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多元化辨证护理管理方法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2
/ 2

中医儿科多元化辨证护理管理方法的应用效果

廖春雨 江雅兰 邓瑶 通讯作者:陈思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医儿科多元化辨证护理管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222例住院患儿(222例家长),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应用多元化辨证护理管理方法)和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每组均为111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护理差错事件(呼叫延迟、药物发放错误以及药物外渗等)发生率、住院患儿家长对护理质量(护理操作、沟通能力、服务态度以及护理文书等)评分。结果:实验组护理差错事件(呼叫延迟、药物发放错误以及药物外渗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患儿家长对护理质量(护理操作、沟通能力、服务态度以及护理文书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儿科多元化辨证护理管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中医儿科;多元化辨证护理管理方法;应用效果

儿科所收治的患儿年龄一般比较小,所以其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配合度比较低,最终显著加大护理难度,极易发生护理差错事件,因此也对儿科护士的护理提出更高要求[1]。中医讲究辩证施治和辩证护理,结合患儿的具体病情,再为其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2]。中医儿科在开展多元化辨证护理管理方法时能够对已有的辩证护理特点加以分析,再从多个角度入手,为患儿提供多元化的辩证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有68例男患儿、43例女患儿,平均年龄为(6.2±4.5)岁.对照组有71例男患儿、40例女患儿,平均年龄为(6.8±3.7)岁.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其一,按照医嘱进行用药指导,告知患儿家长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其二,常规入院宣教;其三,讲解与疾病相关知识等。

实验组应用多元化辨证护理管理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其一,情志护理。护士在详细了解患儿的基础病情后,与患儿家长沟通,详细回答其疑问,耐心解释疾病发生的具体机制和具体治疗方法等,在和患儿家长交流过程中始终保持得体的语言和微笑。在患儿哭闹时,护士需保持乐观的心态,通过肢体语言或非肢体语言方式来拉近与患儿之间的距离,也可通过玩游戏、制作卡片等方式来安抚患儿的情绪;其二,辨病势护理。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推测分析病情发展,根据以往临床经验或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做好预防措施,在分析患儿病情时需充分考虑病邪变化。如果患儿出现鼻部颜色变青和脾气烦躁状况,很有可能是高热所致,护士需做好降温工作;其三,体质护理。小儿人群机体处于发育阶段,此阶段患儿的生理变化快。护士需根据患儿的具体发育情况和生理条件等实施辩证护理管理。如对阴盛体质患儿而言极易发生水肿状况,对燥热体质患儿而言极易发生红臀和痱子状况。对不同饮食习惯患儿其产生的疾病也表现不一,如爱吃生冷食物的患儿极易出现气血两虚症状,对厌食患儿而言极易出现为胃受伤症状。患儿体质与疾病种类密切相关,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辨别患儿体质,再制定针对性地护理计划;其三,辨时护理。随着季节的变化,患儿的病情也会发生变化。护士需根据病情发生的高峰期来用药,除此之外,根据患儿的睡眠时间和活动时间,在掌握人体血液循环特点基础上为患儿进行药物或针灸治疗。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护理差错事件(呼叫延迟、药物发放错误以及药物外渗等)发生率、住院患儿家长对护理质量(护理操作、沟通能力、服务态度以及护理文书等)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资料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两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

实验组护理差错事件(呼叫延迟、药物发放错误以及药物外渗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n/%)

组别

呼叫延迟

药物发放错误

药物外渗

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

实验组(n=111)

1

2

2

5(4.5)

对照组(n=111)

4

7

8

19(17.1)

X²值

-

-

-

10.4758

P值

-

-

-

0.0024

2.2两组住院患儿家长对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实验组住院患儿家长对护理质量(护理操作、沟通能力、服务态度以及护理文书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住院患儿家长对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

护理操作

沟通能力

服务态度

护理文书

实验组(n=111)

85.2±9.2

86.8±9.3

84.7±10.2

85.3±11.2

对照组(n=111)

73.2±8.3

74.7±7.8

73.1±7.7

73.1±9.0

t值

1.8964

12.4226

20.4787

30.3225

P值

0.0125

0.0002

0.0328

0.0105

3.讨论

由于患儿年纪小,所以其临床配合度比较差,与此同时对护士的护理服务要求日益增高[3]。中医学的发展较为迅速,辨证论治和辩证护理在其中起着重大作用[4]。中医儿科多元化辨证护理管理有效结合儿科和中医辩证护理特点,上述管理模式主张按照患儿的基础病情来进行全面地护理。中医儿科多元化辨证护理管理从情志护理、体质护理等方面着手,最终提高患儿的护理质量[5]。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住院患儿家长对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研究结果显示中医儿科多元化辨证护理管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徒文静,徐桂华,叶然, 等.以提升辨证施护能力为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医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7):798-801.

[2]杨楠.中医辨证护理应用于骨伤科患者中的管理心得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20,28(7):14-15.

[3]张红梅.小儿针对性护理管理联合中医药物贴敷及按摩在小儿腹泻治疗中临床效果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1):1385-1387.

[4]哈海霞,刘辉,李娟, 等.儿童互助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学龄期哮喘患儿随访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3):60-63.

[5]卓效芳,伍益秋.儿科中医特色护理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诊治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7):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