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感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1
/ 2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感悟

杨丽

陕西省汉中市 汉台区青龙观小学


摘要:要想做好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除了要提升自身素养,保持工作初衷外,还需要改善教学现状,扫除前进路上的障碍,而要做到这一点,班主任首先要做的就是探寻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对症下药,直达病灶。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管理感悟

班主任工作是一条永远流淌不息的河流,班级管理是一首永唱高音的歌曲,她需要我们每一位班主任共同去梳理、谱写,让我们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宽严适度,用自己的一颗爱心、诚心、责任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一、与学生搞好关系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若存在一种亲密无间、形同鱼水的关系,班级的一切工作便会顺理成章,一切问题也会迎刃而解。若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同水火、格格不入的话,即便是制定最最严格的班规班纪,对班级工作的开展亦是无济于事。那么,班主任应怎样协调自身与学生的关系、达到和谐统一呢?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尊重更是如此,老师与学生之间也不能脱离尊重二字,班主任在与学生交流的时候尊重学生,教学生看作是一个有价值的,有发展潜力的人,这样学生受到班主任的尊重后会产生自我认可的意识,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非常有意义的,学生受到班主任的尊重反过来学生也会主动的向班主任靠近,尊重班主任,這样循环往复,班主任与学生之间能够形成一种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信任的环境,这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班主任的管理效率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学生的错误已经发生,那不论班主任如何责怪学生已经无用了,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一味的责怪学生不会取得任何效果,反倒会让学生产生不服从的心理,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相处的时候都需要得到其他人的尊重理解或是信任,而犯错又是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的问题,在学生犯错的时候需要班主任引导学生,避免学生走入误区,所以班主任需要心平气和的与学生进行沟通,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遇到的问题,从而避免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同样的错误,班主任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如果出现不和谐的事情,班主任不能无故的向学生发脾气,需要心平气和的解决学生的错误,这样才能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勇于面对错误,也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信心。

二、与家长建立联合

孩子从一出生,都是在父母身边生活,所以,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而且孩子的模仿力特强,再加上遗传。因此,父母的态度、行为、习惯,久而久之对孩子都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一定要和睦相处,说文明话,说话算话,严格要求自己,特别是在高科技社会,看电视、玩手机,一定要有节制,给孩子树立好形象。

在学生的教育上,学校和家庭是最重要的环境。缺失任何一方,教育都是不全面的。在通常情况下,只有家校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和交流,教育才能取得成功。尤其是低段的学生,缺乏自制力,更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配合与协调。如何使学校和家庭更有效地协调与配合,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传统的家校沟通主要通过家长会、成绩单、电话联系等方式对某些孩子出现的问题进行沟通。这样的沟通方式虽然一定程度实现了家校互动,但是这样的方式一般都是学校单方面的输出,家长参与性不够。幸运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信、QQ、校讯通等现代信息技术已经为新时代家校互动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沟通平台。“家长开放日”这个平台,是家校之间直接的双向交流与沟通。家长深入课堂一线,真切地感受孩子课堂表现,感性地聆听孩子的心声和科任老师的因材施教,多维度地交流孩子的培养和教育经验,极大程度地拉近了家长和教师的距离,既开阔了视野,又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

三、培养良好的班风

班风不仅是整个班级学生都具有的作风或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这些作风或习惯与道德标准相符。班主任建设良好的班风,对班级学生的成长、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都有着积极作用,特别是对学生的思想、习惯、行为等产生积极影响。所以,构建良好的、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班风,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

笔者认为良好的班风是:学生是一个集体,在该活跃的时候,集体都非常活跃,在该沉稳的时候,集体还能静下心来,完成教师下达的任务。学生作为个体存在时,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然而也存在一些心理状态不好的学生,或者反向表现突出的学生。他们在进行集体行为活动时,能够磨平自己的棱角,不给集体拖后腿或者丢脸面,这样的集体就很好了,也是最希望看到的班风。

为了让学生拥有这种民主的意识,从而进行民主管理,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学生这种意识。例如,师生共同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班级目标、班干部聘用制度等,让每个学生都经历制度形成的过程。为什么要师生共同制定,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从而参与到班级日常管理中来,另一方面通过参与这些活动让学生逐渐形成主人翁意识。更关键的是,每条制度的确定都需要每个学生的承诺,即每个学生都要告诉自己“我可以做到”,这既是对班集体的一种承诺,又是对自己的一种约束。

四、辨证地看待学生

当班主任这么多年,基本上每届学生中,都会遇到这样蛮横的学生,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跟身边的同学起冲突。比如:经常借用同学的东西,并且借后不还;故意挤占前后同学的座位空间……他们经常使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首先是肢体暴力,凭借身体优势或人数众多打架斗殴,给其他同学造成身体的伤害;其次是语言暴力,辱骂、训斥同学,通过给别人取绰号来取笑、贬损人家;再次是关系暴力,纠集一帮同学来孤立、冷落另一个同学,让其感到孤独无助。

蛮横的孩子向人们显示的“粗野”只是表面现象,他们很可能比其他孩子还压抑、孤独、自卑。蛮横的孩子之所以试图控制别人,正是因为他们内心感到脆弱。他们有时感到无法应付家里的变故或困难,有时感到无法克服自身的弱点。许多这样的孩子认为自己不如其他孩子:不能在学校取得好成绩,不能满足家长的期望。这些孩子在欺负别人时,往往也是在欺负自己。欺负人可以给他们带来一种暂时的无所不能的控制感——暂缓心中的无能为力的自卑感。他们越自卑,就越需要通过欺负其他孩子来加以掩饰。欺负他人是人在绝望中所用的一种处世方法,以此给自己带来一种自尊感。不过,这种自尊是靠不住的,一触即溃。蛮横的孩子拼命掩饰的自卑感,未必像他们所认定的那样。班主任要创设多种活动,灵活运用沟通方式,通过电话沟通、实地家访、微信等多种形式的沟通,随时随地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情况,并及时将学生在校期间的情况反馈给家长。如果蛮横的学生欺负了同学,班主任可以立即通知家长;针对不同程度的欺负,制订几条合理的、当即可行的惩罚措施。比如:暂时不许他和其他孩子玩儿,写一封道歉信。

综上,班主任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要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搞好班级管理,加强家校联系,配合各科任课教师,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落实好“立德树人”的宗旨,做好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做一个合格、不留遗憾的班主任,做一个让家长、学生树大拇指的班主任!我们有信心去构建和谐的家庭教育,和谐的学校教育,和谐的社会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婕妤.班级管理工作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4(33).

[2]李振民.班主任工作经验点滴谈[J].教书育人,2015(13).

[3]李有雄.小学班主任工作之我见[J].甘肃教育,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