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及其对物理教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9
/ 2

浅析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及其对物理教学的影响

陈显国

重庆市垫江实验中学校

摘要: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教学中的热门词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重点。所以,对于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而言,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从不同的角度,设计不同的方式进行培养,致力于让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稳步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灌输式”、“启发式”等教学已经不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趋势,不能满足新时期培养人才的发展需要。随着核心素养教育观念的提出,在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了每位物理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

二、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现状

在以往应试教育理念和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分关注于学生的成绩,以成绩衡量学生的好坏与否,忽略了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阻碍了对其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过程,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不仅如此,有些物理教师误以为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越多,学生的收获就越大,因此常常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影响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除此之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缺乏对新型教学模式的运用和掌握,导致了课堂教学氛围枯燥乏味,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难以实现素质教育下的教学目标。

三、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优化学生的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的重点是探究,在探索与研究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多角度思考,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寻找答案,甚至需要推翻自己的推理,重新进行思考,这样的过程对学生的物理能力与思维是非常好的锻炼,有助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优化学生的探究学习。也就是说,根据具体的物理课程内容,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一定的探究任务。并且,在设计探究任务时需要考虑到学生当前的能力以及学生潜在的能力,促使学生思考与提升。例如,在进行“声的利用”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用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了探究学习,即,大家知道声音可以运用在哪些方面吗?对于这个问题,学生的回答角度较多,比如有学生提到了声音可以起到警示作用,也有学生提到了声音可以做成声呐等。在学生回答完毕之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了肯定,并让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来对声的利用进行具体学习。有了对问题的思考与教师的肯定,学生的探究学习非常积极,尤其是对于那些自己在回答问题时没有想到的方面。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得到强化,物理认知也会得到提升,有助于素养发展。

(二)情境导入,营造最佳的学习氛围

为了改善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下枯燥的课堂教学氛围,在实际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导入的教学方法营造更加轻松快乐的物理课堂氛围,使学生了解物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切身体会物理知识的神奇与奥妙,增强自身的课堂学习热情,使其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提升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终实现对学生物理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情境教学,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实际现象作为教学情境导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宇航员在太空中近在咫尺为什么还要靠无线电波而不直接交谈呢?接下来引出该节课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集中注意力,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变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应用广泛,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以文字、声音、图片以及视频等多种方式,直观形象地向学生呈现出教学内容,易于学生接受与理解,保障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学习了解“电路”这一方面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物体摩擦时,一个物体的电子可能会转移到另一物体上,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这一知识点,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向学生播放相关Flash动画,在模拟橡胶棒和毛皮相互之间摩擦过程之中,将电子制作成为可以移动的“小人”,在摩擦中“电子小人”从毛皮上转移到橡胶棒之上,这种直观又形象的展现方式,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以此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四)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中,物理实验教学只是教师将理论知识与课堂知识的结合与练习,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会手把手地进行教学,让学生死记硬背,许多学生在物理实验课程上,表现得比较消极。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例如,在引导学生研究大气压时,采用自主探究的实验方式。笔者在教学中拿了一个小碗,询问学生如何将手里的小碗吸在手中,而不会掉落下去。然后,笔者先将自己的手掌用水湿润,然后用力将碗内的空气排出,慢慢松开手,这只小碗吸在手上掉不下去。这时学生对于这个实验现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然后,笔者让学生了解到,这是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亲自体验,加深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在探究和讨论中,使学生兴趣倍增,学习效果也更加良好。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体制改革深化下,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通过多种举措的综合应用,充分点燃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到物理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此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提升,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参考文献:

[1]李得晶.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J].新课程(中),2019(11):164-165.

[2]陈晞.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探究[J].新课程(中),2019(11):210-211.

[3]陈文全.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92):134-135.

[4]杜军平.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及其对物理教学的影响探究[J].科幻画报,2019(11):235.

[5]郭宝江.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2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