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班级管理中 应用 目标激励 策略 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5
/ 2

小学 班级管理中 应用 目标激励 策略 的研究

吴家玲

湛江市第二十二中学 广东 湛江 524000

摘要:班级是小学生在校园中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学校对学生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地点。想要高质量地达成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与个人素养等方面得到同步发展,就要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目标激励是班级管理中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应用可以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会遵守班级管理制度,不断地向更高层次进步。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激励

引言:通过相关研究发现,激励可以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影响,能够推动学生更好地发展。因此,将目标激励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应用对于教学成效以及学生成长有利。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全面分析小学生的性格、喜好等多方面的情况,依据学生的真实情况适当地运用目标激励策略,使学生更为主动地学习,并形成良好的个人素养,不断地向更好的自己发展。

一、合理制定班级目标

高效的班级管理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风、班级的纪律、学生的性格等全方面深入地了解,并以此为前提实现班级制度的完善,落实班级目标。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制定合理的制度。合理班级规章制度是班级管理的依据[1]。但是,班级制度的建立不能只听取教师一个人的意见。在制定班级制度时,需要充分落实自主管理的理念,明确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在学生草拟、教师修改以及班会商定的一系列活动中最终制定全体学生都能够接受的制度,保证其可行性。小学生具有较强的荣誉感与整体意识,班级是学生学习、交往以及发展的主要空间,其制定的目标会对学生的发展形成极大的影响。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以开展主题班会等形式,在总体目标的确定中发挥学生的作用,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依据班级实际情况设定小组和个人目标

在班级中建立学习小组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小组交流、合作等,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完成自己的任务。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还要确定小组以及个人的目标。小组与个人目标的确定,可以激励学生不断地发展,树立自信。为了同一个目标,组员之间会相互激励,指出组员在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促使其及时改正,也让学生的合作精神与集体意识得到明显的增强。学生的性格、学习水平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真实情况运用不同的激励方式。榜样激励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由于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擅长的内容可能不同。教师可以将不同学科的优等生作为其他学生学习的目标,有效激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以开展班会,让优秀学生讲述自己的学习方法,为其他学生提供一些参考。平时,教师要放下自己身为师者的架子,和学生平等的沟通,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引领学生设定积极健康的学习与人生目标。还可让学生以匿名的形式将自己的短期学习目标以及未来的成长规划写出来,在教室中粘贴,使学生能够随时看到,在承受压力想要放弃时再一次形成斗志,以更好的状态面对困境。

在我所带班级中,一男生是公认的问题学生,他在生活中因缺乏家长的管教,渐渐地形成了无理、暴躁的性格。而且,不完成作业已经成为他的常态。一天,他又没有完成作业,被组长记名。他直接抢过,将组长的记录本撕碎并诅咒组长,组长被骂哭了。当我进入班级,听了班长的转述后,一股怒气就冲了出来:“你怎么能这样做呢?”“谁让她记我的名字?”他冲我喊道,似乎无所畏惧。在他的身上,我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情感教育缺失的弊端。但是,只是一味地批评是不行的。我努力地将自己的情绪克制住:“你先收起你的抗议,先上课,下课再说。”在课堂上,他发现我没有批评他的想法,也就默默地与其他同学一样学习。课后,我直接指出他的不足,推心置腹地与其交谈,并让他打开本子看看小组的目标是什么,自己的目标又是什么,问他这样做能否实现预期的目标。我还鼓励他,只要他认错,就不再追究此事。他答应了,向组长道歉,并说今后要认真完成作业。虽然他的作业完成质量不高,但是,我依旧表扬了他。同时,我也知道他唱歌很好听,就为他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为集体的荣誉争光,渐渐地帮助他形成自信心,使他找到正确的学习与发展方向。在他的感召下,整个小组完成了预期的目标。

三、选择合适的激励时机

教师在激励学生时,要找到适当的机会,这才能够达成最大的功效。教师要针对实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激励时间与地点。若是在集体性质的活动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表扬成绩最佳以及进步速度最快的学生,让他人产生羡慕情绪,使学生期望今后也在这样类似的活动中得到夸奖,激励学生更努力地探究知识。若是在教学后,教师可为学生提出具有启发性质的问题,引领学生在课后进行交流,深入开展对知识的思考。教师要对努力尝试解决问题的学生及时予以奖励,使整个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此外,作为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学生存在的优势以及薄弱环节,以学生的优点切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四、奖惩结合强化激励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不仅要对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奖励,也要对表现不佳的学生进行适当地批评。在激励策略的实际使用中,必须要做到实事求是与奖惩分明,这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认同感,真正做到教育成效的优化。而且,教师还要注意语言的运用,不能只对学生批评,要与学生共同分析问题出现的成因,适当地运用奖惩手段。现在,很多小学生因网课影响,迷上手机,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通过对学校部分班级的实际调查数据分析,学生使用手机用作于紧急联系的仅占6%,而上网聊天、通话聊天为25%,玩游戏占有31%,查找资料为10%,听歌、看视频等为23%,拍照2%,其他占3%。这一数据表明,仅有一小部分学生需要通过手机进行联系。针对小学生使用的手机问题,教师要适当地采用目标激励方法,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帮助其改变因使用手机而无心学习的状况。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也要为手机的使用制定相应的规则。如,不允许带手机回校,在家使用手机不允许超过十分钟等,若是发现学生违反相关规定就要进行一定的批评教育,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同时,也要教会学生一些自控的方法,帮助学生抵御手机的诱惑,强化学生的自我约束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取定时法,为自己制定一个玩手机的计划。如,每天只玩一个小时,等到过几天适应后,再一次调整计划,三天玩一次、一周玩一次等,直到学生能够实现自我控制为止。在学生抵御手机诱惑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在精神、物质等层面予以一定的奖励,让学生可以将效果进一步巩固,转变迷恋手机的行为,进而实现学习质量的提高。

同时,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加大与家长的联系,共同落实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在平时,只要孩子在身边,家长尽量不要玩手机,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并适当地向孩子提出,如,若是多长时间不玩手机,就带领学生去某地方游玩或满足孩子一些合理的愿望等。通过多种途径逐渐降低学生对电子产品的兴趣,将更多的心思放在学习、运动等方面。只有家校形成有效合作,才会使学生在目标激励中渐渐形成不玩手机的习惯。

结束语: 小学生是知识学习与个人发展的基础性时期,此阶段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尤为关键,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激励对小学生的影响是极大的,合理运用可推动学生的成长。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要依据班级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个性特征灵活地运用目标激励措施,强化个人学习成效与综合素养,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打牢基础。

参考文献:

[1]杨俊.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构建激励机制[J].中国新通信,2019,21(1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