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信号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2
/ 2

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信号技术研究

李一鸣 陈东野 周婷婷 王丹丹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阜新供电公司 辽宁省阜新市 123000

摘要:我国的电网传输系统正在朝着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深入探索继电保护信号技术,有利于提升智能电网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基于此,首先介绍了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信号技术的主要内容,其次分析了这种技术在电力通信网络中的具体应用,最后介绍了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信号技术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电力通信;网络传输;继电保护信号技术

目前,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深入,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系统也步入了智能化,而促进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系统的安全运行,必须全面提高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信号技术,及时做好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系统的维修工作。进入信息时代后,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系统在不断被优化与完善,该系统的保护信号技术提升速度极快。本文将简单介绍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系统技术因素,系统分析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信号技术成果,并探讨如何提高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信号技术。

电力通信专网承载的业务相对总量不大,种类繁多。这里尤其要指出的是,电网继电保护信号在通信专网中的传输,增加了电力系统一次设备对通信专网的依赖,也是对电力通信网的运行和管理工作的考验。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电力通信专网的运行和管理工作,下面对电力通信专网中传输继电保护信号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1. 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电力通信系统是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以及电力工业信息化和市场运营的重要技术支柱。电力通信系统为电网服务是电力通信网建立的根本出发点,也是由电力工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

1.1借助断路器将故障设备与电力系统的非故障设备自动隔离,使系统的运行恢复正常,但对于某些继电保护装置则只作用于信号;

1.2反应电气设备的不正常工作情况,并根据不正常工作情况和设备运行维护条件的不同发出信号,以便值班人员进行处理,或由装置自动地进行调整,或将那些继续运行而会引发事故的电气设备予以切除。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主要措施之一。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如果没有专门的继电保护装置,要想维持系统正常工作是根本不可能的。

二、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系统技术因素

2.1 计算机控制技术

计算机控制技术是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系统的核心基础,该技术的主要作用是获取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参数以及状态量等方面情况,将各类运行信息传递至输变电调度中心。此外,计算机控制技术能够接收来自调度中心的指令,做好继电保护工作,在实际应用中满足断路器分断、励磁等方面调节和控制需要。

2.2 智能化监控技术

21 世纪智能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之中,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系统自然也不例外。目前,智能化监控技术对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系统的安全调控起到了重要作用,一般来讲,智能化监控技术体系组成部件有摄像头、电缆和监视器,以此实时记录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状况。在智能化监控技术体系之中,摄像头作为前端设备,主要负责信息的采集;电缆属于传输设备,能够进行数据传输;监视器不仅可以发挥显示、记录作用,而且能够实施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控制与处理。

2.3 PLC 自动化技术

PLC 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支撑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系统的自动化运行,该技术主要是在可编程存储器基础上,使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系统设备遵循设定的模式和流程,建立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系统运行的智能立体图像,利用该图像,不仅可以方便电力工作人员准确、高效判断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系统运行状态,避免不必要的干扰和误差,同时还能够使该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

2.4 数字化监测技术

数字化监测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满足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系统的精细化管理需要,从各个方位、各个时间出发展开监测。此外,数字化监测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系统设备的良好运行,在提高该系统运行有效性的同时提高其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借助电脑终端能够确保继电保护器和以电网方面的 PLC 编程的有效运行,方便各个节点数据的顺利接收和发送,更好地展现数字化监测技术效能。

2.5 远程控制技术

远程控制技术能够通过远程监控来全面监测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系统设备的运行状况,并及时将监测信息反馈给总部,从而减轻工作人员的作业量,实现无人监控。如果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系统设备存在问题,远程控制技术会进行自动修复,如果问题较为严重,远程控制技术会在第一时间内将故障问题及其原因反映给工作人员,并切断故障区域和其他设备的连接,以此降低危害。还要注意提升远程观测工作的准确性与实效性,促进远程监测器与计算机之间的紧密衔接,做好时间的对照工作,在校对计算机系统时间的过程中,必须结合监测器的数据信息调整计算机时间,确保远程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在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系统监测工作中,工作人员要做好信息数据的保存与备份,这样方能确保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系统运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与安全性。

三、如何提高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信号技术

3.1 满足电力系统对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从总体上分析,电力系统对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为四大原则,即选择性原则、速动性原则、灵敏性原则、可靠性原则。其中,选择性原则特指在组建继电保护系统的过程中,应精选电源与后备保护部件,控制好故障点。速动性原则特指在运行继电保护系统的过程中应尽量以最快的速度来实现继路器的跳闸,以此断开故障。灵敏性原则主要是指电力企业应充分借助智能化技术来提升继电保护系统的灵敏度。可靠性原则要求电力企业应集合各种先进的技术来提升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3.2 实现自动化分布

当代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系统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优势,构成了模拟化数字混合体系,能够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合理地分段,使之呈现出自动化分布特色,从而创建了电气行业的新局面。此外,实现自动化分布,提升自动化分布效果,必须组建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结构,对不同电力信息进行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管理,实现自动化分布的安全性。电力企业应重视构建完善的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管理平台,运用网络检测的方式全面分析各种安全问题,对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系统运行状况以及安全与否进行客观评价。

3.3 做好纵联系保护工作

纵联系保护主要是指如果线路发生故障,继电保护系统就会实现快速跳闸,而做好纵联系保护工作,则需要借助智能化技术,准确分析线路两侧的判别量关系,然后以此为基础,准确定位故障区,并通过实现快速跳闸来保护整个电力系统。此外,工作人员应根据信号性质来选择最适宜的纵联保护方式。当前最常用的纵联保护方式有三种,分别是允许式、闭锁式、直接跳闸式,工作人员在纵联系保护工作中应注意结合信号类型精选纵联保护方式。

结语:

应用电力通信传输继电保护技术可以有效地进行联合保护,避免故障发生,影响整个设备的运行稳定性。此外,应用电力通信传输继电保护技术方便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发现传输信号存在的错误现象,提高指令的精确化程度,保障网络通信设备运行安全可靠。因此,要加强对于网络系统维护与网络管理的全面性研究,提高全面保护效果。

参考文献:

[1]耿光.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信号技术的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2):252-253.

[2]莫峻华.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信号技术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9(03):78-7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