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想、数学活动与小学数学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9
/ 2


数学思想、数学活动与小学数学教学

罗小彦

广西柳州市柳城县大埔镇保大小学 545200

摘要:在新课改的环境下,各个学科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进行了调整和改变,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教师应当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将生活情境引入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这样,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能够得到提升和发展。

关键词:数学思想;数学活动;小学数学教学

引言

教师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可以为学生创建更优质的数学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实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个性化发展,达到加快构建新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目的。

1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的原则

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用生活情境需要注意几个原则,只有把握好这些原则才能顺利地将生活情境与数学教学相结合。①与小学生年龄相符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积累的生活经验有限。教师在引用生活情境时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数学课堂上引用的生活案例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与生活实际相符教师在引入生活情境中的真实案例时一定要把握好案例的真实度,不能为了达到教学效果而编纂。③把握教学重点每一节数学课都具有一些重难点知识,教师一定要着重讲授这些重难点知识,让学生充分掌握。

2数学思想、数学活动与小学数学教学分析

2.1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所谓理性精神,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概括和分析综合,形成一系列概念、判断和推理,去寻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探索精神。理性精神具体表现为独立思考、探索创新、长于质疑、善于反思和求真求实。学生的理性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不是靠教师的说教,也不是靠单纯的“刷题”就能够得以培养的。学会设计数学实验,扎实完成数学实验,是学生理性精神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如通过“统计”的学习树立不妄下结论不盲从、尊重数据、有数据分析意识的理性精神等。

2.2变抽象为具体

小学生对抽象事物的感知力较弱。对那些学生无法直接理解的分数、合数、素数等抽象数学概念,教师应巧妙引导学生利用直观的图画(图形)实现抽象概念的具体化,帮助学生完成由抽象思维到形象思维的转化过程,确保数学问题合理解决。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课时,教师可结合教材,应用图形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展示一个圆形煎饼的图片,引导学生把图片中的煎饼平均分成若干份,并给部分煎饼块涂上颜色形成阴影,从而利用图形引发学生对分数的认知,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体验过程中感性地理解分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借助直观的煎饼图形表达抽象的分数概念,帮助学生更加直观且清晰地理解分数的概念,避免了数学概念的抽象化呈现。

2.3设定情景对话,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以致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加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联,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同时又不能完全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状况。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情景,设定情景对话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统计”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班级期中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或积极创作出各类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通过指导和启发进行情景对话,使学生通过实践观察进而自主地解决问题,增强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合理地运用生活情境还能有效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2.4合理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提问并解答问题是数学教学中的常用手段,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的一种方式。在基于拓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诱思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课堂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提示其分析题干找出关键解题信息,并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前后所学知识点进行回顾。通过这样,学生既能快速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效率,又能将新旧知识进行联合,掌握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根据题目要求合理应用,对其数学学科思维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2.5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探究式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进行深度思考与分析。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还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数学探究方法,实现在数学学习中的综合能力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对于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些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有效集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地进行课堂知识的探究与学习,保证学生探究学习任务的顺利开展。

2.6从图形入手,培养数形结合思想

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时候,要以图形为切入点,因为他们在经过多年的学习,对文字和数字的认知较为熟悉,但是对于图形的接触比较少,思维方式上还未能将图形运用到解题中去。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改变传统教学以语言作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数学中的知识概念以图片的形式授予他们,让他们在探索图形的过程中吸收概念性知识,帮助他们养成从图形中提取信息的思维习惯。

2.7深化对知识本质的理解

在数学核心的知识教学中,通过数学实验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反思和创造,把握知识的本质,建构知识之间的联系,将知识迁移、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并做出决策、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应当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数学实验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结语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数学思想是数学学习方法的提炼和升华,是学生打开数学大门的一把钥匙。数学思想的运用能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拓展数学学习的深度,构建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运用转新为旧、变数为形、异曲为直、化整为零等策略培养学生运用转化思想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晓天.小学高段数学归纳思想方法的渗透[J].教学与管理,2017(26):47-49.

[2]吴梅.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方法的渗透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8):52.

[3]董丙亮.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成才之路,2016(3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