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情景剧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实践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3
/ 3

绘本情景剧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实践应

张晓丽

杭州市滨江区官河锦庭幼儿园 310051

摘要:随着人们对孩子幼儿阶段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幼儿园在进行教育的过程当中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断的进行改变和创新,目前在幼儿园教育当中,其绘本阅读作为幼儿教育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它可以结合有效的文字和图片给幼儿展示有趣的故事,不仅可以满足幼儿心理成长的需求而且有助于幼儿对世界进行初步认知。不过由于幼儿年龄的限制,他们在进行绘本阅读的时候,很难建立长久的阅读兴趣。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绘本在幼儿教育当中的价值,老师引导幼儿根据绘本故事,创作一定的绘本情景剧,吸引幼儿自主分角色进行情景剧表演,这不仅提高了幼儿绘本阅读的兴趣,而且有效的促进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让幼儿在参与绘本情景剧的过程当中得到全面提升。

关键词:绘本情境剧;幼儿;创造性思维;实践


绘本结合了孩子在幼儿阶段的发展特点和心理需求,通过一定的语言和绘画给孩子讲述具有简单情节的故事,让幼儿懂得简单的做人处事的道理。并且在绘本阅读的过程当中幼儿边读边看边思考,将故事的画面清晰地展现在脑海中,对幼儿的思维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幼儿对绘本内容的深度理解和掌握,在幼儿教学当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采用前书写的形式将绘本内容制作成相应的绘本情景剧,并根据相关的剧本讲述相关的故事,然后引导幼儿分角色对剧本进行表演。这不仅加深了幼儿对绘本内容的理解,而且还让幼儿的思维进行有效拓展,培养了幼儿的创造能力。

  1. 进行绘本情景剧实践活动对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意义

1.在绘本情景剧的实践过程当中可以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绘本情景剧的实践过程它涉及绘本的选择,绘本的阅读,绘本情景剧的制作,绘本情景剧的表演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这四个环节,可以让幼儿对绘本内容进行深度掌握,并根据相关的绘本内容进行剧情的编制,最后按照剧本进行表演[1]。在每一个环节过程当中,都需要幼儿用自己的创新思维来解决相关的问题,尤其是在剧情的编制以及表演过程当中幼儿对语言的表达应用方面尤为突出。久而久之就可以大大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2.提升家长对绘本情景剧提升幼儿创新能力的认知

由于很多家长对绘本比较了解,但是对绘本情景剧提升幼儿的创新能力却没有一定的认知,没有深刻认识到绘本情景剧与幼儿创新思维之间的关系。当然经过长期的绘本情景剧的开发和实践,家长也会通过相应的绘本剧表演,见证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从而对绘本情景剧的作用进行了重新认知。这样也有效地促进了家长参与到幼儿的绘本情景剧的实践当中,与幼儿一起进行道具的制作和绘本情景剧的表演,不仅能增强幼儿学习的自信心,而且能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让幼儿的表演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1. 绘本情景剧在教学当中的具体实践应用

1.选择合适的绘本并对其进行细读

绘本都是以幼儿的实际生活为基础,采用简单易懂的文字和图画,展现出富有趣味的故事和情节,这对好奇心比较强的幼儿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幼儿新得一本绘本就如同得了一件自己喜爱的玩具一样,会迫不及待的打开去翻看里面的内容。当然随着幼儿园绘本教学的不断推广,目前社会上出现的绘本数不胜数,但是并不是每一个绘本里面的内容都适合制作成绘本情景剧的,所以老师在绘本选择方面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其一,选择的绘本要符合幼儿的发展特点。孩子在幼儿阶段表现欲比较强,处于大中小班的幼儿都可以参与到相应的绘本情景剧当中,但是由于他们在能力以及思维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选择的绘本内容也不尽相同。一般小班的幼儿他们刚刚入园,交流沟通能力比较差,所以在选择绘本的时候可以选择情节简单有趣,角色鲜明,语言简单容易理解的绘本。中班的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交际能力了,在选择绘本时可以选择一些内容比较丰富,带有一定难度的绘本。大班的幼儿能对情感和语言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在选择绘本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角色丰富,剧情复杂,并且带有肢体动作、眼神交流和情感表达的一些绘本。

其二,选择的绘本要具有很强的表演性和丰富的趣味性。具有趣味性的绘本才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促进幼儿积极参与到绘本情景剧当中,并且在绘本情景剧的制作以及表演过程当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表演的更投入[2]。当然只有绘本具有很强的表演性,才能让幼儿更好地投入其中,展现自己的表演天分。因为绘本它是以故事为基础的,所以在表演过程当中,它会将故事人物和故事情节进行串联,进而将故事人物的内心情感和动作表现出来,所以具有表演性的绘本是可以通过相关的表演将绘本内容进行在现的。

幼儿园的绘本内容一般都比较浅显易懂,当然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老师要以多种形式引导幼儿积极理解和认知,让幼儿对绘本故事进行深度感悟。比如老师可以在教室的图书角摆放《陪伴是最好的爱》,《借你一把伞》等具有表演性的绘本,鼓励幼儿每天在吃完午饭之后,可以去图书角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绘本,感受绘本当中丰富的故事情节,为了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有关于绘本故事的相关视频和图片,让幼儿对绘本故事当中的角色进行深度了解,并且感知角色在故事当中的内心活动以及动作表情,从而更好的把握故事当中的角色,为幼儿后期表演绘本情景剧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老师要引导幼儿在对绘本内容进行了解的基础上将绘本故事进行复述,积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故事内容阐述一遍,并且将故事内容当中涉及的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等要素提取出来,这有助于幼儿后期对绘本情景剧的剧情进行改编和创作。

2.进行绘本情景剧的制作

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通过一边听一边读一边看对绘本内容进行了解和熟悉。但是每一个幼儿对绘本内容的了解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在绘本情景剧的制作过程当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以前书写的形式进行剧本的制作,这样才可以制作出好的剧本来[3]

首先,可以根据绘本内容确定角色并对其进行改编。角色是剧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剧本灵魂的主要体现者,只有明确了剧本里面的人物角色,才可以促进剧本情景剧进行有效展开。比如在进行小班绘本情景剧《借你一把伞》的时候,在原有的故事当中其里面的角色有蚂蚁,青蛙,兔子,小熊,小狗等动物,还有一个最主要的人物娜娜。在角色确定的时候因为主要角色只有一个人物娜娜,老师和幼儿可以根据绘本的内容以及故事的描述,再多确立几个人物角色,这些人物角色都跟娜娜是好朋友,当然多添加的这几个人物角色,可以根据小班的人数来确定,尽可能的让幼儿都可以扮演情景剧当中的角色,虽然角色比较丰富,但是这些主要角色在表演的台词都是一样的,这也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发展特点。

其次,制作绘本情景剧的剧情。在绘本情景剧的表演过程当中,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即兴表演。因为固定的表演方式和表演模式会限制幼儿的思维,所以幼儿在进行角色扮演的时候,可以根据故事的相关内容进行剧情的创编。这不仅可以将幼儿的表演兴趣激发起来,而且还可以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比如在进行剧情导入的时候,老师可以引导幼儿一起对绘本情景剧的剧情进行讨论和交流,让幼儿根据自己对绘本内容的理解情况,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当中,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为剧情的制作提供新的内容。例如:在举行大班绘本情景剧《借你一把伞》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让小朋友们扮演里面人物和小动物。幼儿在情景剧剧情的制作过程当中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为剧情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情节。结合绘本故事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等,幼儿充分开发他们的大脑和思维,利用自己生活的经验为剧本提供了丰富的情节。

最后,设置绘本情景剧的场景。要想剧情有效的表演出来必须要有场景的烘托。而场景是根据剧情的慢慢发展来进行合理设置的,让剧本的表演更加真实更加具有感染力。比如在进行绘本情景剧《借你一把伞》的时候,根据故事内容的发展主要设置了三个场景。场景一:下雨了,娜娜没有带伞。场景二,小动物们纷纷借给给娜娜伞,但都不是娜娜的那把。场景三:狗狗强强拿来了娜娜的伞,大家一起撑着伞排排走。通过以上三个场景的不同呈现,将剧本故事内容完整的展现了出来。

3.引导幼儿进行角色的选择、装扮和表演

孩子在幼儿阶段具有很强的表演能力,但是他们自发性的表演是无组织,无纪律,无秩序的。这就需要在对绘本情景剧进行表演的时候,老师要充当导演的身份,对幼儿的表演进行组织和引导,从而让幼儿将剧情生动的再现出来。

其一,引导幼儿进行自由选择角色和自由装扮。自由装扮对于绘本情景剧来说是十分具有创意的,这也大大体现了幼儿的创造性。幼儿可以先根据自己对绘本内容的理解,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对自己将要扮演角色的外形特点进行一定的分析,然后选用适合自己的道具并对其进行创意性的装扮。通过此环节可以提升幼儿对绘本角色的意识,锻炼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幼儿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在具体的活动过程当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收集相应的道具比如像头饰,发卡,围巾,面具,手套等道具,让幼儿对这些道具进行自由选择和搭配。比如一个小朋友要扮演一个大螃蟹的角色,他就去找了一副跟螃蟹外形相似的头饰,然后在手上戴了一副很大的手套,然后说手套就是螃蟹的钳子。还有一个小朋友要扮演一个袋鼠的角色,他觉得袋鼠的肚子上有一个大袋子是用来装宝宝的,于是他就在教室里四处找袋子,不过后来老师提醒他找不到合适的袋子,可以用其他东西来代替。最后这个小朋友就想到了自己书桌里的书包,然后将书包背在胸前,看起来真有点袋鼠的样子。还有的小朋友在肩上披一个纱巾,说自己扮演的是一只小鸟。所以在相关绘本情景剧的导入过程当中,老师一定要引导幼儿对自己将要扮演的角色进行认知,然后鼓励幼儿寻找合适的道具,在道具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创新的想法,利用其他物体进行代替,从而将自己扮演的角色贴切的表现出来。

其二,在表演过程当中可以采用一些丰富的表情和动作。在剧情的表演过程当中,即使不用说话,通过一定的表情和动作就可以明白人物的内心活动。所以表演的时候幼儿可以采用丰富的表情和动作配合语言的表达,来将剧情的进行生动的展示。比如在表演《借你一把伞》绘本情景剧的时候,有一个角色是小山狸,幼儿在扮演狐狸的角色过程当中,虽然穿着狐狸的道具服,但是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没有进入状态,对小山狸的表情和动作并不能表现的特别到位,并没有表现出轻盈快乐,配合的肢体动作和表情也比较刻板和呆板。这个时候老师就引导幼儿对绘本内容里面的小山狸角色进行重温,通过绘本内容里面有关于狐狸的图画,让幼儿更加深入的理解小山狸这个角色,并且从内心慢慢进行体会。进而让幼儿在后期的表演过程当中采用丰富的动作和表情将小山狸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学会用眼珠子转和挠头来表现小山狸在思考,从而表现出狐狸的灵动。

其三,在表演的过程当中可以采用丰富的语言。语言是绘本情景剧当中最直白的表达方式,当然语言在表达的过程当中会通过不同的语调和语气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这也可以让观众更直观的了解到人物的情感和思想。这就需要幼儿在表演的过程当中首先要对台词进行熟练掌握,在此基础上还要通过不同的语言表达来反映剧情的发展趋势。比如在表演绘本情景剧《接你一把伞》当中,孩子们在观看情景剧的时候可以通过小蚂蚁送伞,小青蛙送伞,小兔子,还有大熊等等,每一个角色的说话语调和语气都是不一样。小动物们们热情的给娜娜送伞,娜娜开心的接过伞,打过头顶,一会就发现了伞并不合适的些许失望,直到狗狗送来的那把伞让她惊喜的发现,这就是自己的伞,幼儿在情景剧表演过程当中通过自己不同的语言表达来体现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让情景剧表现得更生动更有趣。

结语:在幼儿教育过程当中进行相关的绘本情景剧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幼儿更好的表现自己。在实践活动当中注重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参与到绘本剧实践的各个环节当中,引导幼儿采用创造性思维对剧情进行改编,并且让幼儿学会了道具的选择与场景的设置,在表演的过程当中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并采用丰富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出角色的思想和情绪,这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让幼儿学会了采用创造性思维去解决问题,让幼儿的表演热情越来越高,帮助幼儿建立属于自己的一片表演天地,从而让幼儿的表演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婷.绘本阅读与幼儿表演游戏有效融合的思考——《幼儿绘本剧创编与表演的实践研究》[J].北方音乐,2016,36(23):184.

[2]邓清,刘洁.幼儿创意绘本剧现状调查与资源库建设必要性[J].戏剧之家,2020(01):135-136.

[3]曾晓玲.利用绘本剧培养幼儿多元智力的应用研究[J].教育革新,2020(0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