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4
/ 2

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吕彬

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 毕节 551700

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多样性护理应用价值。方法:选定研究对象108例,皆为我院2019年03月~2020年04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借助随机法将之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54例)与研究组(常规护理+多样性护理,54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控制情况、心绞痛发作频次。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值、空腹血糖值、心绞痛发作次数并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上述两项血糖值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血糖控制情况更稳定,对照组、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分别为(3.84±0.46)次、(1.67±0.21)次,研究组干预效果更佳,P<0.05。结论: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多样性护理不仅可有效稳定患者血糖值,还可减少其心绞痛发作频次,值得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冠心病;多样性护理

糖尿病被归属为一类代谢性疾病,发病率较高,极易引起多种并发症,继而慢性损伤患者神经、血管、肾、眼、心脏功能,临床表现主要为疲乏无力、消瘦、多食、多尿、多饮,高发于老年群体,且通常并发脑梗死、心脏病、高血糖等病症,这也向医院治疗护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由于血脂水平代谢紊乱、血液粘稠度高是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特征,因此极易并发冠心病。常规护理通常难以全面满足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需求,鉴于此,本文选取研究对象108例,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多样性护理的应用方法及效果进行了探索。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定研究对象108例,皆为我院2019年03月~2020年04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5:29;病程4.7~11.5年,平均(8.16±1.25)年;年龄51~78岁,平均(61.73±4.28)岁。研究组中男女比例为26:28;病程4.9~11.5年,平均(8.31±1.37)年;年龄51~79岁,平均(61.73±4.35)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进行基础的出入院宣教、用药指导、环境管理、被褥更换等护理措施[1]

研究组(常规+多样性护理):①心理护理。就目前来讲,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大部分存在程度不同的颓丧、惊惧、紧张、烦躁情绪,对治疗效果造成了一定影响,护理人员针对此类现象,需及时给予患者心理方面的安慰和鼓励,在切实了解患者职业背景、经济状况、家庭关系、社会角色、内心需求的基础上,要针对性采取心理疏导措施,灵活应用临床实践经验和心理学沟通技巧消除患者负面情绪,继而切实增进其护理依从性,提升护理效率[2]。②健康教育。依据患者文化程度、接受能力,采取针对性、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措施(如:贴画标语、教育讲座、多媒体播放、健康手册)来为患者讲解糖尿病、冠心病的注意事项、发病因素、并发症知识、治疗及预防措施等内容,使患者切实明白病情变化通常与精神压力、饮酒、吸烟、肥胖等因素有关,使患者切实养成自我监测意识,学会遵嘱用药、按量按时运动、维持膳食均衡,继而切实起到改善预后的健康教育成效[3]。③饮食护理。治疗期间,需规范患者饮食结构,耐心引导其禁烟禁酒,避免患者食用生冷、刺激、辛辣、高糖分食物,以少食多餐为基准,指导其多食用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低盐类食物[4]。④运动护理。护理人员需充分结合患者病况,为其定制针对性的运动方案,合理规划患者运动项目内容、运动时间以及运动量,一般而言,可将慢跑、散步、打太极作为主要的运动项目[5]

1.3观察指标

(1)观察记录护理前后患者实际病况,并在此基础上检测其糖化血红蛋白值与空腹血糖值,据此分析护理干预效果。

(2)观察记录研究对象护理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据此分析护理干预效果。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处理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5fa24aad2f10f_html_464bede10f9d6f19.gif )用以代表计量资料,t检验,P<0.05。

2结果

2.1护理前后比对两组患者血糖情况

见表1:护理前,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值、空腹血糖值并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上述两项血糖值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血糖控制情况更稳定,P<0.05。

表1 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控制情况(5fa24aad2f10f_html_464bede10f9d6f19.gif

时间

指标

对照组(n=54)

研究组(n=54)

t

P

护理前

糖化血红蛋白值(%)

6.37±0.63

6.42±0.68

0.40

0.69

空腹血糖值(mmol/L)

8.79±1.57

8.85±1.24

0.22

0.83

护理后

糖化血红蛋白值(%)

7.43±1.29

6.01±0.83

6.80

0.00

空腹血糖值(mmol/L)

10.08±1.47

8.92±1.14

4.58

0.00

2.2心绞痛情况

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绞痛次数无差异,P>0.05,护理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发作次数分别为(3.84±0.46)次、(1.67±0.21)次,研究组干预效果更佳,P<0.05。

表2 对比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5fa24aad2f10f_html_464bede10f9d6f19.gif ),次]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t

P

研究组

54

5.74±0.62

1.67±0.21

45.69

0.00

对照组

54

5.68±0.87

3.84±0.46

13.74

0.00

X2


0.41

31.53



P


0.68

0.00



  1. 讨论

胰岛素分泌缺陷是糖尿病的主要诱病因素,其临床基本特征通常为高血糖,属于代谢性疾病,随着病情进展,多数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组织损伤病症[6]。冠心则具有较高占比,病症一般表现为恶心、呕吐、乏力等,病情恶化时,会出现心律不齐、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症状,对患者心理健康、生存状态皆会造成严重影响。

此次研究究其原因:(1)多样性护理则可有效弥补常规护理不足之处,全面满足患者心理、生理、社会、运动等方面的需求,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还可有效提升患者血糖稳定性。(2)此次研究采取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等措施,一方面,能够切实疏解患者颓丧、惊惧、紧张、烦躁情绪,另一方面,可促使患者切实养成自我管理意识,学会遵嘱用药、按量按时运动、维持膳食均衡,继而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减少其心绞痛发病频次。

综上,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多样性护理不仅可有效稳定患者血糖值,还可减少其心绞痛发病频次,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宁.多样性护理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泰山医学院学报,2020,41(06):473-475.

[2]孙莹.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6):188-190.

[3]刘茗.多样性护理方式用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4):200-201+204.

[4]钟妙桃.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1):171+173.

[5]姜欢欢.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07):127.

[6]陈丽莉,颜少观.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07):161-162.

作者简介:吕彬(1990-),女,汉族,贵州龙里人,本科学历,护师,主要从事放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