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质量控制与管理对于确保结构安全、功能和寿命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与管理策略,分析了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包括原材料选择、施工过程中的操作标准、以及成品的检验程序。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运用信息化技术和标准化流程,能显著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实施有效的质量监控与管理措施,是实现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 标签: 建筑工程 质量监控 施工过程优化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与探讨实施舒适护理服务方案在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有效的护理方式。方法:本次随机抽取我院10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采用分组对照方式,就10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抽样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患者,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模式,实施常规护理的50例命名为参照组,实施舒适护理服务方案的50例命名为研讨组,分析研究两组患者实施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后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研讨组的阑尾炎手术患者经舒适护理服务方案干预后,护理效果显著,其中研讨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参照组,手术相关指标评分优势,P<0.05,有研究价值。结论:阑尾炎手术患者通过舒适护理服务方案的有效干预,患者得到较为舒适的护理体验,促进术后各项机体功能恢复,值得运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阑尾炎手术 手术相关指标
  • 简介:摘要:在我国现代化机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整个工程的整体建设水平,需要注重对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引领。同时还要加强创新方法的融合,让整个机电工程的整体施工建设水平得到全面的加强。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88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应用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相比于对照组患儿用时更短(P<0.05)。结论 在小儿肺炎干预中应用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

  • 标签: 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 小儿肺炎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应用绿色建筑材料已经成为一个主流发展趋势,这对于提高建筑施工的科学与现代化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环保理念在当前民众的认知观念中不断加深,追求健康绿色的建筑使用物成为众多消费者的追求。绿色观念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快速普及。并且,采用绿色建筑材料进行土木工程施工,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节约成本。我国地大物博,而且诸多城市在进行现代化升级,采用绿色材料进行土木工程施工,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还有着密切的联系,符合国家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 标签: 绿色环保建筑材料 土木工程 施工应用
  • 简介:摘要: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极大程度上带动了建筑工程质量发展。和其他工作内容相比,建筑工程质量复杂性更强,其资金成本也是目前投资企业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工程项目中,全过程造价咨询工作往往会对经济成本产生直接影响,但当前的工程造价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后续工作更需要深刻理解工程经济管理在全过程造价咨询中的应用。

  • 标签: 全过程造价咨询 工程经济管理 管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在牙周炎患者的治疗上,分析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录的82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各41例,对照组实行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观察组实行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将临床效果(临床疗效以及牙龈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78.05%),差异显著(P

  • 标签: 牙周组织再生术 口腔正畸 联合治疗 牙周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脂质多聚复合物(lipopolyplex, LPP)递送平台和保守抗原开发的新型流感病毒mRNA疫苗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评价。方法将4个拷贝的甲型流感病毒基质蛋白2胞外域(extracellular domain of matrix 2 protein,M2e)与核蛋白(nucleoprotein,NP)编码基因按照真核密码子优化,串联构建融合抗原并体外转录为4M2eNP-mRNA,利用LPP技术平台制备甲型流感病毒mRNA疫苗(LPP-4M2eNP)。转染真核细胞后通过免疫荧光体外验证NP和M2e表达;BALB/c小鼠经肌肉注射10 μg、30 μg mRNA疫苗,间隔4周加强免疫一次,酶联免疫法检测免疫后血清抗体滴度,免疫斑点法检测细胞免疫应答。结果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表明4M2eNP-mRNA转染真核细胞后NP和M2e正确表达。单针免疫可明显诱导抗原(NP和M2e)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加强免疫后在小鼠中诱发了抗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呈Th1型偏向;NP细胞免疫应答显著提高,但M2e细胞免疫应答强度无明显改变。结论本研究制备的LPP-4M2eNP疫苗在小鼠中单针免疫即可诱导较强的细胞免疫应答,加强免疫后可诱导明显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表明该疫苗具有较好的研发和应用前景。

  • 标签: 甲型流感病毒 mRNA疫苗 免疫应答 核蛋白 基质蛋白2胞外域
  • 简介:摘要目的在小鼠中筛选和确定尼帕病毒(Nipah virus,NiV)融合糖蛋白(fusion glycoprotein,F)和附着糖蛋白(attachment glycoprotein,G)特异性的H-2d限制性T细胞表位。方法本研究基于NiV F和G蛋白全序列设计合成多肽库(单肽长为15个氨基酸,前后肽重复10个氨基酸),使用表达NiV F和G蛋白的DNA疫苗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通过矩阵设计将F和G抗原全序列肽库分别混合成肽池,取免疫后小鼠脾细胞进行IFN-γ ELISPOT检测,确定肽库中特异反应的优势表位肽。结果F肽库筛选到12条特异性优势肽,第56条多肽产生的反应最强;G肽库筛选到4条特异性优势肽,第72条多肽产生的反应最强。结论本研究使用IFN-γ ELISPOT方法筛选和确定了12条NiV F抗原特异性和4条NiV G抗原特异性H-2d限制性优势T细胞表位,为NiV免疫学与疫苗研究提供了参考。

  • 标签: 尼帕病毒 H-2d限制 T细胞表位 IFN-γ ELISPOT
  • 作者: 王慧娟 杨燕 黄保英 邓瑶 赵莉 王文玲 谭文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温州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浙江省医学遗传学重点实验室,温州 32503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 温州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浙江省医学遗传学重点实验室,温州 325035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两种商品化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中和抗体检测EIA试剂盒的应用性能。方法使用两种商品化SARS-CoV-2中和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A和B),以疫苗免疫前血清44例、免疫后1个月血清120例、COVID-19患者愈后6个月的恢复期血清64例作为样本盘,进行中和抗体检测,同时通过活病毒微量中和试验(micro-neutralization test,micro-NT)检测上述血清样本的50%中和抗体滴度(50% neutralization titer,NT50)。分析两种商品化试剂盒与活病毒中和试验在定性及定量结果上的一致性。结果定性结果分析发现,以micro-NT检测结果作为标准,A和B试剂盒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7.40%和100.00%;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7.30%和95.95%;约登指数分别为0.95和0.96。定量结果分析发现,对于疫苗免疫后样本,A、B试剂盒与micro-NT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4(P<0.05)和0.52(P<0.000 1);对于恢复期血清样本,A、B试剂盒与micro-NT检测结果相关系数分别为0.81(P<0.000 1)和0.89(P<0.000 1)。结论A和B两种商品化中和抗体检测试剂盒与micro-NT定性结果具有良好一致性,两种试剂盒对恢复期血清样本的中和抗体滴度检测与micro-NT结果表现出了更强的相关性。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中和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活病毒微量中和试验 约登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和甲型流感病毒双价DNA疫苗,并在小鼠模型中评价其免疫原性。方法将SARS-CoV-2 Beta突变株S1蛋白编码序列和甲型流感病毒Cambodia (H3N2)株HA蛋白编码序列进行密码子优化合成,采用Over-lapping PCR方法,将两个编码基因通过自裂解2A肽(self-cleaving 2A peptides)序列连接成S1-2A-HA片段,构建能同时表达S1蛋白和HA蛋白的双价DNA疫苗,命名为pVRC-S1-2A-HA,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验证S1蛋白和HA蛋白的表达。将DNA疫苗以肌肉注射加电转途径(IM+EP)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假病毒中和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小鼠体液免疫应答,IFN-γ ELISPOT、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ntracellular cytokine staining,ICS)和CBA法检测小鼠细胞免疫应答。结果双价DNA疫苗pVRC-S1-2A-HA可以同时表达S1蛋白和HA蛋白,初次免疫后能够显著诱导小鼠产生针对S1蛋白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和针对HA蛋白的特异性IgG结合抗体;加强免疫后特异性免疫应答都显著增强,针对S1蛋白的特异性IgG结合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提高至3 251,细胞免疫提高至1 238 SFC/106个细胞,针对HA蛋白的特异性IgG结合抗体GMT达到45 407。ICS法检测到疫苗加强免疫可诱导小鼠CD4+和CD8+T细胞产生IL-2、IFN-γ、TNF-α;CBA结果显示单针免疫后小鼠脾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IFN-γ)。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能同时表达SARS-CoV-2 S1蛋白和甲型流感病毒H3N2亚型HA蛋白的双价DNA疫苗,该疫苗可诱导产生针对S1蛋白和HA蛋白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具有较好的研发与应用前景。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甲型流感病毒 DNA疫苗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抗体国际标准品(international standard,IS)(G样本)、抗体参考盘(样本E、F、H、I、J)的应用降低SARS-CoV-2抗体检测结果差异、提高检测结果一致性。方法利用基于SARS-CoV-2活病毒的微量中和试验、假病毒中和试验以及商品化的ELISA试剂盒对WHO的SARS-CoV-2抗体IS和参考盘等共10个样本(A~J)分别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以IS为参考品确定其他样本的相对浓度,降低了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假病毒中和试验、ELISA检测血清抗体参考盘结果与基于SARS-CoV-2 HB02株的中和试验基本一致,个别试剂可检测弱阳性样本。结论SARS-CoV-2抗体IS的使用促进了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标准化,抗体参考盘适用于基于SARS-CoV-2原型株的所有检测方法,假病毒中和试验、ELISA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活病毒中和试验的替代方法。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 中和抗体 微量细胞病变法中和试验 假病毒中和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加强免疫的免疫原性及安全性。方法2020年10月,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开展了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的Ⅱ期临床试验,入组对象为18~59岁、未妊娠、未哺乳的健康人群,基础免疫程序为0-14 d 5 μg、0-14 d 10 μg、0-28 d 5 μg、0-28 d 10 μg,从其中按研究编号从小到大顺序各选择50名(共200名)完成2剂基础免疫的受试者,在完成基础免疫后第6个月(窗口期30 d)加强接种第3剂与基础免疫同样剂量的疫苗。加强免疫前后分别采集静脉血约5 ml,分析活病毒中和抗体、假病毒中和抗体、受体结合域IgG抗体(RBD-IgG)的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收集并分析加强免疫后28 d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0-14 d 5 μg、0-14 d 10 μg、0-28 d 5 μg、0-28 d 10 μg组对象的基线年龄分别为(43.98±9.58)、(43.46±9.34)、(42.56±9.08)和(43.94±11.05)岁(P=0.877),各组间性别比例均衡(P=0.331);4组活病毒中和抗体GMT(95%CI)由加强免疫前的4.07(3.30~5.04)、3.75(3.08~4.55)、8.33(7.01~11.11)和7.69(6.19~9.57)升至加强免疫后28 d的284.84(215.28~376.86)、233.05(178.61~304.08)、274.81(223.64~337.68)和280.77(234.59~336.04),抗体阳转率均为100%。4组的加强免疫后28 d内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8.0%(9例)、4.0%(2例)、12.0%(6例)和12.0%(6例)(P=0.182),无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无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基础免疫6个月后进行1剂加强免疫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 标签: 加强免疫 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 免疫原性 安全性
  • 作者: 赵志敏 黄梦婧 李梦哲 邓瑶 王文 张磊亮 赵平 谭文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卫健委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呼和浩特 010010,新乡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453003,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济南 250000,海军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生物医学防护教研室 上海市医学生物防护重点实验室 200433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可表达产生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的CHIKV DNA疫苗与CHIKV181/clone25减毒活疫苗在小鼠中的免疫应答与保护效果。方法C57BL/6n小鼠分别用CHIKV DNA疫苗20 μg以肌肉注射加电转的形式免疫2次,CHIKV181/clone25减毒活疫苗105 PFU以皮下注射的形式免疫2次,阴性对照以50 μLPBS皮下注射免疫2次,在每次免疫后的第14 d进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检测。在末次免疫后第4周进行CHIKV Ross攻毒实验。结果CHIKV DNA疫苗免疫后诱导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和特异性抗体反应均高于CHIKV 181/clone25减毒活疫苗。在CHIKV Ross致死性攻击后,DNA疫苗与CHIKV181/clone25减毒活疫苗均可保护小鼠免于死亡。结论DNA疫苗20 μg与CHIKV181/clone25减毒活疫苗105 PFU均可有效预防小鼠CHIKV感染,但DNA疫苗诱导更高水平的体液免疫反应和细胞免疫反应。

  • 标签: 基孔肯雅热病毒 DNA疫苗 减毒活疫苗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对愈后半年及灭活疫苗接种后1至9个月人群IgM和IgG抗体应答的特点进行分析。方法以灭活疫苗免疫后1、3、6、9月四个不同月份人群血清共33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愈后6个月的恢复期血清40例作为样本盘,分别使用BGI(中国北京)、WANTAI(中国北京)两种商品化SARS-CoV-2 IgM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以及KEWEI(中国北京)、WANTAI(中国北京)两种IgG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进行IgM和IgG抗体检测。结果疫苗免疫后1个月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0%(BGI)与23%(WANTAI);在免疫后9个月血清中仍可检出IgM抗体阳性,为2.1%(1/48)。免疫后1个月IgG抗体阳性率均为100%,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256.3(KEWEI)与152.4(WANTAI);免疫后6个月IgG抗体阳性率与GMT分别为96.6%、60.25(KEWEI)及85.2%、15.79(WANTAI);灭活疫苗接种后IgG抗体阳性率与GMT均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愈后6个月的恢复期血清IgM与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7.5%与97.5%,IgG抗体GMT为429.6(KEWEI)与121.3(WANTAI)。结论IgM抗体在COVID-19恢复后6个月人群及灭活疫苗接种后9个月人群中均检出,IgM检测阳性作为急性COVID-19感染诊断指标时要审慎解读。灭活疫苗接种后大部分人群IgG抗体阳性率维持时间长于半年,但其滴度低于自然感染后半年人群。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IgM抗体 IgG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思维导图的健康教育干预对哮喘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治疗过程中对2组分别采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模式,其中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的视为对照组(60例),另采用基于思维导图的健康教育视为观察组(60例)。结果 出院后1个月、2个月,观察组的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2.371、t=2.997,P<0.05)。结论 基于思维导图的健康教育干预可提升哮喘患儿的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也有助于提高患儿家属的相关健康知识水平。

  • 标签: 思维导图 健康教育干预 哮喘患儿 生活质量 用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进入新世纪,建筑行业在迎来崭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挑战。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筑业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与生活质量。与此同时,部分建筑企业也存在盲目追求利润,忽视安全和质量管理的问题,无论是施工技术的应用还是对于现场施工的管理,都存在许多不足与漏洞,为建筑施工安全埋下隐患,这些都是值得企业深思,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进行简要探讨。

  • 标签: 房屋建筑工程 施工技术 现场施工管理
  • 简介:摘要:针对盲人出行安全问题,设计一款解决盲人出行困难的智能拐杖。本设计以 STM32 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结合当前先进且较为成熟的信号处理算法、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通过超声波模块进行广角测障利用语音播报模块报警,引导盲人及时规避障碍物。同时采用 MPU6050 水平检测模块监测拐杖与地面的倾角,在出现突发情况时,不仅可以通过语音模块识别求救,还可以用短信的方式将GPS的实时定位位置发送给监护人。此外,采用OPENMV 4进行机器视觉图像分析,使拐杖能对外界变动的信息做出应答,为盲人通过路况复杂的红绿灯路口提供保障。现测试结果表明,整个系统性能稳定,灵敏度较高,操作方便,且功能易于扩展,能满足盲人出行的多方面需求。

  • 标签: 盲人拐杖 红绿灯识别 超声波测距 跌倒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