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合作模式应用于急诊团队高级生命支持培训中的价值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1
/ 2

医护合作模式应用于急诊团队高级生命支持培训中的价值评价

朱超超

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 桐乡 314500

摘要目的:分析医护合作模式在急诊团队高级生命支持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市4所三甲医院急诊科中48名医生及112名护士作为本文的调查研究对象,所有医生及护士按照随机数字评分表的分组方法平均分至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4名医生及56名护士再次自由组建小组,各小组中有1~2名医生及若干名护士。针对对照组医护人员在高级生命支持培训中进行常规模式培训,针对观察组医护人员则在培训中应用医护合作模式,以1个月为调查研究时间,比较两组医护人员在培训后的考核评分及医护人员对相应培训模式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医护人员在高级生命支持培训中应用医护合作模式后的考核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医护人员对于医护合作模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模式(P<0.05)。结论:医护合作模式在急诊团队高级生命支持培训中应用,可显著提高急诊医护人员的急救业务水平及医护之间的配合度,进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急诊;高级生命支持;医护合作模式;培训;

急诊科是临床中的重要科室之一,主要负责紧急救治和抢救[1],因此对于急诊科医护人员而言,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医生与护士之间的完美配合。在急诊科中,心肺复苏是最长见的抢救方式,在心肺复苏的第二阶段(高级生命支持),需要利用仪器设备为患者建立有效的通气和血液循环[2],因此在此阶段需要参与抢救的医生与护士之间分工明确,协调处理患者的呼吸、胸外心脏按压、辅助药物应用、输液、监护及必要的记录等[3]。为进一步提高急诊团队生命支持培训效果,研究学者开始不断研究新的培训方法。经李小勤,童本沁,唐兆芳等学者表明,医护合作模式应用于急诊团队高级生命支持培训中的价值重大[4]。本研究为证实医护合作模式对于急诊团队高级生命支持培训的应用价值,对比研究了常规模式及医护合作模式在急诊团队高级生命支持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我市4所三甲医院急诊科中48名医生及112名护士作为本文的调查研究对象,所有医生及护士均随机平均分至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4名医生及56名护士。研究时间介于2018年3月至2018年4月。对照组中有14名男医生,10名女医生,52名女护士,4名男护士,平均年龄(28.525fe002d8a6444_html_ce20c0410d3245e.gif 4.82)岁,学历均为本科以上;观察组中有16名男医生,8名女医生,50名女护士,6名男护士,平均年龄(29.635fe002d8a6444_html_ce20c0410d3245e.gif 4.57)岁,学历均为本科。利用统计软件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信息得知,P>0.05,具有可比性。

1.2高级生命支持培训模式

1.2.1常规模式:在培训中进行常规知识讲解、模拟训练及技能考核,评价培训效果。

1.2.2医护合作模式:在培训中加强医生与护士之间的合作,为医生和护士进行责任分工,医生主要负责胸外按压、除颤仪的使用,护士主要负责病人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的监测、辅助药物的使用、输液及必要的记录等,在合作模式中,护士第一时间为医生提供患者的生命信息,医生从患者的信息中得出反馈的抢救方式,在医生和护士的完美配合下共同抢救患者的生命。

1.3统计处理 利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资料类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其中计量资料用选用X2检验,计数资料选用t检验,结果为P<0.05,则表示所得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医护人员经过不同模式培训后的考核评分情况。结果得出,观察组医护人员在高级生命支持培训中应用医护合作模式后的考核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医护人员经过不同模式培训后的考核评分情况

组别

医生人数

护士人数

考核评分

观察组

24名

56名

95.325fe002d8a6444_html_ce20c0410d3245e.gif 3.15

对照组

24名

56名

80.215fe002d8a6444_html_ce20c0410d3245e.gif 4.85

P



<0.05

2.2比较两组医护人员对相应培训模式的满意度。结果得出,观察组医护人员对于医护合作模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模式(P<0.05)。见表2

表2.两组医护人员对培训方法满意度(%)

组别

医生人数

护士人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24名

56名

58

19

3

96.25%

对照组

24名

56名

20

39

21

73.75%

P值






<0.05

3讨论

心肺复苏是患者出现心脏骤停时,抢救患者生命的首选急救措施,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即初级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及后续生命支持。其中高级生命支持对于患者而言至关重要,是在医疗器械的辅助作用下为患者建立有效的血液循环和通气,主要包括提供氧气、建立人工气道及给药通道,在复苏药物、除颤仪等作用下尽可能的恢复心脏功能[5]

急诊团队在接触心脏骤停患者时需要第一时间进行抢救以挽救其生命,因此对于急诊团队的人员而言,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抢救经验[6],还需要急诊团队中的医生与护士之间有良好的配合,以共同完成抢救患者生命的任务,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

医护合作模式是临床技能培训方法中新兴的一种方式,是在常规模式基础上,以医护合作为主,在各自分工下[7],完美配合,以最快、高效地完成高级生命支持抢救工作。

本研究为医护合作模式在急诊团队高级生命支持培训中的应用价值,以我市的4所三甲医院急诊科的48名医生及112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在高级生命支持培训中,分别对两组急诊团队进行常规模式培训及医护合作模式培训,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急诊团队的培训考核评分情况及对相应培训方法的满意程度。结果得出,观察组医护人员在高级生命支持培训中应用医护合作模式后的考核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医护人员对于医护合作模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模式(P<0.05)。本文研究结果与其他结果一致,这也证实了医护合作模式在急诊团队高级生命支持培训中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医护合作模式对于急诊团队高级生命支持培训意义重大,值得被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爱军.高级生命支持模拟系统在急诊教学改革中的应用[C].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0.

[2]王芳,戴霏雯,胡蝶,等.急诊护士高级生命支持培训需求调查[J].健康必读,2018,000(010):294.

[3]叶莉芬,徐瑞艳.团队高级生命支持模拟演练竞赛的实施及效果评价[J].中国医刊,2016,51(9):33-36.

[4]李小勤,童本沁,唐兆芳,等.医护合作模式在急诊团队高级生命支持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011):852-855.

[5]赵文静,高锐,朱爽,等.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对医护一体化培训效果分析[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15,003(004):249-251.

[6] S t a m m b e r g e r H R, K e n n e y D W. P a r a n a s a l s i n u s e s: A n a t o m i c t e r m i n o l o g y a n d n o m e n c l a t u r e. A n n O t o R h i n o l L a r y n g o l, 2011, 1 6 7( s u p p l): 7 – 1 6.

[7]弓帅, 唐婉, 张超,等. 医护合作情境模拟教学在手术室急诊抢救中的应用与评价[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34(6):1178-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