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题单式预习” 促学生自学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6
/ 1

运用“题单式预习” 促学生自学能力

谢敏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路小学蔡家校区 重庆 北碚 400700

预习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关键,是进行语文学习的良好开端。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

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呢?结合学校的课题研究,我们课题组老师针对教材的特点,设计出了一套语文题单式预习,从中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以此来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在不断的思索和实践中,我们将“题单式预习”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有效运用“题单式预习”来辅助我们的教学呢?我以《天鹅的故事》一课为例,来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我会读

读,是学好一篇课文的基础。我要求学生在预习中要放声朗读课文,做到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读顺,做到不加字,不漏字,遇到拿不准的字音,一定要查字典解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朗读情况自行决定读课文的遍数。为了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我们在题单上采用了星级评价进行及时反馈,“优”为☆☆☆,“良”为☆☆“合格”为☆,将家长评价与同学评价两种方式相结合,加强家长与老师的监督、指导作用,使课前预习的朗读更加有效地落实,为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升华感情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我会写

写,就是要学生会正确书写课文中的生字,再把自己在学习生字时觉得最难记,最易写错的生字写出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记忆强化。如《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中,在学习咔嚓的“嚓”这个生字时,有的孩子用了加一加的方法:口+察;有的孩子用了找形近字的方法:嚓—察;有的孩子用了区别同音字的方法:嚓—擦;有的孩子用了编顺口溜的方法:一个警察在说话。一个生字,孩子们在预习中就能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忆,这就使课堂上的生字学习交流变得异常活跃,孩子们的思维也得到了碰撞。除了生字的学习,我还要求学生将课文中的多音字、好词、好句进行积累、摘抄在预习题单上。在学生初学摘录时,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摘录一些描写生动、含义深刻、给人启迪、令人感动的词句。课堂教学中,就可以抓住学生积累摘抄的重点词句顺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去品味感悟课文的情感。

三、我会问

问,让学生学会提有价值的问题是语文学习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一般指导学生从两处着手提问:(1)从课题着手提问。如《天鹅的故事》一课,学生提出“是怎样的天鹅?”“天鹅身上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两个问题。带着问题让学生自读课文,学生不难找出课文给人印象最深的一是老天鹅的舍身破冰镜头,二是天鹅群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也就主要围绕这两处场面展开。(2)从重点句、段着手质疑。如预习《天鹅的故事》一课,我先让学生找出描写天鹅破冰的两处感人场面,在学生读了相关的句子、段落以后,我请学生大胆质疑,并引导学生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即文中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说明了什么?三次出现了天鹅的叫声,分别代表什么意思?课堂上,我启发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再次走进文本,进行有效的探究。当然,培养质疑问难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相信在老师的引导下,日积月累,学生定会提高质疑能力,点燃思维的火花。

四、我会思

思,即读完课文后对文中的重点词、疑难词进行理解,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思考。预习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词,我要求学生动手查字词典理解,然后把这个词放到课文中,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的方法,结合语言环境再次进行理解。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在思考课文主要内容时,由于学生的层次不同,学习效果也会有差异。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我们可通过同伴互助,课中及时点拨,多给展示的机会等办法,让他们也能迎头赶上,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主要内容做得出色(包括有进步)的学生,我在批阅预习单时多加“☆”,尽可能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

五、我爱读

读,即学文后对课文内容的拓展。学生可通过课外阅读、上网收集、生活积累等方式使教学由文本走向生活。在《天鹅的故事》一课学完后,我利用预习题单中的“我爱读”,组织学生交流了自己搜集的有关人与动物,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感的故事。我还推荐了《生命桥》《蚁国英雄》两篇课外读物给学生阅读,目的是培养学生感受动物间的美好情感,懂得保护动物,学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通过运用题单式预习,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探索研究,提高了我的教学能力,发展了学生去感知新课文,去锻炼自己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实践过程中,我还发现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如:如何有效的将自主预习渗透到每一位学生;如何更加落实预习效果的反馈;如何体现学生思维的个性化等,需要我们老师协同孩子持之以恒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