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08
/ 2

比较阅读在 小学语文阅读 教学中 的运用

卓文华

尤溪县文公小学,福建 三明 365100


摘要比较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比较展开阅读教学,能促进学生对于文本内容更为深入的学习和理解,发现规律,迁移运用,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挖掘学生思维深入,不断提升思维水平和读写能力。可以说在实际教学运用过程当中,比较阅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特点和阅读内容,组织丰富的比较阅读教学方式,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此展开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比较阅读;教学特点;教学策略


所谓比较阅读就是在阅读教学过程当中选取相类似的几个阅读文本素材,例如说主题相同、内容类似、表达方法相近等方面的文本,或是异中求同,或是同中求异,或是从不同的视角和层次展开对比。使学生更准确、更具体地体会阅读材料的个性特点,从而取众家之长,补己之短。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的主要优势在于有利于促进学生阅读视野的拓展,鉴赏能力的提升。为了更好的阅读教学,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小学阶段学生兴趣爱好和身心发展规律的阅读文本,引导学生对此展开细致的比较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一、比较阅读教学特点

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运用,其中重要的特点有:

其一,能够打破传统阅读教学的局限性。运用比较阅读,能够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的文本阅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更是可以引导学生从被动阅读转向为主动阅读,有利于使学生实现纵向横向的对比,实现对课文内容的深层理解,抓住文本内容的主旨。

其二,在辨析中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在教学时采用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的比较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观察思考,发现规律,迁移拓展,感受和想象,启发学生进行探究、推理,引发学生的强烈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二、比较阅读教学价值

比较阅读作为常见的阅读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文本内容,更是能够通过比较的方式促进自身阅读能力、语言能力的增强。且有利于引发读者展开深入的思考,促进自身思维的发展,更是能够进知识的前后联系、归类整合、系统梳理,建构学习方法

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的应用具有多个方面的价值,其中最为关键的有以下两点:首先,比较阅读对于提高理解能力和发展学生想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比较阅读的运用,能够引导学生想象出更加直观生动的文本画面,并通过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提高。再则,比较阅读教学更加注重将阅读和思维结合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同步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三、比较阅读教学策略

上述对于比较阅读的特点和应用价值展开了详细的分析,但是要想充分发挥比较阅读的应用价值,应该采取更为科学合理的策略运用比较阅读教学模式。具体而言,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字词的比较阅读、句子的比较阅读、段落结构的比较阅读、表达方法的比较阅读。以下逐一展开详细的分析。

(一)字词的比较阅读

阅读教学过程当中,对于文本中的一些语言文字的深入探究必不可少。因此教师也就需要引导学生把握不同字词的实际运用情况,加强对字词的推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删减、增加、替换、修改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强对不同词句的理解,感受不同字词所带来的异同之处,进而加强对课文内容的深度剖析,促进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在实际教学当中,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首先,对字词展开增减比较,即将文本当中的某一句子当中重点字词展开增减的方式,体会前后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其次则是通过替换比较的方式,感受在同一语境当中不同字词的独特性所在。例如《搭船的鸟》: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替换“飞”)进水里不见了。换成“飞”妙在哪里?引起学生思考,感受翠鸟的敏捷特点,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二)句子的比较阅读

教学中通过对句子的深入解读也十分关键,它实现了从外到内的感悟。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当中,更是要注重对于句子的高效运用,以促进学生写作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句子的深入解读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修辞、句式、标点、细节描写等等,从而感受不同句子当中所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变化。例如说在课文《故乡》的教学当中,就可以通过对比描写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外貌的句子,感受前后的变化,深刻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深意。

  1. 段落结构的比较阅读

很多文本素材当中都存在着较多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差异性,而也正是因为这些方面的差异性,才能体现出不同作者思想和情感的差异。段落结构的对比,有利于引导学生更为深刻的感受作者的语言和写作风格。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段落结构的分析和鉴赏,把握课文的中心所在,且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例如说在《天净沙·秋思》教学当中,则可以引导学生再学习白朴的《天净沙·秋思》,感受两首词之间的意境和结构,解析两首词的异同元素,了解他们的写作手法及表达的心境。

(四)表达方法的比较阅读

同类文学作品内容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其表达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例如,在课文《乡下人家》《乡村四月》当中都抒发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但前者主要是通过对乡下人家的描述,表达重点在于人,从人物的塑造表达自己的情感;而后者这更加注重的是风光景物的描写,通过景色的描写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这一比较阅读教学,就更能让学生了解作品的独特魅力之处。
四、小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当中,运用比较阅读有利于为学生带来更为丰富的阅读体验,真正的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因此作为教师,也就应该及时更新阅读教学观念,适时运用比较阅读策略,发挥比较阅读的价值所在,使学生逐渐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和技能,形成系统化的认识,实现高效阅读教学的目的。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此展开了探究,可供相关人士参考。

参考文献

[1]胡蕾.浅析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考试周刊,2018(22).

[2]陶青.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9(09).

[3]罗建红.浅析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