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群文阅读对学生读写能力提升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3
/ 2

小学群文阅读对学生读写能力提升的探究

黄红梅 1 方都 2 刘倩 3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斑竹园镇竹友中心小学校 四川省 成都市 610500

摘要:阅读活动是人们认识外界、获取更多知识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来讲受益终身。小学阶段作为教学过程的基础阶段,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重视阅读教学,促进学生读与写能力的双重发展。但是纵观现阶段阅读教学的现状,教师往往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过分依赖课程标准,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真正提升。所以,借助群文阅读,促进学生读写能力提升,还需要不断探索。

关键词:群文阅读;小学语文;写作;阅读能力提升;

前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落实群文阅读的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心理和生理成长的黄金阶段,所以教师要根据他们的生长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及社会各方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不仅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能力,还要求教师能够教会学生自我调节心理的能力,培育健全合格的新一代少年。群文阅读是教师和学生组合起来,共同进行阅读的探索,然后通过讨论最终达成共识。

一、群文阅读及其重要性

1.群文阅读概述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最近几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蒋军晶认为群文阅读是在较短的单位时间内,针对一个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近几年,在实践探索中,群文阅读逐渐拓展为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由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

2.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群文阅读方法相较于一般传统的阅读方法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从目的出发,群文阅读与传统的目的就是要增长知识,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从途径出发,群文可以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提高自己的阅读量,当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还需要通过自己尽可能多地提取、整合出对自己有利的知识,为自己的长远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传统的阅读方式并不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最大限度的阅读,从这一点来说,传统的阅读方式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不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也不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与阅读水平。由此来看,教师应该在小学生学习发展的黄金阶段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们掌握独立学习的能力,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文阅读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又要做学习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做学习方法的研究者和完善者,与时俱进,根据当代小学生独特的心理以及生理的特点为学生制定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在读万卷书,注重阅读数量的同时更要注重阅读的质量,提升阅读的水平。

二、群文阅读中如何促进小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

1.借助阅读引导写作

充分发挥群文阅读的优势,切实促进小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群文阅读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化特点,阅读素材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尽可能将大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考虑在内,使得学生的阅读水平处于不断进步的状态。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可以选择一些难度系数较大的题材,与中学阶段相接轨的题材,有助于学生提升阅读能力,积累大量符合自身思想发展的题材,为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同时还有助于学生自身文化底蕴的积累。

2.利用写作促进阅读

写作对小学生来讲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很多小学生对写作感到头疼,常常不知如何下手。这就需要学生大量进行阅读,通过阅读,不断促进自己语文知识的积累,积累大量优秀的写作素材。群文阅读对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学生来讲,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让学生在遇到写作困难时能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群文阅读中,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所以,借助写作能够大大提升学生有效阅读量的提升。

3.反复练习,养成良好的习惯

小学阶段处于奠定基础的阶段,学生读与写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长期的坚持,需要学生真正将精力集中到自身读与写能力的提升上,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不断努力。所以,教师需要意识到这一点,开展群文阅读教学需要在阅读的次数和阅读的时间上加大对学生的训练强度,尽量为学生提供读与写能力的锻炼机会,只有在长期大量有效的阅读环境下不断坚持、反复练习,才能将群文阅读这样的学习方式转化为学生的学习习惯,真正起到促进读写能力提升的效果。

三、群文阅读策略

1.确定议题,巧选群文

开展群文阅读,关键是选文。为了避免所选文章群龙无首,杂乱无章,要先根据文章内容、作者、体裁、人文内涵、表达方式等内容确定议题。议题要与教材相结合,选择学生关心、感兴趣的内容。

2.有序推进,呈现群文

群文阅读要立足于读,不但要大量阅读,而且要有层次地阅读,因此要合理呈现文章。依据议题和文章特点,呈现的方式分为以下三种:

(1)举一反三式——先呈现一篇再阅读一组。例如,教学“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时,我先指导学生阅读《爱心树》,再指导学生阅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七颗钻石》一组文章,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童话故事的“反复结构”。这种一篇带多篇,一本带多本的方式,注重方法迁移,可操作性强。(2)分组递进式——先呈现一组再呈现一组。分组递进式是先呈现一组再呈现一组。例如,在《山•林•风》群文阅读教学中,先指导学生读两首有关山的诗歌,感受诗歌想象的丰富性;再读两首有关树林的诗歌,发现诗歌语言的趣味性;最后读三首有关风的诗歌,体会诗歌想象的丰富性和语言的趣味性。这种一组一组的呈现方式,让学生始终在文本共读中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3)反复重读式——一篇一篇地阅读,反复重读。这种方式能够充分利用文本,开展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提高语文能力。

3.多法并行,学习群文

(1)快速阅读,感知群文;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要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渗透快速阅读策略。常见的是采用默读、浏览、略读、跳读的方式实现快速阅读,运用思维导图、学习单突破难点,指导学习。以我执教的《密林奇观》群文阅读为例,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用三分钟时间快速默读课文,可以一段一段读,一目十行地读,找一找密林奇观包括什么,“奇”在哪里,绘制思维导图;再读课文时,请学生想一想密林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奇观,通过浏览、跳读或扫读的方式找到相关语句,画出来,写批注。(2)求同存异,发展思维;对于群文阅读来说,阅读与思考同等重要,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不可偏废。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猜测、推论、反思等方法对文本进行探究性思考,促进思维发展。(3)巧用资源,读写结合;读写结合,就是在群文阅读中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通过整合文本资源,从语言运用、素材选择、布局谋篇等方面,挖掘“调动五感”“设置悬念”“环境描写”等训练点,按照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的规律,构建读写结合训练体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借助群文阅读,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需要在明确群文阅读的优势以及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重视教学策略的改变,考虑到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在群文学习中相互促进,切实促进学生读写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高传虎.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课外语文,2014(01):117.

[2]李海燕,臧玲.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132.

[3]李文霞.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J].课外阅读,2013(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