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事例的定向叙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1
/ 1

议论文事例的定向叙述

王鹏洲

江苏省仪征中学 211400

摘要:议论文写作中常常出现事例叙述不当等问题,或叙述过繁导致文体不明,或叙述过简导致语焉不详,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在叙述事例时要注意定向叙述。

关键词:议论文 事例 定向叙述

定向叙述就是根据观点确定的方向来叙述事例,对事例中与观点无关紧要的内容进行剪裁,对事例中能够证明观点的内容详细叙述。具体来说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拆分论点,明确构成要素,厘清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二步:对与论点无关的部分进行剪裁。第三步:对能突出观点的重点部分详细叙述。

事例:项羽年少时学书不成,学剑又不成,学兵法略知其义,又不肯竟学。在秦始皇巡游江浙时,众人围观,项羽说:“我可以取代他。”巨鹿之战中,面对涉间的军队,其它诸侯都畏头畏尾,胆战心惊,不敢帮助赵国军队,坐山观虎斗;而项羽的军队士气旺盛,呼声惊天动地,士兵个个生龙活虎,拼命厮杀,最终打败了强大的秦军。鸿门宴上范增数次向项羽示意杀了刘邦,但项羽视而不见,最后刘邦逃脱。随着刘邦势力的逐渐壮大,项羽成了孤家寡人,最后乌江自刎。

观点1:刚愎自用酿苦果

第一步:拆分论点,明确构成要素,厘清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首先,对论点进行拆解,发现本论点涉及三个要素:一是刚愎自用;二是酿;三是苦果。因此,叙述事例时这三要素必须同时出现。 其次,分析这个论点,可发现“刚愎自用”是“因”,“苦果”是“果”,要素之间是因果关系。叙述事例要先叙述项羽的刚愎自用具体表现, 再叙述“酿”, 最后叙述“刚愎自用”的结果。

第二步:对与论点无关的部分进行剪裁。材料中项羽少年时不肯学,秦始皇游会稽时项羽说的话,巨鹿之战中项羽军队的士气等内容与本论点无关都要剪掉。

第三步:对能突出观点的部分详细叙述。鸿门宴上项羽的刚愎自用可以详细叙述,也可以添加项羽其它有关刚愎自用的事例

刚愎自用酿苦果:战场上韩信给项羽说了很多妙计,但项羽置若罔闻;(添加)鸿门宴上范增给项羽使了很多眼色,但项羽视而不见。(刚愎自用)后来韩信就投奔了刘邦,范增也感觉自己无用武之地。韩信投奔刘邦,壮大了对手;范增的愤慨,加剧了彼此的矛盾,(酿)最终项羽只能鲁莽蛮干,落得乌江自刎的悲惨结局。(苦果)

仿照上面的做法,根据“士气高涨才能取得胜利” “个人英雄主义要不得”“不沉潜,怎冲天”等观点对事例进行定向叙述。

士气高涨才能取得胜利:巨鹿之战中,面对涉间的军队,其它诸侯都畏头畏尾,胆战心惊,不敢帮助赵国军队,坐山观虎斗;而项羽的军队士气旺盛,呼声惊天动地,士兵个个生龙活虎,(士气高涨)以一当十,拼命厮杀,最终打败了强大的秦军。(取得胜利)

个人英雄主义要不得: 在东城快战中,他冲锋陷阵,斩将刈旗,斩杀几个士卒之后就回来炫耀一番,接着又是一阵斩杀,(个人英雄主义)他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军事统帅,漠视身边士兵的力量,不知道发挥集体的力量,最终落个乌江自刎的下场。(结果)

不沉潜,怎冲天:项羽年少时学书不成,学剑又不成,学兵法略知其义,又不肯竟学。巨鹿之战后,实力大增,但不知笼络文臣武将,(不沉潜)最终众叛亲离,落个乌江自刎的悲惨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