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节日之窗,叩开实践之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2
/ 2

依托节日之窗,叩开实践之门

徐炎梅

萧山区银河实验小学,浙江 杭州 311202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建立良好学习基础和培养道德观念的重要时期,大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式,重视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传统节日

陶行知曾言:“做中学,学中做。”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是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学习与实践的结合,深入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扩展自身视野,提升综合素质,在发展学习能力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获得良好的生活体验。接下来,本文将依托传统节日,浅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几点有效策略。

  1. 开展主题式活动,扩宽视野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身边可调动的资源,不仅局限于课

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展多样的主题式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去体验实践活动所带来的乐趣,真正做到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生活。因此,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开展主题式活动,促使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拓展自身视野,学有所得。

将传统节日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就需要教师事先多费心思,制定出符合学生年龄阶段、有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让学生在节假日之余,也能接受传统民俗文化的熏陶,扩大知识面。以春节为例,教师在寒假来临之际,可以开展一次以春节为主题的班会,在班会上向学生强调在寒假期间需要完成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假期间深入了解有关春节的民俗文化知识,同时获得家长的支持,共同推动实践活动顺利进行。在春节正式来临后,学生可以利用空闲时间进行以“我眼中的春节”为主题的手抄报制作,通过网上收集资料、询问家人等形式,挖掘春节的文化内涵,了解其传统的民俗活动,不断丰富手抄报的制作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假期时多多参与实践活动,例如:写扫尘、春联、和父母一起包饺子、写新春贺卡等等,并将这些过程通过照片形式记录下来,在实践中去感受民俗文化所带来的魅力,丰富假期。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定期与家长联系,关注学生的实践进程,在回校后可以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通过手抄报、图片、语言表述等形式向老师同学分享自己在春节假期时的所见所闻以及实践活动的实施情况。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热爱,在实践中获得丰富的经验,扩宽视野。

当然,实践活动的开展不应给学生太大的压力和限制,更多的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实践活动方式,主动投入到实践活动中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1. 小组合作,提升综合素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着重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

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有时是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因此,教师需要灵活转变教学观念,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适当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指导学生有序开展活动,在活动中综合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在实践活动正式开始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由分组,在活动中扮演好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分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促使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比如在开展“中秋节在我身边”的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布置中秋节的幻灯片制作活动。教师首先要求各小组成员先行讨论,根据自身特长进行分工合作,整理资料水平较高的同学负责通过上网查看资料、翻阅图书等多种形式,收集中秋节的由来、美食、文娱活动、各种图片等等,将资料整合后交由电脑水平较高的同学进行ppt制作,而后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敲定最终方案,交由语言表达能力较好、反应较快的同学进行最后的成果展示分享。这样分工合作能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实践活动的效率和质量。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进度,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有关中秋节的文化知识,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当学生的实践活动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并指导其小组克服困难,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还需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在此次中秋节实践活动中采取合作朗诵、表演、绘画、唱歌等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将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展现出来,为传统节日注入新活力。

通过小组合作的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风情有极大的了解,而且能够极大程度的培养学生多渠道搜集资料、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举办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好奇心和胜负欲极强的时候,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可以根据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举办竞赛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来。

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知识,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之余,在条件允许范围内举办传统知识竞赛活动,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准备,具体方案如下:比赛正式开始前,通过抽签进行分组,教师事先准备好题目,将比赛分为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三轮,第一轮按照顺序,每小组成员轮流进行答题,答对题者可为本小组累计五分,答错不扣分,第一轮可设置为较为基础的选择题,例如: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A吃粽子.B.赛龙舟.C.饮雄黄酒.D.登高采菊,主要考察学生对传统节日习俗的基本了解;第二轮抢答题设为填空题型,由主持人念完题目即可抢答,答对者该小组加十分,答错则扣十分,例如:北方人年夜饭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更交岁子;第三轮论述题,教师给定一些题目,小组成员派代表进行抽题,组内讨论后进行论述,由老师们根据学生所回答的内容给出评价和得分,最终得分高的小组获胜。本次竞赛依托于传统节日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课堂上学习不到的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爱国意识。

通过开展此类传统知识竞赛的实践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有帮助。

四.注重评价,优化实践活动

评价作为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帮助学生不断改进自己具有重要作用。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采取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的形式,总结学生成功之处,同时也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不足,为下次的实践活动积累经验。

例如,在开展“清明知多少”的主题活动结束后,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最后的总结评价,给出实质性的建议。在本次活动中,学生可能更多的是依赖网络教育资源,通过网上查询资料,还缺乏实际的考察。教师可以针对这一情况,鼓励学生在下次的实践活动中以更多的形式去了解相关文化知识,可以是调查、访问,也可以是参加清明节祭奠先烈的活动等等,真正走进清明,传承红色精神。教师通过结合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真诚、具体的给予学生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不断提高实践活动的质量,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

小学生年龄尚小,教师在评价时需要注意自身的语气和态度,在给予学生建议时,维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委婉指出其不足。与此同时,对于其值得表扬的地方,教师也需要大方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体验成功的感觉,有助于坚定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的信心,优化实践活动。

总之,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是每个中华儿女都需要传承和发扬的。这就要求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融入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承担起中华文化传承的责任。



[1]张连兰.让小学综合实践在传统节日文化中流淌[J].新课程导学,2019(29):25.

[2]张忠燕.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引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