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时期防疫物资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9
/ 2

疫情时期防疫物资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翟波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陕西省西安市, 710100

摘要:本文以疫情时期防疫物资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作为研究题目,具体论述中,概述了防疫物资管理,剖析了应用采供打破规范管理问题、物资采购与使用量扩大问题、物资供应与分配不合理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分别从简化审批流程、调整业务、增强内控三个层面,对其解决对策进行了具体讨论。

关键词:疫情时期;防疫物资管理;问题;对策


2019年末,发生了全球性的公共卫生事件——新冠疫情,对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威胁。纵观全球疫情防控现状,中国因其“制度优势”,较为有效的扼制了疫情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蔓延。与之相比,西方国家因“人权”问题与“制度”问题,其疫情控制相对不力。我国经过一年多的“抗疫”,使全社会普遍认识到了疫情期间防疫物资的重要性,也看到了防疫物资管理中暴露的一些问题。因此,在此疫情仍未彻底控制之际,仍然需要从“化危为机”的思路,做好对相关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透过增强物资管理,扩增其效用生产效率,使其在疫情期间产出有利于全社会共同福利的综合效益。

1、防疫物资管理概述

疫情属于公共卫生事件,防疫物资具有公共资源属性。我国防疫物资制度相关法律明确规定了防疫物资使用对象、防疫机关等内容。由于防疫物资性质方面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而相关立法中对其制度规定限定条件相对较少、模糊性用词相对较多。加上各地区、各级防疫物资主管机构之间的“互通互联”存在管辖权问题,以及我国南、北方工业发展差异大等,共同造成了防疫物资管理工作的相对滞后性 。所以,在疫情期间防疫物资管理问题十分突出。就宏观的防疫物资管理方面看,经过一年多的国家宏观调控与相关政策牵引,已经化解了诸多问题。然而,在微观层面的物资管理实践中,防疫物资管理单位仍然缺少相对严格、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因此,在防疫物资由采到用的整条产业链条上,仍存在一些问题。

2、疫情时期防疫物资管理问题分析

2.1应急采供打破规范管理

疫情时期防疫物资管理实践中,由于疫情的突发性、防疫物资管理的特殊性,共同造成了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的应急采供非常规管理。具体而言,为了有效控制快速扩大的疫情蔓延之势,响应“应急第一”的号召,增强了防疫物资在应急条件下的采供,弱化了原有的规范管理。比如,2019年末武汉疫情扩大后,各地防控单位首先响应“应急第一”号召,纷纷按照各自的采供链条,开始非常规的进行防疫物资采购、运输、调度、分配、供应,即属此类。虽然在一定程度满足了应急之需,但是却由此扩大了疫情防疫物资管理风险。

2.2物资采购与使用量扩大

由于疫情属于突发事件,而疫情的发展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为了有效应急,一些单位趁此机会,发生了“搭便车”现象。一方面,在防疫物资采购方面,并不按需进行采购,而是以“占有物资”为先,随意性的扩增了其采购量。另一方面,却在处理物资采购量的过程中,又相应的扩大了其防疫物资使用范围。既导致了对防疫物资的滥采滥用,也形成了对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

2.3物资供应与分配不合理

此次新冠疫情发生后,按照公共卫生应急响应方案,先后划分了防疫物资的使用顺序,如医务人员优先使用,再满足患者需求,旨在保障整个公共卫生系统的有效运行和患者的及时救治。但是,在疫情发生后的防疫物资供应、调配、分配、使用方面,却暴露了诸多物资供应不及时和分配不合理的现象。既受到了社会舆论的关注,也使相关监督单位提高了防疫物资监督力度。

3、疫情时期防疫物资管理对策分析

3.1简化审批流程

在疫情期间需要按照防疫物资管理实际需求,按照规范操作,从相关单位的审批权限规定出发,通过经办部门——业务相关部门/归口管理部门开展相关审批流程简化工作,对于存在“三重一大”事项的则应该根据其程序实施集体决策。具体操作方面,需要结合疫情时期的严峻程度、所在地市发生规模等,尽可能以提高效率、降低风险作为出发点,通过“临时工作小组”快速推进简化审批流程工作,通过缩短审批时间,提高防疫物资管理效率。这样,有利于化解“应急第一”时期结束后的防疫物资管理方案优化。也能够规避打破规范管理后潜在的各类风险。

3.2调整业务

经过本次疫情初期大力防控、中期有效管控、近期的效用防控,各地防疫物资管理单位,也对其业务进行了一些调整。主要调整方向集中于业务层面,并且通过外部与内部同步调整的策略进行了具体操作。在外部业务调整方面,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全面增强了与防疫物资生产上游之间的对接和下游使用单位的对接。在内部业务调整方面,将重点集中到了信息化管理方面,按照“电子扫码”方式,推进了物资档案信息化管理(包括下单、采购、运输、入库、存储、出库、分配、使用、废品回收处理等)和物资“二维码”追踪管理。因此,整体上的业务调整以向电子业务的调整为要。

3.3增强内控

一些单位为了规避防疫物资管理风险,增强了内部控制,并将防疫物资统一管理的方案设计,实现了“统购、统运、统存、统出、统配、统用”。规避了各部门的多头采购问题、随意扩大采购量问题,降低了对防疫物资的浪费,提高了防疫物资在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均衡水平。尤其是,借助内部控制的结构控制系统、管理控制系统、会计内部控制系统,形成了系统性的内部控制体系,将资金、物资、管理费用进行了统一管理、监督等。

结束语

总之,疫情时期防疫物资起着“救命”作用,而对防疫物资的科学管理,既可以提高防疫物资采购、运输、存储、调度、分配效率,也能够使疫情期间的社会资源与社会需求之间形成较高的匹配,化解各类社会矛盾。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识到疫情时期防疫物资管理问题主要集中于各个单位内部的防疫物资管理制度变化、防疫物资采购量和使用量变化、防疫物资供应与分配变化方面。因此,在诸多相对稳定的条件发生变化后,应该在适应疫情需要的基础上,对应的做好对审批流程的简化、物资管理配套业务的调整,以及运用数据分析思路,增强与防疫物资管理相关的制度机制建设及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杜一冉.我国防疫物资制度相关法律问题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7(8):80-84.

[2]戈雪梅,顾清华.出口防疫物资质量安全案件带来的启示[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9(5):1-5.

[3]王永杰,包国峰,孙志坚, 等.医用防疫物资智能调配模型的设计与应用分析[J].中国数字医学,2020,15(5):64-66.


翟波 性别:男,出生年月:1984.4.19,籍贯:陕西渭南市,学历: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