标的,而是以预设的目标为导向,教师在组织幼儿足球活动中既要进行预设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又要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预设的计划与实际的情境相互渗透、作用。活动中教师心中有目标,眼里有孩子,鼓励幼儿不断探索、尝试,产生想法和主意,利用这些想法推进足球活动的开展。如集体教学《红蚂蚁黑蚂蚁》活动中教师预设了两个目标:

1、尝试移动身体,用手借助竹筛,阻挡足球的方向。

2、通过游戏掌握脚内侧传球和脚前掌停球的技能。

教师预设的游戏规则:黑蚂蚁合作传运果实,红蚂蚁使用竹筛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拦截。可是幼儿在游戏探索的过程中,幼儿发现两人一组合作阻挡足球更有趣,教师及时顺应孩子们的想法,改变原来的规则,让红蚂蚁两两合作,用竹筛阻挡足球。活动中教师及时将幼儿的想法纳入孩子们的活动中,两两结对一起合作游戏,目标导向并没有改变,但游戏玩法、规则顺应孩子们的想法改变,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

(二)开放的时空,鼓励幼儿自由选择

“开放的时空”就是将足球活动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为幼儿提供更为开放的运动场地、材料、时间、同伴,给孩子更自由开放的运动空间和时间。如时间上每日晨间来园、户外两小时、活动的过渡环节;材料上在活动场地的四周为幼儿提供了不同种类、不同材质的辅助性活动材料,如随手可取的足球、标志桶、竹筛、塑料棍、网兜、充气人等,孩子们可以自由取放,让幼儿将足球与辅助材料相互作用;场地上可以是操场、走廊、教室等;游戏时可以自由选择同伴,可以是自己玩,也可以和同伴玩,也可以组队玩。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开展足球活动的内容和方法。

(三)开放的心理,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开放的心理”营造和谐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首先开展多种形式的足球游戏,鼓励参与,减少竞争,为孩子们营造开放、包容的运动心理环境。选择熟悉的、技能相当的同伴结伴游戏时,心理压力比较少,孩子们更愿意参加足球活动。其次在活动教师接纳的、包容的评价,减少横向评价,更多的使用纵向评价方式,让幼儿看到自己的进步,使孩子们在运动中找到自信,更愿意不断尝试,不断挑战自我,促进幼儿动作进一步发展。我们还开展“大带小”的混龄方式开展足球活动,大班幼儿充当小老师,和弟弟妹妹一起玩足球,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获得成就感、自信心,得到力量,使幼儿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

二、探索足球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一)激发幼儿兴趣的主体参与策略

我们将主题活动、戏剧与足球相结合,使足球活动情景化、趣味化。运动情境化,抓住了促进幼儿发展的动因——情感,情境化的运动促使幼儿的情感参与到活动中,充分地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如将戏剧元素融入游戏《自然灾害》中,让幼儿尝试在慢速跑动中运球、停球,巩固运球的动作要领。当游戏开始时,所有幼儿在区域内自由运球慢跑,感受球在脚前滚动。当教师喊出口令“火灾”,所有幼儿运球到任意角落的区域,逃避火灾;当教师喊出口令“闪电”,所有幼儿停球,将身体趴在场地上;当教师喊出口令“洪水”,所有幼儿双手支撑球上,双脚着地,和小足球一起搭一个拱桥;当教师喊出口令“台风”,两名小朋友迅速组合,两人手拉手踩球站稳。孩子们在游戏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愿意参与其中,遵守规则。

(二)易于掌握动作的直观性学习策略

大班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发,但依旧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在学习用脚操控足球时,有一定的难度,如在学习脚背运球中,幼儿需要用脚背正面进行触球,幼儿心里明白应该用脚背正面触球,但在跑动时依然会用错脚位(常用脚尖),教师不要着急,而应该了解幼儿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可以在幼儿球鞋上贴一个标记,让幼儿明白只要用标记踢就可以,这样练习一段时间后,幼儿就会有感觉了,动作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脚背运球动作。

(三)关注幼儿差异的因材施教策略

幼儿的发展水平存在个体差异。《指南》中指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足球活动是用脚对球进行操控,对有些幼儿来说较难,教师要认真观察,了解幼儿动作发展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在指导幼儿活动时能根据幼儿需要有针对性地指导,促进每位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有所发展。在《运南瓜》活动中,教师新投放竹筛、曲棍棒,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两个幼儿夹球走、脚运球、用竹筛或曲棍棒赶球,幼儿在活动都得到了锻炼。能力强的幼儿尝试用新的材料玩新的玩法,加大游戏难度;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多一点时间的等待、关注、尊重,使孩子们互帮互动,共享运动快乐。

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我园幼儿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对器械的操控能力有所提升,并对以足球为媒介开展的各项活动都有很高的参与性。今后,我园还将继续积极推进该项活动,促进幼儿操控器械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我园以足球为载体,依据幼儿身心和操控器械能力发展的规律,在控制身体和身体移动能力的基础上,积极主动探索足球的“玩”法,通过拍、投、抛、踢、击、顶、踏等动作创造性地控制足球,促进幼儿动作和运动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煜.基于趣味引导的幼儿足球课程体系建设探索[J].当代家庭教育,2021(06):29-30.

[2]林伊铭.幼儿园足球兴趣培养的有效途径[J].学周刊,2021(09):181-182.

[3]杨丽娟.小足球大课程——基于幼儿本位的幼儿园小足球大课程探索[J].校园足球,2020(12):62-66.

2020年度泉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幼儿主题式足球游戏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编号:QJYKT20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