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治疗与内科治疗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2
/ 2

胃镜治疗与内科治疗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潘丽丽

大庆市萨尔图区人民医院,黑龙江大庆市, 163311

摘 要:目的: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采取内科治疗和胃镜治疗方式的最终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当中随机抽取8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他们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当中包括4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实施胃镜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生命质量评分、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住院时间和止血时间方面,试验组都明显由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而言,针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胃镜治疗效果要比内科治疗效果更好。

关键词:胃镜治疗;内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当中随机抽取8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他们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当中包括4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实施胃镜治疗。对照组当中包含有20例女性患者和21例男性患者,其中有8例吻合口溃疡,5例十二指肠溃疡,10例复合性溃疡和18例胃部溃疡,他们的年龄均在48岁到71岁之间,平均的年龄为(57.35±8.42)岁;实验组当中包含有19例女性患者和22例男性患者,其中有7例吻合口溃疡,4例十二指肠溃疡,12例复合性溃疡和18例胃部溃疡,他们的年龄均在49岁到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86±9.37)岁。由此可以看出,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可以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研究。

纳入标准:一,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后都经过胃镜检查,并确诊十二指肠或者胃部存在溃疡现象,并伴有一定程度的出血。二,患者都精神正常,并具备一定的读写和理解能力。三,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1]

排除标准:一,存在严重脏器损伤或者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人员。二,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或者是血液类疾病的人员。三,存在认知障碍或者是精神类障碍的人员。四,已经参与了其他相关研究。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内科治疗方式,即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一,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清理,保证患者的呼吸通畅,如果需要可以让患者吸氧,在此过程中应该抬高患者的下肢,保证患者身体脏器血液循环的良好性和供血量的充足性。二,建立静脉通路,并静脉滴注奥美拉唑40毫克,每天一次。

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增加胃镜治疗:一,给患者做全面胃镜检查,从而准确定位患者的溃疡和出血部位、实际出血量、出血程度以及出血面积。二,采用1: 10 000 的肾上腺素与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溶液反复冲洗出血部位,然后再用负压引流器将冲洗液和积血清除干净[2]。三,结合各方面检查指标,分析最可能的出血原因,并对病灶级别做出评定,并使用内镜钳对病灶进行离断处理将病灶及其周围组织紧箍,在病灶完全止血后,如果止血夹与病灶黏膜呈现直立状,则停止治疗。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从实验数据可知,对照组的总治疗有效率比试验组地很多,两组的治疗结果存在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下表。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组别

例数

无效

有效

显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41

7

16

18

34(82.9)

试验组

41

1

13

27

40(97.6)

2.2 两组止血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

不管是住院时间还是止血时间,试验组患者都比对照组患者时间更短,对比存在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下表。

表2 两组止血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x±s)

组别

例数

止血时间(h)

住院时间(d)

对照组

41

53.27±7.85

18.64±2.37

试验组

41

39.15±5.47

14.35±1.64

t

9.450

9.531

P

〈0.05

〈0.05

3 讨论

我们常说的消化性溃疡通常是指十二指肠或者是胃部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慢性溃疡,现如今这已经成为我国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导致溃疡发生的因素很多,最为常见的一种是由于酸性胃液对胃黏膜的消化,也因此得名。溃疡的部分有可能发生了任何一个和酸性胃液接触的位置,像胃肠吻合术后吻合,食管下段,梅克尔憩室异位胃黏膜或者是空肠等,但最易发生溃疡的部位还是胃部和十二指肠。在对消化性溃疡进行治疗的时候,首先需要尽早阻止那些引发或者是诱导溃疡和失血的药物,比如一些精神过度紧张和焦虑的患者会短期服用一些镇静剂,这些药物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诱发溃疡。其次还应该合理运用黏膜保护剂和采取一定的抗酸处理措施。现如今消化性溃疡已经成为消化系统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我国近些年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方面,采用内科药物幽门螺杆菌取得了非常不错的疗效,但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我国目前主要采取清除患者体内幽门螺杆菌的方式来治疗消化性溃疡,在尽可能保护患者胃黏膜基础之上,强化抑制患者体内胃酸的分泌。患者一旦出现溃疡出血症状,必须给予一定的药物,实践证明患者病症能够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并不能彻底治愈,常见药物为泮托拉唑,其主要作用就是对胃酸的分泌起到有效地抑制作用[3]。果胶铋、左氧氟沙星和阿莫西林也是临床治疗消化性出血的常见药物,左氧氟沙星和阿莫西林的主要作用是抗菌,果胶铋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胃黏膜,对这几类药物进行联合应用可以加快患者溃疡部分的愈合速度。

除了以上所说的药物治疗之外,近些年出现了一种更为先进的方式,即:胃镜治疗,也迅速被广泛应用于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过程当中。由于胃镜治疗过程可以准确查找到患者的出血原因,而且显微镜下的治疗视野也更加清晰明了,所以有效提升了止血效率和溃疡愈合速度,缩短了患者病程,并为医生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降低了溃疡部分再次出血的风险。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近些年我国医疗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胃镜治疗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尤其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方面体现出非常明显的疗效,目前的胃镜治疗主要包含有金属钛夹治疗和局部注射药物治疗两种方式。胃镜金属钛夹止血其实就是利用金属钛夹的机械作用力,夹紧出血部位血管及其周围组织,阻止血液流动,通过这种方式起到止血的作用,这种方式操作简单且安全性比较高。而局部注射药物治疗方式则是通过局部注射药物可以使患者的局部毛细血管变细,血流量减少,再加上一些凝血类药物的作用,出血部位会迅速聚集大量的类凝血酶,很快就能起到止血的效果。通过对胃镜的合理运用提升了出血部分药物注射的精准度,刺激患者病灶周围血管收缩,降低出血量。与此同时采用肾上腺素溶液对止血创面进行清洗处理,刺激胃泌素的释放,加速蛋白凝块和血小板的形成,改善胃黏膜血流量。

总而言之,相比较而言,在针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胃镜治疗方式比内科治疗体现出更大的优势,胃镜治疗方式不但起到了很好的止血效果,而且还减少了治疗过程的出血量,缩短了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大大提高了治疗总体有效率,为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晶芳.消化性溃疡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胃镜治疗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2):71-72.

[2]张述团,王文超.急诊胃镜下止血联合泮托拉唑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治疗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10):203.

[3]张彦,陈龙.胃镜下肾上腺素与凝血酶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疗效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9,48(02):25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