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局麻膀胱镜检术后患者晕厥案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0
/ 2

1例局麻膀胱镜检术后患者晕厥案例分析

白文洁 肖博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北京市 102218


摘要:通过对1例局麻膀胱镜检患者治疗过程回顾分析,探讨患者术后发生晕厥原因及护理对策,得出结论:局麻操作下,由于情绪、体位、疼痛的过度刺激,出现体循环减慢,回心血量减少,脑灌注降低而导致意识丧失。对此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希望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保证诊疗安全。

关键词:晕厥;局麻手术;情绪;医疗安全

人体最大的应激源为外科手术[1]。疼痛刺激下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在膀胱镜检查中,患者出现晕厥情况并不常见。血管迷走性晕厥是最为常见的晕厥类型,普通人群中约有35%~40%的可能会有晕厥发作经历,以体循环减慢导致低血压、脑灌注减低而出现的意识丧失为特征,多呈自限性疾病[2]。其发作一般多有体位改变、情绪、疼痛、医疗操作刺激或晕血等明显诱因,以出汗、脸色苍白、皮肤发热及恶心为主要表现,待患者意识恢复后多伴疲劳感[3-4]。回顾性分析我科发生局麻膀胱镜检术后患者晕厥案例,总结经验,保证医疗安全。

1、病历摘要

患者男,47岁,身高184,体重90kg。现病史:患者10天前在外院行彩超发现膀胱占位病变。偶发下腹疼痛来我院就诊,拟行膀胱镜检查。以“膀胱占位”收治入院。患者既往高血压、慢性前列腺炎病史。

2、诊疗经过

入院后,常规完善各项检验检查,无手术禁忌后在局麻下行膀胱镜检术。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尿道盐酸奥布卡因凝胶麻醉,置入22Fr膀胱镜鞘,镜下见双侧输尿管开口明显,未见明显喷血,膀胱三角区及各壁未见明显结石或新生物。查看顶壁时患者疼痛难耐,无法继续配合手术,要求终止手术,遂退镜。手术结束患者出室至病房,术后半小时患者首次如厕时,全身大汗,面色苍白,恶心无力,意识丧失,突发晕厥,立即将患者转移至病床,遵医嘱给予患者床旁吸氧,开放静脉通路,监测生命体征,卧床休息,8分钟后患者明显好转,继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术后第一天,患者未诉特殊不适,生命体征平稳,一般状态良好,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医嘱离院。

3、讨论

晕厥的发生往往是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导致的一过性意识丧失,起病急、发作快、持续时间短,多数病人无需特殊处理休息后可自行缓解。膀胱镜检术是将膀胱镜经尿道进入膀胱内进行检查、治疗的手术方式,局部麻醉及手术部位的特殊性,使患者对疼痛刺激更为敏感,过度疼痛导致患者呼吸、心率加快;检查过程中,为保证手术视野清晰,持续向膀胱内灌注0.9%的氯化钠注射液以保证膀胱充盈,液体注入及手术器械的刺激,在首次排尿时不适感使疼痛加剧,排尿时间延长,发生晕厥。不良情绪会引起晕厥的发生[5]。本文中的案例,患者对疼痛的担心,环境的陌生及对“膀胱占位”情况的过度焦虑,产生心理应激反应。此外当患者由静息平卧状态突然改为坐位或站起时,心血管反射不能保证正常血压的维持,从而增加一过性晕厥发生的可能性[6]

4、护理对策

健康教育:晕厥虽起病急,但一般都有前驱症状及诱发因素,多数患者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且预后良好,由此,预防尤为关键。详细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掌握相关知识,宣导健康生活方式,避免相关刺激;疼痛管理:了解患者既往身体情况、情绪状态及手术方式,合理选择麻醉方式,无特殊情况下,可选择无痛膀胱镜检术,避免疼痛引起患者晕厥;心理疏导:恐惧焦虑情绪往往与陌生环境及对未知情况的不了解有关。帮助患者了解病房环境,消除对环境的陌生感;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成功案例,缓解因知识缺乏而产生的过度恐惧;了解患者最为关注的问题,根据自身不同情况为患者疏导情绪,帮助患者建立良好心态,避免因不良情绪刺激诱发晕厥;减少医疗操作刺激:术中注意询问、倾听患者感受,动作轻柔,避免手术时间过长,必要时及时追加局麻药物,术后协助患者改变体位,避免因手术刺激及体位改变导致一过性晕厥。

5、结论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晕厥不同病因遵医嘱为患者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并重视心理疏导及情绪关注,避免相关诱因刺激,加强健康教育及健康生活方式宣导,注重心理护理干预是避免患者晕厥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侯娟茹,梁红梅.手术室等待期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患者血压与心率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A0):134-135.

[2]Sahota IS, Maxey C, Pournazari P, et al. Clusters, gaps, and randomness vasovagal syncope recurrence pattern[J]. JACC Clin Electrophysiol, 2017, 3(9):1046-1053.

[3]Shen WK, Sheldon RS, Benditt DG, et al. 2017 ACC/AHA/HRS Guideline

for th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yncope∶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the Heart Rhythm Society[J]. Circulation, 2017, 136(5)∶e60-e122.

[4] Sheldon RS, Grubb BP, Olshansky B, et al. 2015 heart rhythm society expert 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ostural tachycardia syndrome, inappropriate sinus tachycardia, and vasovagal syncope[J]. Heart Rhythm, 2015, 12

[5]赵丽.急诊患者晕厥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思考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8):128.

[6]俞毓慧,程莉芬,陈琴蓝.CT增强检查患者晕厥139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4,13(7):667-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