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中职建筑专业教学的新思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2
/ 2

素质教育背景下中职建筑专业教学的新思路

周光辉

东营市垦利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 东营 257500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明确要求职业院校必须要加快经济建设转型的步伐,通过创新驱动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战略。这也对中职建筑专业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中职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及企业培养专业化实用型技能人才的重任,因此需要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大背景下,有效开展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这本身也是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的。基于此,本文主要通过对素质教育背景下中职建筑专业教学的新思路进行了深入探究,分析当前中职建筑专业的教学现状,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以期能够为中职建筑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

关键词:素质教育;中职建筑专业;教学思路;策略探究

1 中职建筑专业教学现状

1.1 课堂教学氛围不够浓厚

中等职业学校建筑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堂气氛不够浓厚。很多中等职业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听,玩手机和睡觉等不良行为。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活动,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分开的。问题的根源在于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说,课堂教学氛围不够浓厚,会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不到有效提高。

1.2 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较差

中职院校部分学生存在着自控能力较差、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等问题,不会选择主动参与到新知识内容的学习中去。中职建筑专业本身具备较强的理论性与系统性特征,因此学生如果不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技能,势必会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1.3 技能实训课教学方法单一

教师不重视教学方法,以及缺乏一定的创新。在现代教育中,我们的教育部门要求教师使用现代的教学方法,但是教师却被自己保守的观念所束缚。虽然他们融入了现代的教学理念,但事实上,他们的教学方法仍然是基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充分提高学习热情,导致整体教学效率无法提高。

2 素质教育背景下中职建筑专业教学的新思路

2.1 重视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作用

素质教育理念实行以来,我国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進步,尤其是中职院校所开展的教育教学工作对于推动社会发展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并且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中职院校对于缓解我国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等诸多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中职教育教学工作也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中职院校建筑专业所开展的教学改革工作已经得到了广泛地重视与认可,并且结合自身院校实际建立了相应的教学改革体系,但是从我国中职院校建筑专业教学改革情况来看,其效果并不太理想。由于中职建筑专业教学改革工作存在着起步时间较晚、对教学改革的内涵认知不清以及教学改革工作效益有待提升等问题,导致其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地发挥。因此在当前的社会发展新形势下,需要从社会发展以及学校发展的全局出发,加快开展专业化人才培养工作的步伐,充分发挥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作用,做好建筑专业课程教学、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构建等多方面的工作,最终为社会其相关企业培养出专业化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另外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所开展中职建筑专业教学改革工作不仅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还需要加强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水平。着眼于未来,以此来促进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2.2 与建筑企业的合作要加强,建立校企联合教学模式

对中职学校建筑专业的学生而言,为确保他们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到建筑行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能够独立完成工作,就需要在校学习期间,就可以通过实践积累相关工作经验。目前,为了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学习的同时,可以参加实践积累经验,很多中职学校都和一些建筑企业进行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可很大程度的提高,学校在社会上也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从而在社会上提高了竞争力。因此,为学生打开实习的渠道,中职建筑学校与建筑企业的紧密合作,采取校企联合教学模式,十分重要。

例如,为确保学生在真正踏上工作岗位时可独立完成工作,就要通过学生到建筑企业中锻炼学习,积累实践经验,在学生学习期间,教师应及时跟进学生的实践情况,并在必要时指导学生,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通过实践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在合作建筑公司,教师可以给学生分批进行实习,根据每个学期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等分配。学校 - 企业联合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要求学校和建筑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实现互利共赢。那就是:建筑企业的建筑学生获得实习机会,而每年建设的优秀毕业生都可以从中等职业学校实习到获得。学校与建筑企业合作,可以进行订单式培训协议的标志,可以进行合作框架标识等。因此,校企合作,工程的结合可以实现一个胜利。

2.3 开展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注意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如强化教学、示范和模仿、讨论和交流,实验操作,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意识。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我们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精讲点拨。对建筑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重点剖析,强化对于一些共性问题的分析。(2)启发诱导。在该过程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自主探究,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讨论交流。在讨论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应围绕学生所遇到的中心问题进行讨论。以学生的共同参与,强化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班级集体建设与不同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4)实验操作。上文已经提到,建筑专业是一项实践性与操作性较强的专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以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目标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实验操作。在每个实验之前,教师应明确的基本理论、实验的目的和方法,学生可以明确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

2.4 创新技能实训课的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背景下所开展的中职建筑专业教学改革工作,需要加强对技能实训课程教学质量地提升。积极尝试对技能实训课教学方法创新。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对于中职建筑专业教学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中职建筑技能实训课教学方法单一陈旧等问题,可以选择引用科学新颖的方法以此来促进建筑技能实训课教学质量的提升。比如说教师可以采用当前比较实用的产教融合教学方法,以学生掌握建筑CAD绘图技能为例,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布置相应的教学任务,并且以学校现有的专业实习基地为载体,引入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由企业导师引导学生结合工程实例参与CAD绘图实习工作,完成相关的工作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具体实习过程中的任务完成情况,找出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方面存在的不足,对个别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解决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促进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在技能培训课程,教师可以运用任务驱动法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实践方法,并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设置特定的教学任务。

3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中职建筑课程具有重要的社会实践意义和多学科关联性,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建筑课程教学改革必须从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社会就业需求和建筑课程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导向。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方法、教学队伍素质等方面逐步促进学生社会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推动中等职业建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

参考文献:

[1]赵莹莹,赵文涛.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7(10).

[2]王磊.浅谈如何加强中职学校建筑专业课程改革[J].现代职业教育,2017(12):71.

[3]游化彪.新时期中职学校建筑专业有效教学模式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7(14):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