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不同时期介入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2
/ 2

观察不同时期介入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孙敏,奚红武

无锡市中医医院,江苏无锡, 214071

【摘要】目的:探讨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不同是极其介入康复治疗后,对其康复效果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时间为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来我院就诊的脑梗死偏瘫患者中选取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5例。对参照组实施一般康复治疗,对实验组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检验2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FMA评分、NIHSS评分、运动障碍严重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FMA评分、NIHSS评分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相比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运动障碍严重程度较轻、并发症发生情况较低,2组数据差异性明显(p<0.05)。: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不同时期介入康复治疗后,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避免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脑梗死;偏瘫;不同时期;介入康复治疗;康复效果


临床上脑梗死属于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偏瘫为脑梗死患者常见并发症,偏瘫具有可治可防的方法,其康复治疗方法、时间以及依从性对治疗效果均有较大影响[1]。现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不同时期介入康复治疗效果作研究。

  1. 基线数据与方法

    1. 基线数据

选取时间为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来我院就诊的脑梗死偏瘫患者中选取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5例。实验组:有23例男性患者,有22例女性患者,年龄介于范围为39岁~68岁,年龄均值为(50.32±3.15)岁;参照组:有25例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年龄介于范围为38岁~68岁,年龄均值为(50.29±3.21)岁;以上数据经统计学软件计算,组间差异性不明显(p>0.05)。

    1. 方法

对参照组实施一般康复治疗,主要包含:在术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实施康复治疗,先帮助患者进行被动锻炼,依照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渐变为主动康复锻炼,随后进行下床站立、行走。

对实验组实施早期康复治疗,主要包含:(1)摆正患者的肢体,让患者保持侧卧位或者仰卧位,在患者的髋部、肩部、膝部防止电针,让患侧膝盖、髋部处于屈曲状,患肢上侧肩胛骨需向前伸肘腕,指导家属进行正确的体位摆放。(2)帮助患者进行翻身锻炼,每隔2小时帮助患者翻身,逐渐至患者进行主动翻身。(3)肌力训练:当患者机体体征处于稳定状态后,测评四肢肌力,建立相应的肌力锻炼方法,逐渐由被动锻炼转变为主动锻炼。由大关节转变为小关节,每次时间30~60分钟,每天1次,在患者承受范围内。(4)平衡锻炼:让患者取独立作为半小时,使用健侧手握住床栏,并在床边端坐,保持作为平衡,持续2分钟后,使用健侧手臂支撑创面,让患者保持独坐,坚持2分钟,反复进行3~5次,每天3次。(5)当患者可独立端坐时,需转变为躯体锻炼,让患者保持仰卧位,治疗师需帮助患者锻炼患侧肢体[2]。(6)行走锻炼:当患者双脚可以自行站立行走时,需进行原地踏步,将重心转移,形成正确的步行模式,依照患者的肌力情况,帮助其进行行走锻炼。(7)指导患者进行如厕、进食、脱衣、穿衣等锻炼。

    1. 判定指标

检验2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FMA评分、NIHSS评分、运动障碍严重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 统计学分析

经统计学软件SPSS19.0检验以上数据,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均表示为(%)率和(均数±标准差)形式,并分别行X2检验和t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证实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1. 检验2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FMA评分、NIHSS评分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FMA评分、NIHSS评分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1。

1 检验2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FMA评分、NIHSS评分(分)

组别

FMA评分

NIHSS评分

实验组(n=45)

86.52±8.71

10.28±1.92

参照组(n=45)

79.72±7.94

15.46±2.76

t值

3.8703

10.3352

p值

<0.05

<0.05

2.2 计算2组患者的运动障碍严重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比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运动障碍严重程度较轻、并发症发生情况较低,2组数据差异性明显(p<0.05)。见表2。

2 计算2组患者的运动障碍严重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例(%]

组别

活动障碍

关节挛缩

褥疮

大小便失禁

发生率

实验组(n=45)

2(4.44%)

1(2.22%)

1(2.22%)

1(2.22%)

3(6.67%)

参照组(n=45)

10(22.22%)

4(8.89%)

3(6.67%)

4(8.89%)

11(24.44%)

X2

6.1538




5.4135

p值

<0.05




<0.05

  1. 讨论

在中老年患者中脑梗死属于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其极易并发偏瘫,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造成影响,病情较轻会使患者出现失语、偏瘫、褥疮、大小便失禁、焦虑、抑郁、血管性痴呆等情况,病情较重会使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急性心梗、肺部感染、肺栓塞等情况[3]。因此对患者采取不同时间的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可使患者的运动和神经功能得到改善[4]。帮助患者摆正舒适体位,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见患侧建立侧肢循环,使脑梗死面积降低,有利于脑部血供顺畅,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整体功能得到提升[5]。越早实施康复治疗,患者的恢复效果越佳。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不同时期介入康复治疗后,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避免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世刚.康复治疗介入时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9):163-164.

  2. 郭静.早期介入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1):103.

  3. 徐静红,谢兵兵,吴秀玲等.部分前循环脑梗死急性期针刺和康复的介入对老年患者运动、认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4):853-854.

  4. 贺兴友,汪波,尹增贱等.康复治疗介入时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9,41(2):58-60.

[5]韦玉鲁.康复治疗介入时机对脑梗死偏瘫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18):2112-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