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阮小七的形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1
/ 2

试论阮小七的形象

杨红燕

阳信县洋湖乡鹁鸽李中学 山东 滨州 251800

摘要:《水浒传》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而又神态各异的英雄人物形象。《大宋宣和遗事》中记载的阮小七是宋江起义军的三十六位头领之一。《水浒传》继承了《大宋宣和遗事》中对阮小七的描写。小说中的阮小七虽性格粗鲁,但水中武艺高强,很爽直,一直追求快活,好恶作剧,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关键词:水浒传 阮小七 性格

金圣叹曾说:“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1]金圣叹这话未免有点儿夸大,但《水浒传》中的主要英雄人物,确实写得活灵活现。在作者塑造的这一系列英雄人物中,阮小七个性鲜明,给人印象深刻。他位列天罡星三十一位,是梁山泊八位水军头领之一。

当今学术界关于阮小七的文章不多,仅仅在评论其他梁山好汉时夹杂着对三阮的评价,很少见到专门评论三阮或阮小七的著作。李木生在《赤裸的三阮》中说得很通俗,三阮“穷归穷,心中那份善良却从不泯灭”;[2]“咋想就咋说咋干。不像官家,张口‘国’闭口‘民’,冠冕堂皇、仁义道德的口号喊得震天响,背后却什么肮脏龌龊、男盗女娼的事都干。”[2]金圣叹评论道:“阮小七是上上人物,写得另是一样气色。一百八人中,真要算做第一个快人,心快口快,使人对之,龌龊都销尽。”[1]

正如金圣叹说的这样,阮小七性格爽直,心直口快,这种性格特点在原著中体现得非常明显。本文主要是分析阮小七的性格特征,还原一个真实的阮小七,并尽量引起水浒爱好者对他的关注。

  1. 阮小七的出场

阮小七的出场是在第十五回《吴学究说三阮撞筹 公孙胜应七星聚义》。他的正式出场是吴用引出的:“疙疸脸横生怪肉,玲珑眼突出双睛。腮边长短淡黄须,身上交加乌黑点。浑如生铁打成,疑是顽铜铸就。休言岳庙恶司神,果是人间刚直汉。村中唤作活阎罗,世上降生真五道。”“这阮小七头戴一顶遮日黑箬笠,身上穿个棋子布背心,腰系着一条生布裙,把那船只荡着。”(《水浒传》第十五回)一个面目狰狞但贫苦忠厚的大汉形象展现在人们眼前。

二、爽快

吴用说三阮撞筹时,从吴用和三兄弟的对话中,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出阮小七特有的爽快。当然,其他梁山好汉大多也是爽快的,但像阮小七这样如此快人快语,心直口快的真得很难找出第二个。

在酒店,阮小二礼貌地请吴用上座,吴用婉言推辞,“阮小七道:‘哥哥只顾坐主位,请教授坐客席,我兄弟两个便先坐了。’”这话确实够爽,够快。无怪乎吴用说:“七郎只是性快。”也无怪乎金圣叹评论说:“七郎真是快士。”[1]当吴用要出钱买酒肉到二郎家一醉时,阮小七的爽快再次彰显:“既是教授这般说时,且顺情吃了,却再理会。”(《水浒传》第十五回)不但性快,而且着实率真。小七快人快语,让人感觉酣畅淋漓,一切烦恼、忧愁都消失了。

当吴用问若有识你们的,你们去不去时,“阮小七道:‘若是有识我们的,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阮小五和阮小七把手拍着脖项道:‘这腔热血,只要卖于识货的!’”小七拍着脖项说的这话,是真豪杰,真英雄,真义士,也真壮烈!吴用询问兄弟三人敢不敢上梁山捉这伙贼人,“便捉的他们,那里去请赏?也吃江湖上好汉们笑话”。听这话,不必看姓名,就知出自阮小七。就像金圣叹说的:“定是小七语,小二、小五说不出,爽快奇妙不可言。”[1]最后吴用请他们一起去劫生辰纲,又是小七急不可耐,“跳起来道:‘我们几时去?’”(《水浒传》第十五回)这话也一定得阮小七说才合适。

三、追求快活

追求快活是阮小七又一明显的性格特征。当然,有不少梁山好汉也是追求快活生活的,比如李逵、朱富、石秀、汤隆等等,他们就是看中梁山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论称分金银,按套穿衣服的生活,并且被这种快活生活所吸引奔上梁山。可是像阮氏三兄弟尤其是阮小七这样如此直截了当地言明追求快活的也很难找出第二个。在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中,三阮是下层劳苦大众的代表,他们是穷苦的渔民,靠打鱼为生,而且经常“输得赤条条地”,整天为生活所迫;甚至连自己的衣饭碗梁山泊也被人占了,他们除了不满和愤怒还有何办法。在这种穷苦生活的逼迫下,追求快活的心理应运而生。阮小五说梁山泊的人:“他们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论秤分金银,异样穿绸锦,成瓮吃酒,大块吃肉,如何不快活!我们弟兄三个空有一身本事,怎地学得他们。”想过这种生活吗?想。能过吗?不能。虽然很向往,但也很无奈。“阮小七又道:‘人生一世,草生一秋。我们只管打鱼营生,学得他们过一日也好’”,还说:“若能勾受用得一日,便死了开眉展眼。”像梁山泊这种快活生活只要过一日,死了也无遗憾了。所以,吴用请他们一起去劫生辰纲,小七必然痛快答应。当他觉着自己追求的这种生活即将到来时,“跳起来道:‘一世的指望,今日还了愿心,正是搔着我痒处。’”(《水浒传》第十五回)小七一生的指望,今日终于看到了希望。在阮小七身上,我们看到了江湖豪侠的气息。

四、恶作剧

阮小七是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中特别纯朴,而且极有个性的,当然有时不免恶作剧。太尉陈宗善赍十瓶御酒,一道赦罪招安丹诏前来梁山泊招安,阮小七督船接应。当李虞候拿起藤条打水手,阮小七道:“直这般打我水手下水里去了,这船如何得去!”无论面对何人,小七永远不会低声下气,一直是这样的正直、率真。吃御酒前,“阮小七道:‘只怕有毒。我且做个不着,先尝些个。’”明明是想吃,却如此说。他带领手下把十瓶御酒吃了,“却装上十瓶村醪水白酒,还把原封头缚了,再放在龙凤担内”(《水浒传》第七十五回),飞似的往金沙滩赶。

李卓吾评论道:“(阮小七倒船偷御酒)这必定是吴用主张,可恶可恨。”[1]这是否是吴用的主意,原文没有交代,但以阮小七的性格,即使吴用不吩咐,他做这事完全合适。在第七十五回回首,作者写道:“祸福渊潜未易量,两人行事太猖狂。售奸暗抵黄封酒,纵恶明撕彩凤章。爽口物多终作疾,快心事过必为殃。距堙轒輼成虚谬,到此翻为傀儡场。”很明显,作者对阮小七偷换御酒持否定态度,说他“售奸”,而且导致了梁山与朝廷的五场战争。在笔者看来,阮小七的行为绝不至于“可恶可恨”,更不至于“售奸”;更何况,这番招安不成不见得是坏事。阮小七偷御酒就是他性格的一种体现罢了。

阮小七总给人长不大的感觉,跟随宋江攻打方腊时,阮小七攻入内苑深宫搜出一箱“方腊伪造的平天冠、衮龙袍、碧玉带、白玉圭、无忧履”,上面都是奇珍异宝。“便把衮龙袍穿了,系上碧玉带,着了无忧履,戴起平天冠,却把白玉圭插放怀里,跳上马,手执鞭,跑出宫前。”结果,“三军众将只道是方腊,一齐闹动,抢将拢来看时,却是阮小七,众皆大笑”。李贽说:“阮小七也是个趣人。”[1]

阮小七是梁山泊水军头领,与童猛共掌梁山西北水寨。他跟随晁盖劫取生辰纲,在石碣村败何涛;上梁山后败黄安,跟随宋江大败童贯、高俅;受招安后,与众兄弟攻打辽和方腊:水中本领出众。


参考文献:

[1]陈曦钟,侯忠义,鲁玉川校辑.水浒传会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7.19.275.279.1288.1332.1410.1336.

[2] 李木生.再读《水浒传》[A].古耜.悟读水浒[G].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1987:72.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