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6
/ 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李坤

贵阳市 南明区前进小学 550002

摘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比较固定的教材,但学生对课程的需要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特征,不同年龄的学生,有自己的学力基础,对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有不同诉求,整合课程资源已成为教学现实需求。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系列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创新策略,旨在丰富课程资源,提升学科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资源整合

引言:综合实践活动课桯资源开发和利用,这是学科教学的基本追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内容整合、主题挖掘、课程优化等方面着手,展开思考,进行课程资源开发行动,找到活动设计切入点,为课程设计注入崭新活力。

一、整合学科内容精选活动形式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内容丰富多样,自然成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素材资源,教师要深潜教材之中,对相关信息和内容进行科学思考和归结,精选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如教学《钉纽扣》,这节内容主要针对各种纽扣的缝钉方法展开教学。在教学打开后,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一些操作材料,各种各样的组扣,以及针线、碎布等。为让学生真正掌握基本的操作要领,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钉纽扣的操作程序,对不同纽扣钉法进行逐一展示。学生开始实际操作时,教师跟进指导,对学生存在的个性问题进行及时的辅导,给学生提供更多方法参考。为让学生都能够掌握其操作要领,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互动:小组内展示钉纽扣操作过程,一个成员操作,其他成员观看,找出其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听说要现场展示,都显得有些紧张。教师深入到学习小组,对学生进行观察和指导。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动画视频,让学生有了具体的观摩机会。特别是组织学生进行现场展示,给学生带来一定心理压力,促使学生要认真做好这项工作。学生表现积极,课堂操作效果显著呈现出来。

二、因时因地制宜发掘活动主题

不同地域学校有不同自然环境,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时,教师需要对活动启动条件展开全面考察,以便做出针对性改进,提升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因地制宜地布设实践活动,无疑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全新的学习契机。在教学《小风车》相关内容时,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布设了制作性任务:利用身边的材料,在家长帮助下自行设计制作一架小风车,准备参与班级展示活动。学生接到这个任务后,都能够因地制宜地搜集材料积极请教家长,开始了创造性制作。课堂展示阶段学生都能够将自己的作品带到班级里。看到学生制作的各种各样的风车,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具体评价活动,先让学生介绍其制作创意和制作过程,然后由评委小组进行赋分评价。课堂成为展示会,学生从其他人的作品中获得丰富学习启迪。教师为学生布设了课外制作风车任务,给学生提供利用生活材料的机会。教师组织学生展开集体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开多重交流互动,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启示。一个制作任务,一次制作经历,给学生带来的是满满的喜悦和收获。

三、优化校本课程丰富活动内容

教师要对校本课程资源内容进行对应整合,精心挑选相关素材信息、,为实践活动设计提供更多信息支持。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学情调查,对学生学习诉求和认知基础有客观评估,以便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整合,以提升学科教学品质。在教学《一次性物品使用状况调査》相关内容时,教师针对教材内容,结合当地生活实际,对调査活动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发动学生深入到生活之中,展开社会调查,贏得良好成效。在任务布设时,教师给出特别强调:在我们生活中有太多一次性物品,如筷子、纸杯子、塑料袋等,深入到生活中进行实地调查,记录几个关键数据,其使用量、处理方法、行业分布等,然后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一个地区每年次性物品使用消耗情况。学生拿到调査任务后,利用节假日等时间,深入到街道、单位、家庭进行走访,获得不少第一手材料。教师让学生以调査报告形式,呈现调査内容,学生都能够如实填写报告。个调査行动,将学生引入生活实践之中,获得不少调査信息和数据,丰富了学生学习生活,增加了不少见识。不管调査报告准确度有多高,学生从这样的调査实践活动中获得的历练是显著的。

四、拒绝课程开展同质化

由于重视度不够等问题,许多学校虽然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但是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缺乏目的性、计划性和系统性。导致在开展综合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随意性较高,大多数课程是基于学校、教育主管部门提供的课程资源包“照葫芦画瓢”,没有基于学生的兴趣点、爱好,没有充分结合学校、乡土教学资源素材。最终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只是画皮未画骨。部分学校基于学生安全性、资金投入方面的考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大多局限在课堂中、校园内,学生接触自然、社会机会较少。导致综合实践活动仍难以落到实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是整个教学的基础,是实现素质教育、体现课程价值的重要环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特点、教学内容、学校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出能让学生具有体验感、收获感的实践活动内容。例如,乡土资源素材的应用。将家乡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有话题、有一定认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通过讨论、分享、调查、总结的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综合实践能力。最后,要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设计,就要提升实践深度,避免教学活动总是在“浅水区”“表层”游荡,进而真正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到实处。

结论:作为课堂教学设计者、组织者、服务者的教师,需要肩负更多课程资源开发的责任和义务。整合科学教材内容、因时因地制宜展开活动设计、搜集利用校本课程内容,都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视野,教师要有统筹意识,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优化处理,以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孙美荣.小学低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探析[J].辽宁教育,2020(03):46-49.

[2]曾广君,宋虎日.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01):201.

[3]周建平,汤卫英.“三全”理念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J].小学教学研究,2020(02):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