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道德故事融入小学思政教育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8
/ 2

中国传统道德故事融入小学思政教育的探索

姜硕

湖南省长沙市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410081

摘要:在当前的小学教育阶段,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可以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小学思政教育中,需要承担起继承与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作用,通过借助一些中国传统道德故事,实现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为国家发展培育更为优质的人才。因此,在现阶段的小学思政教育工作中,应该重视中国传统道德故事的融入,以此为载体,向学生传递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国传统道德故事;思政教育;优秀文化

引言:中华民族在经历五千多年的发展以后,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当前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与当前所构建的社会精神风尚,有着很高的契合度,对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犹存[1]。道德故事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在小学思政教育中的价值更为明显。所以说,通过将中国传统道德故事与小学思政教育相结合,可以加深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发挥出其育人作用,为社会发展培养优质人才。

一、小学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政教育与现实生活脱节

为了更好的推动教学工作的开展,学校进行了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并且以此为标准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从而开展思政教育的目的,但是其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许多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对教学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不利影响[2]。在思政教学中,学校所开展的具体工作与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使得其如果不能满足社会中的道德规范要求,在摆脱学校强制性权力以后,整体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影响了学生思政水平的提升[3]。由此可见,从目前的小学思政教育工作来看,许多行为并没有从现实生活出发,使得各项工作的落实受到了影响,一旦学生离开学校,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无法得到有效的贯彻。

(二)缺乏创新

在当前的教学工作中,为了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小学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要重视创新,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效果的改善。但是在目前开展的思政教育中,更多的是采用传统思路,在教学内容方面比较单一,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开展高效的创新活动,使得其教学效果受到了严重影响。这就需要学校在开展教学中,应该紧跟社会的进步,不断的进行更新,实现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4]。特别是在引入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中华传统美德的解读,需要从新时期的发展现状出发,实现其固有意义与现实意义的结合,让学生在弘扬与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实现综合素养的改善。

(三)部分教师素质有限

在目前的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观念。特别是在小学思政教育中,教师更需要以身作则,用自身的行为来引导学生,承担起立德树人的作用。但是从当前的教师队伍来看,部分教师的素质有限,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尽管物质文明得到了极大满足,但是精神水平并没有随之提升,使得其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5]。特别是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情况下,受到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并不明确,甚至出现了职业怠倦,教学过程中得过且过,无法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总结与归纳,很难将其融入到小学思政教育。

二、中国传统道德故事融入小学思政教育的措施

为实现小学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在开展教学过程中,需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借助传统道德故事,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改善。

(一)提升教师自身思想道德修养

在小学教学阶段,教师不仅是课堂的主导者,同时也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这就需要教师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利用自身的言行,对尚未成熟的小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教师必要提高自身要求,对言行进行规范,做到知行合一,实现自身道德水平的提升,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魅力,借助中国传统道德故事,从现实生活中距离,拉近学生与这些故事之间的距离,让他们能够从身边的事例,学习其中所蕴含的道德思想。与此同时,教师应该不断地学习各种传统文化,实现自身文化修养的提升,从本质上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更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体会到中国传统道德故事中的内涵。

(二)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中国传统道德故事中所蕴含的育人价值,可以为小学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新的内容,而所提供的丰富教学内容,需要借助多样的教学形式来呈现,从而对其价值进行充分的挖掘。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利用虚拟仿真技术、VR技术等,实现道德故事的重现,实现学生参与感的提升,更好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多媒体与VR技术的作用下,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生动逼真的画面,改变以往单纯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其中。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对表演故事进行还原,在表演中领悟到故事角色的内心世界,既能够实现课堂参与度的改善,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改善教学效果。

(三)积极开展实践教学

在小学思政教育中,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利用第二课堂让学生能够践行中国传统道德故事中的情节,对主人公的言行进行模仿,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培育正确的思维观念。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发挥出博物馆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在悠久的历史文物中,了解其所承载的内容,从中体会到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魅力。讲解员在对文物所蕴含的传统道德故事进行讲解之后,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道德力量,实现自身道德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可以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对具有道德基因的故事进行挖掘,拉近学生与这些故事的距离,感受到其中的高尚品质。

结束语: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小学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同时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进行挖掘,利用中国传统道德故事,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采用更为多样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思政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 周凤.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融入小学低段课堂教学的途径与策略——以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和语文课堂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19(24):142-143.

[2] 张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政教育的路径探析[J].文渊(高中版),2018, 000(011):463.

[3] 陈卓.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002(006):167-168.

[4] 王燕丽.浅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作用及途径[J].现代职业教育,2018,000(022):178-180.

[5] 李庆华.中国传统道德故事融入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山海经:教育前沿, 2020,000(008):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