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3
/ 2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

李叶超

广西贵港市覃塘区五里镇大成小学 537125

摘要:当前我国教育事业逐步发展,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更好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教育,教育质量决定着国家的兴衰成败。在教育培养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小学阶段,小学阶段是打好基础的重要时期。在传统的教育历程中我国形成以应试教育理念为主的教育观念,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兴趣发展,所以教育情况不容乐观。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数学属于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所以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渗透素质教育,并提出具体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小学数学,学习兴趣

引言

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好的进行素质教育,必须要正确认识到学生的中心主体地位。数学属于特殊类学科,对于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发展有较高的要求,在此过程中,必须要扭转传统的呆板式教学模式,应当更新思路,对学生的思维引导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观念,是依托国家教育方针并且着力于教育者以及社会长远发展为目标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发展宗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教育模式。

一、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技巧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是教会学生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指导,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教师则起到组织引导的重要作用。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实现个体认知的过程,所以教师必须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最大程度上的参与到知识形成之中,充分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

素质教育的主体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必须要充分体现出素质教育目标体现在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内容上,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出每一节课时的教学目标,必须要确保教学内容精炼,使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教师,应当采用灵活多元的方法,基于指导思想上引导学生多元探究,鼓励学生发挥主人翁作用。

例如:学习《观察物体》这节课堂内容,事先进行趣味课堂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盲人摸象这一故事呢,谁来给大家讲一讲呢?为什么同一头大象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当全方位的观察才能够观察的准确细致。”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能够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看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此类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趣味,并且使学生掌握到观察物体的技巧和方法,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鼓励学生手脑并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说法是进行再创造。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但是并不是将现场的知识盲目的灌输给学生,如果学生难以进行再创造,可能无法理解学习内容,也无法做到灵活应用。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鼓励学生手脑并用引导学生实践探索,凸显学生的主人翁地位。

例如:学习《方向与位置》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如果你去旅游,你能够很快找到你想要去的地方吗?城市的地图和旅游景点的线路图有怎样的作用?地图上的方向是什么?如何描述某个地方的位置,如何收集所需要的信息?”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地图了解到地图绘制中的方向规定,通过初步认识地图,学生能够大概辨认并应用语言描述某个城市或者是建筑所在的位置与方向。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同学们,我们的学校在北京的哪一个面呢?”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经验以及教师的点拨,在观察交流中认识地图以及相关方向。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探讨,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活动的趣味性,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制作出一张去家乡的路线图,并且标明方向和位置。通过此类教学模式,既能够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也能够使学生增强课堂知识的有效吸收和了解。

三、采用因材施教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看重教学,结果对于学生的结果完成过程却并不关心此种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想学好数学,必须要引导学生重视做题的结果以及做题的过程。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采用因材施教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布置多元化任务,引导学生探究。比如在学习分数除法应用题时,部分学生理解能力较好,教师便可以引导其对应用题展开分析,或者是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灵活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一些数学解题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则可以为其安排简单的问题,从这类问题中引出本节课堂相关的内容,为学生学习新知识点打下基础,使学生掌握学习基础的同时提高做题效率。由于每位学生都有一定的思维发展空间,就是应当借助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充分的信任学生或轻学生的个性特点,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有章可循,循序渐进地进行拔高。

结束语

结合上述内容,我们能够了解到基于素质教育理念下开展数学教学,教师必须要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减轻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也应当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探索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法。必须要紧密贴合素质教育目标以及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正确的指导与帮助优化教学内容,是学生积极动手实践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学习习惯,切实增强学生的学习素养。

参考文献

[1]刘艳芳.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2):205.

[2]刘聪.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神州,2017(31):184.

[3]李金童.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03):10.

[4]杨彦智.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新课程(上旬),2018(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