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监理机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2
/ 2

电力工程监理机制分析

刘露

4127251990041 ****

摘要目前,我国电力工程监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着方法不科学、体制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信息化监理的发展速度。将电力工程监理与大数据相结合,实现安全、质量、成本、进度等方面的监理机制改革,是电力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大数据、电力监管等概念的分析,提出大数据下电力工程监管机制的改革措施,希望能为相关专业提供参考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大数据;电力工程;监理机制

工程监理是电力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电力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利用大数据整合现有资源,获取商业价值,提高数据分析效率,探索新的工程监理模式是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1大数据的基本特征

在大数据背景下,数据之间存在着频繁的交互,通过数据的收集、分析等操作,可以满足各方面的工作需求。在大数据时代,数据通信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数据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与传统数据统计相比,大数据具有更大的特征,其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数据源和数据类型上,包括结构化、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第二,数据具有高速的特点。这一特性主要体现在数据生成和传输速度上。传统的数据库无法满足企业高速数据处理的需求。在大数据时代,通过多核处理器,可以创建实时数据流,在数据创建、传输和访问的处理速度上有了质的飞跃。第三,数据价值高。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大数据可以在产品和服务上获得巨大的商业价值。通过充分的数据分析,可以基本确定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判断各种交易之间的关系,从而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

2电力工程监理的现状分析

2.1状态分析

目前,电力工程监理市场发展迅速,电力工程监理已形成了规范的业主、监理、施工三个方面的项目部设置体系。监督管理过程正逐步向科学规范发展。随着电力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多,监理标准不断提高,为提高电力工程建设质量提供了有力的监理保障。

2.2电力工程监理存在问题

首先,依靠有限的数据和人工监理模式,费时费力,导致监理研究范围狭窄,无法满足电力工程发展的需要。其次,电力工程建设中的监理工作要能够全面、全面地反映工程进度,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然而,比较现有项目和项目类似于原始,发现当前电力工程监理工作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全面的数据电力工程监督机制,导致电力工程监理的实际工作或依靠人力资源开展相应的工作,没有智能数据处理的优势。最后,虽然一些电力项目已经将智能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电力项目的监理中,但涉及的范围并不广泛,大数据的优势并没有应用到电力项目的监理工作中。因此,大数据的优势并没有给电力项目的监管带来更多的帮助。

3 大数据与电力工程监管机制融合

大数据与电力工程监理应从成本、安全、进度、质量四个方面进行整合。权力大数据收集渠道主要包括智能设备、传感器、视频和音频监控设备,通讯设备和移动终端,等等,通过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收集模型,最终使电力工程业务趋势准确预测和分析的变化,特别是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有效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力工程监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数据动力项目监理应以项目管理为前提,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主要技术支持,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控制项目成本。此外,进度控制的主要内容,实施工程监理过程中,可以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数据深度提炼信息在数据库中,建设项目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影响进度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及时的纠正措施,以确保这个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完成。

4 大数据下的电力工程监理机制分析

4.1大数据技术要点

大数据的关键在于从大量的信息数据中快速、准确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包括数据收集工具、数据挖掘工具、数据分析系统等,并通过云计算平台保证更准确的信息决策。大数据是问题所在,云数据是解决问题的途径。新形势下,大数据处理步骤为:采集→处理→管理→测量→利用→存储→数据管理。

4.2电力工程监理问题

首先,充分理解大数据的概念,关注大数据对社会的影响。当前,信息系统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许多社会要素已成为大数据的来源,也成为大数据服务的对象。大数据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充分认识和重视大数据的特点,有利于信息系统在电力工程监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充分认识大数据对监理工作的影响,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电力工程监理要及时了解新技术产品,跟踪新产品、新技术、新思路、新方法,提高项目预测能力、服务水平和执行力度。第三,重点将转向数据价值挖掘。为了实现各项工程的数字化,电力工程监理必须连接各种数据,建立监理数据分析系统,通过数据整理、分析和挖掘,创造更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最后,了解大数据时代承包商和建造商的新特点。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力项目控制部门,电力监管应准确分析党的建设的时代特征和承包商,并确保施工的施工技术的合理性的基础上理解建设党的建设意图,以便监督工作能满足大数据背景下的市场需求。

5大数据背景下电力工程监理工作分析

5.1施工准备阶段

编制电力建设施工标准,为后续施工提供完善的标准要求。同时,充分了解项目的实际情况,参考原始项目经验数据,选择优秀的施工队伍和管理团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有效地控制和环境数据库中的数据,并根据合同进行监督和施工图纸规范。

5.2施工实施阶段

施工技术和质量措施clarificaiton工作,通过各种方式收集相关数据,纵向比较分析数据库中的数据,并结合项目横向比较,历史数据进行故障自检,分布和交接检查和质量验收的工作,是否申请变更施工实施阶段。

5.3施工验收阶段

对已完成的项目进行测试,对单位和单项项目进行质量验收,并结合数据库中的项目数据进行初步质量评价。另外,进一步完善验收数据,开展自检和初检,结合相关评价标准,开展综合质量评价。最后,全面完成了项目验收工作。

5.4缺陷修复阶段

根据在竣工验收阶段发现的项目缺陷,结合数据库中的项目数据经验进行补、改或重建。

5.5工程造价监督

在大数据背景下,成本监督主要包括预算、监督和核算三个部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实时收集到与项目成本相关的各种数据。通过深入分析,可以对项目成本管理的现状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优化成本控制措施。

5.6项目进度监督

大数据收集的各种数据库信息,如建设环境、经济变化、项目进度、外部协调机制等,将与项目进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是否符合项目建设标准的要求。一旦发现问题,将及时进行偏差修正和改进。

6总结

电力企业是大数据技术应用的重点领域。电力企业要想在工程监理中更有效地运用大数据,实现数据共享,解决工程项目中的业务问题,就必须突破技术管理的瓶颈。总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必将对电力工程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电力工程监督机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崔金栋,孙遥遥,宫远洋,等.基于大数据的电力工程监理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24):170-175.

[2]汪宝明.变电站工程电气监理技术的研究与实践[D].浙江大学,2011.402水利电力科技风201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