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结合现代化舞蹈元素编排中国舞的必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3
/ 2

浅谈结合现代化舞蹈元素编排中国舞的必要性

谭国婧

四川传媒学院,四川 成都 611745

一、中国舞蹈的特征

中国舞蹈历史深远,广泛流传于宫廷和民间,充分的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中国舞蹈通常是在重大活动或重要节日中形成,具有较强的仪式性和庄严感,同时有些民族的舞蹈也反应了本民族对祖先的崇拜及对图腾的崇拜。由于我国的人口的居住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因此中国舞蹈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受不同民族的民族文化、经济生活及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中国舞具有十分明显的地域特点。它代表着各个民族的特色与文化底蕴,也记录了人类的发展史,渗透在各民族群众的生活中。中华民族众多,其中的舞蹈风格也各式各样,即使同一个民族在不同情形下所传承的也各有千秋。

二、现代化舞蹈元素及其特点

(一)现代化舞蹈的元素

现代舞主要是在欧洲20世纪时期反对芭蕾舞而形成的,后来一直风靡全球,传承至今。现代舞源自现代生活,反映现代人诉求,起源于现当代的流行音乐和流行文化,在这一新兴的艺术形式中,肢体动作不再受到传统文化的禁锢,从而得以自然地舒展和发挥。

现代舞有着各种变幻莫测和丰富的舞台编排,同时它也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不是用故事情节、语言和文字来表达感情,而是充当媒介,以四肢为工具,以超乎想象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现代舞蹈可以更多地表达人的线条和自然的美,也更符合人类的运动规律,更有效地挖掘舞者的深情。因此,现代舞蹈元素没有具体的主题或故事,更多的是在一个时代或某个时候,由当代大众思潮引起的情感共鸣,通过身体和音乐来表达舞蹈的艺术形象。

(二)现代化舞蹈的特点

1.时代性

现代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这一阶段的发展过程中,现代舞通过融合不同国家的舞蹈元素,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时代发展优势的基础上,逐步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各种表现形式,通过各种表现形式来表现内容,具有时代特征和先进性。2.灵活性

现代舞蹈没有特定的文化或背景历史,容易自发形成,也容易被遗忘或淘汰,但也因为舞蹈是出于人类对内心情感运用在肢体语言上的表达,因此,现代舞蹈在编排上具有非常大创作空间,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将所有具有历史性的舞蹈种类通过对某些动作的改动,就可以使其成为新的类别或动作。


三、中国传统舞蹈与现代舞蹈的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民族精神缺失是中国现代舞蹈发展的首要和突出问题

在舞蹈国际化的进程中,一方面,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在为舞蹈的政治需要服务方面发挥了深刻而深刻的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身的群众性。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中心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家的实际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足以支撑我国的舞蹈国际化,外国舞蹈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缺乏文化遗产的支持,在国际化进程中缺乏应有的历史分量。

(二)只强调身体技能,忽视大众化的艺术欣赏

近年来,我国出版了大量关于现代舞的教材和科普书籍,但大部分书籍都有大量的文本论证,实际舞蹈的描述内容较少,缺乏创造性,也缺乏参考性,不能直观地启发人们。在舞蹈转型的过程中,中国民族舞蹈的优秀元素没有得到充分的吸收、改造和发挥,同时国际现代舞的欢乐和节奏也没有被吸收,我们的研究力度大,编排的舞蹈风格缺乏鉴赏力,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未能得到充分体现,给我国现代舞蹈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没有强烈的创作氛围,让老一辈舞蹈艺术家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三)在演变过程中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脱节

中国现代舞的发展更多地表现在形式和阵容上,而忽略了舞蹈是一门综合性艺术。舞蹈的发展不仅是舞蹈本身的发展,它的发展需要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而我们的现代舞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是脱节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舞蹈和舞蹈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他们模拟的东西更多,缺乏艺术形式的创新和内容的创新。另一方面,从欣赏者的角度看,通过哲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工效学来塑造欣赏者是不及时、不准确的,因而导致了脱节现象。

四、中国舞蹈编排融入现代舞元素的必要性

(一)中国舞蹈的发展面临现代舞蹈的冲击

如今,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蹈的融合,对我国舞蹈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民族民间舞蹈而言,融合有利于继承具有时代特色的舞蹈文化。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和传承,主要取决于当前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族信仰,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舞蹈。在此基础上,根据时代的不同变化,民间舞与现代舞的有机结合,将使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发生变化和创新。然而,无论民族民间舞蹈发展到何种程度,它都具有显著的民族性,充分体现了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充分体现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在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大环境下,通过举办一系列的节日集会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

(二)时代转变令中国舞蹈民族性日渐流失

中国舞蹈是伟大劳动人民长时间日常劳作下的艺术产物,更是其智慧的结晶,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显著的特征,而最为明显即民族性。然而与世界各国相比,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变化巨大,在社会不断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加之西方文化不断涌向国内市场,对人们的思想及价值观念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许多舞蹈演绎者为了迎合时代潮流,顺应当代大众的审美转变,相继对我国民族舞蹈加以重新改编,在这一过程当中,由于他们对于民族舞蹈缺乏正确全面的认知,完全抛弃了民族舞蹈中相关的民族性的要素,取而代之的则是更多有着当代时尚特点的元素,造成民族舞蹈在表演形式与内容上完全丧失了原有的民族性,处在不伦不类的尴尬境地。因此,如果由有高度艺术造诣的中国舞舞者来编创以中国舞为核心并适当融入现代化舞蹈元素的新艺术舞蹈,将能更有效稳住中国舞的根基,避免现代舞蹈不适当的借用或融合导致中国舞的传统文化受到侵蚀或滥用。

(三)中国舞蹈需要更贴近大众阶层寻找传承者

由于我国民族舞蹈来自于民间,因而拥有较为稳固的群众基础。也正是因为这一特点,使其在民间得以广泛流传。但纵观当前社会发展形势,我国民间舞蹈却早已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原本自身鲜明的民间特色早已被时间消磨得愈发模糊,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群众基础彻底丧失,逐渐走向低迷。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建设与发展,日常生活中的娱乐项目愈发丰富,大众娱乐的方式也呈现出显著的多样化特征,中国舞如果不紧随现代生活的节奏而有所改变,将逐渐被人们所忽视甚至遗忘,无法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对于青年一代来说,若不能引起其学习的兴趣,则无法让其深入领会中国的舞蹈及历史文化,更谈不上文化的传承。长此以往,中国舞蹈将会彻底淡出人们的视线,退出历史舞台,消失在当代社会中。

结论

舞蹈不仅仅是人类表达内心的方式,也是表现情感的途径。如果说民族民间舞蹈以旋律取胜,那么现代舞就是以节奏取胜。这些舞蹈作品的节奏一般比较快,非常贴近当代人快节奏的生活状态及情感。因此,现代化舞蹈元素适应广大受众现代化的文化需求,能够通过舞蹈作品反映出现下的热点,表现出更加符合当下文化需求的内容。因此中国舞需要通过现代元素对舞蹈编导的融入,增强其表达作用,并重新赋予其社会文化意义。尽管现代舞不是我国的传统舞蹈,没有历史文化气息,但是却极具情感的彰显力。将现代舞中的元素融合到民族舞蹈中,让民族舞蹈的魅力通过现代舞的技巧和肢体张力等进行表达,从而促进民族舞蹈更好地被完整传承,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张昆.谈西方现代舞技术在中国舞蹈编创中的实际作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1-01

[2]张妮.浅析我国民族舞蹈受现代舞的影响及发展对策[J].艺术科技,2017,30(1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