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赛前状态对定向运动比赛成绩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2
/ 4

论赛前状态对定向运动比赛成绩的影响

张旭雷

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山东泰安 271000


摘 要: 赛前状态对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影响愈来愈重要,赛前状态的好坏是运动员取得良好成绩的关键之一。随着比赛成绩的不断提高以及比赛的竞争激烈性,赛前状态越来越受到相关人士的关注和研究。训练水平、体能水平、技术水平等实力相当的两位定向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分出胜负的关键就在于赛前状态的好坏。定向运动对参赛运动员的智能及体能要求较高,为进一步提升运动员竞赛成绩,本文以晋中学院定向越野队参加过比赛的队员为调查对象, 通过量表测试和访谈,找出有效的方法调整运动员赛前状态至适宜水平,为教练员以及运动员调整赛前状态至适宜水平,创设有利于比赛机体机能条件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赛前状态;影响;定向运动;比赛成绩



















1 引言

定向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军事体育项目,起源于瑞典。1983年我国按照国际标准初次组织了“定向越野试验比赛”。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与研究,我国定向训练水平、竞技成绩不断提高。在国内的主要文献研究中,大部分研究焦点集中在体能、技能、制图、运动损伤方面,但是对赛前状态的研究较少。当今,运动员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能否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已不仅仅在于平时的训练。顺着定向运动的发展,运动员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不单只是从运动员的体能、技术与战术、智能方面来研究,良好的赛前状态对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否取得优异运动成绩及其有效发挥技术及达到最佳竞技状态起着重要作用[1]


2 定向运动概述、特征

2.1 定向运动概述

定向比赛项目可分为百米赛、团队赛、积分赛、短距离赛、中距离赛、长距离赛,是指运动员利用专业定向地图和指北针按照一定的比赛规则、图例说明有序到访地图上所指示的各检查点,以最短用时者或在规定时间里积分高者为胜。

2.2 定向运动特征

2.2.1 自然性特点

(1)运动性:定向运动又称徒步定向,是一种主要以人体运动的形式、不可借助任何交通工具而进行的体育运动项目。

(2)体、智结合性:定向运动是一种体能与智能相联合的活动。在比赛中不仅考验参赛者的跑动能力还考验参赛者对定向运动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运用定向地图的能力。

(3)环境陌生、未知性:定向运动一般是在森林、公园、校园等较陌生的、未知的环境中进行的。

(4)兴趣、探索性:定向运动的环境、比赛的活动方式,能激发人们探索自然的冒险精神,提高人们参与运动的动机。

2.2.2 社会性特点

(1)休闲娱乐性:定向运动又称为现代的“寻宝游戏”,既可以强身健体又可以愉悦身心。

(2)竞技性:定向运动不仅是一项休闲娱乐的活动方式也是一项竞技运动项目,有自己的锦标赛。

(3)广泛的群众性:定向运动对年龄的约束较小,小到小孩,大到老人都可以参加,适宜人群非常广泛。

(4)实用性:定向运动在比赛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由队员独立完成,在比赛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运动员独立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又能培养运动员的方向感、距离感,以及团队精神和野外生存能力。


3 赛前状态概述、分类及生理变化

3.1 赛前状态概述

人体在参加或训练前某些器官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称为赛前状态,赛前状态一般可出现在比赛前数天、数小时或数分钟[2]

3.2 赛前状态分类

一般运动员在赛前主要表现出以下四种赛前状态。

(l)起赛热症型: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高,表现为过度紧张,常有寝食不安、四肢无力、全身微微颤抖及喉咙发堵等不良反应[3]。是一种过早过度的兴奋状态,易造成动作失调,使运动员不能正常发挥运动能力[3]

(2)起赛冷淡型:这种类型往往是因为过强的赛前反应而引起机体出现超限抑制,表现为赛前兴奋性过低,对比赛淡漠无兴趣以及全身无力,意志消沉,反应迟纯[3]

(3)盲目自信:表现为运动员对当前比赛任务的目标、自身的能力水平以及可能出现的应激情况的认知评价不足。

(4)最佳竞技状态:表现为头脑清,自信心强,精力充沛,动作协调准确,能随机应变[4]

3.3 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

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CNS)、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方面,如心率加快,呼吸加深、呼吸频率加快,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抑制过程衰退,新陈代谢增强,手心出汗冰冷、赛前想上厕所的次数增多。


4 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晋中学院定向越野队的14名队员进行CSAI-2量表测试和访谈得出结果。

4.1 赛前状态的产生机制

赛前状态的产生机制是一种条件反射机理,是通过长时间的训练或竞赛而形成的。机体活动时会引发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新陈代谢(代谢、排泄系统)等生理变化,运动员在练习或竞赛的过程中,赛场环境、观看者、队友及竞赛敌手等很多因素与肌肉活动往往联合在一起,这些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便形成条件刺激,这些刺激一旦出现赛前状态就会显现出来。比如,赛事的规模大小、运动员的训练水平、队友及观众的加油喝彩、比赛场地环境的复杂性、运动员的参赛经验等等都会影响运动员赛前状态的变化。

4.2 赛前状态对定向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影响

赛前状态对定向运动员的影响程度不同,有好有坏。

良好的赛前状态可以使运动员快速进入最佳的竞技状态,减短机体调整至最好竞技状态的时间从而快速施展运动员的运动技能,使比赛成绩得到提高。当运动员处于适宜的比赛状态时,运动员的呼吸系统,新陈代谢、排泄系统,神经系统均表现为适中的变化程度,减短了运动员机体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在最短的时间内充分施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不良的赛前状态会对运动员发挥机体运动能力带来不好的影响,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程度过强或过弱都会阻碍运动技能的施展。当运动员赛前状态不佳时机体则表现为下肢发软无力、没有比赛的激情、精神状态萎靡、口干舌燥、心率加快、手心出汗冰冷以及手足无措等等,这些不良的状态显现增大了机体调节能力的负担,延长了调节机体进入最好竞技状态的时间,时常导致一些运动员在竞赛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技术动作发挥失准、反应能力变慢等等,最后导致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不理想。

4.3 赛前状态的影响因素

4.3.1 赛事的规模大小及重要程度

赛事规模越大,运动员的心理压力就越大,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程度也就越大。在一些大型赛事中,参赛者多、竞争激烈、观看比赛的人数众多、电视台的报道力度大等因素都会影响运动员的心理变化。例如:晋中学院定向越野队某一女队员在2014年全国学生定向精英赛中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然而在2015年全国最高级别的学生定向锦标赛混合接力中的比赛发挥失常导致整个接力成绩只拿到第五的成绩。

即使是一些较小的比赛,如果有重要的人在场,如学院领导、教练员,也会引发运动员不良的赛前状态表现。

4.3.2 比赛结果的不可预测性

比赛结果的不可预知性是体育竞技运动项目的特征之一,这种不可预测的结果谁也没有办法改变。不可预测的比赛结果也影响着运动员赛前状态的改变。

表3:2015年山西省大中小学生定向越野锦标赛-百米赛成绩

姓名 训练年限 参赛次数 竞赛名次

张亚飞 2 省级2次、国家级3次 2

弓梦帆 1 省级1次 3

连 杰 1 省级1次 4

刘振兴 2 省级2次、国家级1次 6

亢晋帆 2 省级2次、国家级1次 7

姚军贤 2 省级2次、国家级2次 20

如表3所示,训练年限只有一年参加过一次省级比赛的弓梦帆、连杰在比赛中分别取得第3、4名的较好成绩,而训练年限较长、参赛经验较多的刘振兴、亢晋帆、姚军贤只分别取得了第6、7、20名的成绩。

4.3.3 运动员对运动损伤的担忧

定向比赛多在户外复杂的环境中进行,如山地、森林、公园,由于其特殊的比赛环境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受伤机率和危险系数的增加,加大了赛前运动员对竞赛中运动损伤的担忧。

4.3.4 训练年限的长短

训练年限不同,运动员竞技水平的稳定性存在着差别。随着自然年龄和训练年限的增加,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愈来愈完善,愈来愈稳固。

表1:2015年山西省大中小学生定向越野锦标赛-短距离成绩(男)

姓名 张亚飞 刘振兴 连 杰 史晓超

训练年限 2 2 1 1

比赛名次 1 8 9 14

表2:2015年山西省大中小学生定向越野锦标赛-百米赛成绩(女)

姓名 卢育英 朱美男 张文倩 郝慧玲 李特

训练年限 2 2 1 1 1

比赛名次 1 5 7 8 10

训练年限的增长可有效促进训练水平与竞技水平的改善、提升及完善,加强运动员心理素质,从而提高竞赛的成绩。通过以上两表的对照,可以得出训练年限较长的张亚飞、刘振兴、卢育英、朱美男这4名运动员的竞赛成绩普遍比训练年限较短的连杰、史晓超、张文倩、郝慧玲、李特这5名运动员好。

4.4 赛前状态的调整

4.4.1 加强运动员的思想教育、安全教育,制订应急方法

教练员应教育运动员端正比赛态度、正确对待比赛、正确认识比赛的意义,在平时训练中注意培养运动员顽强拼搏、不怕失败的精神。

由于定向越野的比赛场地复杂多变、难易程度不一,加强安全教育是必要的,教练员应定时组织队员学习最新徒步定向运动的竞赛规则及图例说明,了解最新的赛事信息有助于赛前状态的调整。

制定应急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调整运动员赛前状态向好的方向发展。例如在比赛中受伤、身体不适、或遭遇毒虫猛兽首先应冷静,暂时停止比赛,立即向场地裁判员、看点志愿者或比赛的其他运动员求救。再如,赛前应了解当地的环境中是否有致病的植物、害虫。如果没有,只准备普通常用的药物即可,如果有则要提前准备特性药。

4.4.2 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

随着定向竞技水平的迅速发展,比赛竞争愈演愈烈,其在技术、体能方面水平也越来越接近,心理素质开始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决胜时刻心理素质是决定竞赛胜负的关键。定向比赛是由队员独自在陌生的环境中进行,除了对运动员的技术、体能、战术的考验外,更是对心理素质的一种考验,尤其是女生或胆子较小的人。

4.4.3 运用方法得当的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是一种赛前调节机体机能的身体活动,适当的活动方式可调节机体的兴奋性,可有效减短机体进入最佳竞技状态的时间,在竞赛中快速发挥最好运动能力。对于赛前兴奋过高者应采取强度较少、轻松缓和或转移注意力的方式,例如听轻音乐、深呼吸;对于赛前冷淡者则应采取强度较大、与比赛形式相近的方式做准备活动,例如做几项专项练习或回想自己之前训练的情景,将注意力集中到当前任务上。同时,例如在赛前拍打或抖动自己的大腿可调节兴奋性。

4.4.4 经常参加比赛,积累比赛经验

比赛经验的累积对运动员调整赛前状态有积极的作用,回忆自己之前练习或竞赛时胜利的案例,回忆那时良好的状态及比赛时杰出的发挥可以增添运动员自信心、心情变得愉悦,相信自己的竞技能力及训练水平可以轻松应付本次比赛。

表4:2015年山西省大中小学生定向越野锦标赛-短距离成绩(男)

姓名 训练年限 比赛次数 比赛名次

张亚飞 2 省级2次、国家级3次 1

刘振兴 2 省级2次、国家级1次 8

表5:CSAI-2量表测试指数

姓名 认知状态焦虑指数 躯体状态焦虑指数 状态自信心指数

张亚飞 18 12 29

刘振兴 20 11 25

张亚飞与刘振兴两名队员平时的训练水平、竞技水平旗鼓相当,然而比赛的成绩却相差较大,参赛经验较多的张亚飞获得出色的成绩。通过以上两表得出比赛成绩与比赛的经验有一定的关系。

还有在平常的练习中教练也应当时常以竞赛的方式组织训练。

4.4.5 依据竞赛时间与项目拟定赛前训练的时间与项目

平常训练与赛前集训有一定的区别,在赛前两周教练员有针对性的依据竞赛的详细时间要进行的竞赛项目进行模拟训练,有助于运动员了解比赛流程、体会比赛的氛围,尤其是对第一次参加比赛的队员有更大的帮助。

4.4.6 作息时间

经了解晋中学院定向越野队平时训练的时间为早上6:00-7:00,同时,也了解到山西省其他高校训练队的训练时间也在早上,如:太原师范学院、运城学院。在比赛期间也需要队员早起,开赛时间在上午8:00,要求所有参赛队员在开赛检录之前解决起床、洗漱、吃饭、收拾装备、去赛场等,因此需要队员早起,与平时训练基本一致,为队员赛前状态的调整提供了保证。


5 小结

近年来,定向在我国迅速的发展起来,为了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能更好的发挥训练水平及竞技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除了体能、技能等方面,我们还要更多的关注赛前状态的影响,赛前状态是定向运动员比赛决胜的关键一环,找出合理的、有效的调整赛前状态的方法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吴雪.浅谈赛前状态对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影响及其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2,2(33):14-77.

[2] 李金贞.心理素质—赛前状态的内部动力[J].心理健康,2013:13.

[3]邓树勋,王健,乔德才.运动生理学[M].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杜逊.运动员赛前情绪状态对比赛成绩的影响[J].贵州体育科技,1985(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