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4
/ 2

教育叙事

张家飞

安徽省马鞍山市银塘中心小学( 243000)


上课铃响了,我来到了操场上,向二(1)班学生交代了本节课的内容(30米加速跑),做完准备活动,组织好队伍,提出了要求。学生们上了跑道,摩拳擦掌,斗志激昂地准备比赛。比赛开始了,“加油,加油”,助威声此起彼伏,学生们个个争先,技术动作也比以前好多了,一轮比赛结束,有的为取得胜利手舞足蹈,有的为失败而沮丧不已,我抓住时机,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跑得更加快。学生开始讨论,有的认为摆臂姿势很重要,有的认为步子要迈大一点,有的认为……,气氛非常热烈,教学效果非常好。

“老师,我能不能横着跑?”一个稚嫩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随之而来的是学生们哄堂大笑。“这不是捣乱吗?”我纳闷了,循声望去,一个男同学正满脸疑问地看着我。原来是第一次小组赛跑中跑的不是很好的王孝义同学。

“为什么要横着跑?”我装着一点不生气的样子,耐着性子又问了一句。

     “我喜欢横着跑。” 王孝义理直气壮地回答,“有一次我看到螃蟹是横着跑的,而且跑得很快,螃蟹既然能横着跑,那我为什么就不能横着跑呢?”又是哄堂大笑。

     “咿,怎么有这种道理。”我暗暗发笑,觉得无可奈何,不知如何是好,忽然灵机一动,有办法了,说道:“同学们可能觉得王孝义同学的想法很好笑,但是老师觉得他很聪明,平时很注意观察,我们的确还能横着跑,接下去,第二轮比横着跑,我们先请王孝义同学给我们做一下示范,大家说好不好?好!学生们异口同声的说着”大家鼓起掌来。王孝义走出队伍,侧身对着跑道,像小螃蟹一样张开双手开始示范,虽然跑的动作看上去有点古怪滑稽,但确实挺快的,其实他的动作就是篮球训练中的滑步动作。大家不由自主地模仿他的动作练习起来。

第二轮比赛开始了,比赛气氛比第一轮还要激烈,想不到学生们对这种“怪异”的跑法还挺感兴趣,但学生在练习中一味的想把速度跑起来,反而适得其反出现了摔倒现象。出现这种情况后我立刻停止了比赛,对摔倒的学生进行语言安慰和身体上的安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同时对于这个新出现的动作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并强调了规则及注意事项,让学生循序渐进的练习,注意练习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接下来的第三轮比赛中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课堂安全有了保障。而王孝义在此轮比赛中虽然没有获得冠军,但较第一次的比赛有所提高。

“同学们,老师还想让大家思考一个问题,这两种跑法哪种最快?”比赛结束后,我又给学生出了一个问题。

学生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开始讨论。片刻之后,我组织学生比赛,采用一个直跑、一个横跑然后轮换的方法。在比赛中我特意观察王孝义这一组,王孝义在横着跑的比赛中,没有跑过直着跑的同学。结论可想而知,大家觉得直跑是跑的最快的动作。这时候的王孝义躲在队伍里,低着头,他也觉得横着跑不是最佳的方法,有几个小朋友开始嘲笑起他来。

这时候,我微笑着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快速跑的动作,也知道了跑得最快的动作。但是,我们还应感谢王孝义,他让我们有机会学会了横着跑的动作,这也是一种跑的方法,在篮球比赛中经常用到。如果没有他的创新跑法,我们还学不到这种跑的方法呢!”你们说是不是呢?学生们异口同声的回答道:“是!”所以,老师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学习上敢于创新,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此时,王孝义脸上流露出的是洋洋自得的神情,学生们也投去羡慕的目光。但我们在练习这个动作时,有同学摔倒了,所以我们以后再学习新的动作时,一定要注意练习安全,注意自我保护。

案例分析:

王孝义同学是班里出名的调皮王、捣蛋鬼。本节课我没有轻易地把平时王孝义的行为定格为捣乱,能沉着、冷静的抓住时机,正确、恰当地处理课堂上王孝义由创新或奇思妙想而出现的希奇古怪乃至荒诞不经的现象。灵活、机智的对事件进行有效的调控,变不利为有利,多加鼓励,并给予必要的启发及指导。这样既没有伤害王孝义的自尊心,又恰如其分地把动作传授给每一位学生。但在一个新的动作出现时我没有及时的预知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从而使有的学生出现了摔倒现象,这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一个新的动作出现时对于这个动作练习时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能够及时的预知,并做出相应的对策,指导学生安全的去练习对于这点在以后课堂教学中要加以改进,给学生一个活跃、安全的体育课堂。

案例反思:

体育课堂五彩斑斓、多姿多彩的。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要珍视学生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与理解。我想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为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让他们独立思考与感悟,与他们真诚对话,不用预定的“标准”答案去匡正学生的不同意见,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学习的价值,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学会张扬学生个性,以激扬学生灵性。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和思考,使学生在与教材与老师的交流中实现一种视角与观念上的冲突与融合的统一。对学生在课堂上那种出其不意的创新问题,如果老师及时给孩子鼓励与支持,那么就会使孩子信心倍增。这种鼓励与支持能促使孩子自觉地努力,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相反,如果老师给孩子太多的束缚,使学生始终处于老师预设的条条框框里,那么会使学生变成懒于思考,没有创新能力的接受者。

孩子天生就是一张白纸,没有瑕疵,作为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平时,在我们教育教学中,看来是一件小问题 ,或者是一次“捣乱”,往往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学习过程,是成长的过程,是创新能力的一种表现。

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这次“意外”给我最大的反思就是:

1、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不要轻易地把孩子平时的行为一味定格为捣乱。

作为一名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锐地察觉他们的需要,给他们提供支持的环境,以接受、尊重学生的创新或奇思妙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用自己的设计方案来锁定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允许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偏差”,尤其是对平时那些比较好动、出名的调皮鬼,在课堂上的“偏差”行为一味的定格为捣乱。而是应该以尝试者的身份把问题摆在学生的面前,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找出答案。这样学生在尝试中自己找到答案,获得成功的满足,获得意外的收获。否则,会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注意活动的安全性。

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方法的引导上,由教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转变到“引导学生探索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自主创新学习;这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也是当今体育教学改革的主流。

但教学形式越是强调自主则越容易出现松散,这必将增加课堂教学的不安全因素。如在进行模仿跑时,学生在自发组织小组后,老师要及时提出比赛要求与注意事项,有序的进行比赛。才不至于由于学生的过度兴奋,出现不必要的安全隐患。所以,教师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还必须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课堂中学生出现创新性动作时,教师要能够适时的了解到动作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及时的让学生了解动作,强调练习时所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从而指导学生安全的去练习新动作,体验成功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