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交通工程中 的路基施工 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4
/ 2

市政交通工程中 的路基施工 分析

孟祥霖

山东省湖西路桥建筑有限公司 山东菏泽 274300

摘要:市政交通工程中的路基不仅需要承受汽车等交通工具的载重,还需要能够经得起自然因素的侵蚀考验。因此市政交通工程路基施工需要合理开展路基施工,从而提高道路工程质量。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市政交通工程中的路基重要性,对市政交通工程中的路基施工要点及其施工管理进行了探讨分析,旨在保证市政交通工程安全运行。

关键词:市政交通工程路基;重要性;施工要点施工管理

市政交通工程路基施工过程中,由于参建施工单位众多,人员、机械以及材料都需要合理的规划,为确保路基施工效益的最大化,需要合理进行路基施工,并加强其施工施工管理。因此为了保证市政交通工程质量,以下就市政交通工程中的路基施工进行分析。

1.市政交通工程路基重要性

  一般路面工程的基础,是以路基性质作为设计的第一个因素。若路基土层的情况会对铺面造成不良的后果时,则必需加以改善,例如为减少地下水渗流影响而设置阻水或不透水层、增加路基承载力使用加劲材、在软弱土层则需换土、土壤改良或使用轻质土壤为路基材料、在坡地设计公路,应作边坡稳定分析等。路基土壤的性质好坏会直接影响路面的品质,路基土壤最好为非塑性,其原因在于塑性土壤的强度会因水的影响而大幅下降,承载力不足而造成路面的损坏。例如我国某地区的主要道路系统曾发生如下案例:由于路基黏土含量高,而道路位置临近海边、地下水位高,虽然路基工程完工后所进行的工地密度试验均合乎规范要求,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筑完工通车后,恰逢大雨不断,地下水位上升使路基土壤软化,而造成路面车辙。另外,路基土壤需要特别注意排水的问题,刚性路面若路基排水不良,则会发生唧水现象,细粒料流失,加速路面的破坏。

2.市政交通工程中路基施工要点分析

2.1路基施工测量要点分析。市政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路基施工测量是重点内容,要从道路规划开始,测量中线、导线、水准点复测等,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基本测量原则。测量之前要选用专业合格的仪器,保证测量数据的精准度,测量人员要熟练掌握测量技术,熟悉施工图纸设计,根据测量的实际情况标注要点,在复核测量结果的时候能够清晰明了。在测量的中线的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设计好好临时水准点标高与加桩的地面标高,对测量放线误差能够有把控,确保横断面测量定位的精准度。在施工测量之前要联合市政单位,提前规避道路下方铺设的线管网,才能避免损坏网络光缆等重要线管。

2.2路基填方施工要点分析。主要表现为:

2.2.1做好基底处理工作。在进行路基填方环节之前,必须做好基底的处理工作。但是,在基底处理时不能将一种处理方式多次套用,而是应当结合基底地面的实际情况和施工地点的土壤特点,进行处理方式的选择。还要充分考虑路堤的设计和填筑高度,从而确保基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2.2做好基底清理工作。为了提高路基填方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就需要将基底的杂物清理干净,从而避免对路基填方施工造成不利影响。

2.2.3做好路堤和基底整平工作。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压实工序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压实时必须提高对压实度的控制力度,从而制定合理的碾压次数、平整度、填料含水量等。

2.2.4选择合适的压实机。为了确保路基填方施工的顺利开展,还要选择合适的压实机,使路基的压实度达到路基施工要求.

2.2.5控制填料中的含水量。为了使路基的密度得到提升,就必须控制好填料中的含水量,使填料中的含水量处于最佳配比.

2.2.6确保连续作业。在路基填方过程中还必须确保作业的连续性,还要提高对作业的关注度,不定期检查路基的压实度,并做好路基填方时的防水和防晒工作,避免使路基中的水分含量出现变化,使路基填方按照既定的路基施工方案进行。

2.3路基填料与压实施工要点分析。具体体现在:

2.3.1填料施工要点分析。《市政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明确对路基的填料有所要求,一般路基土的强度都用CBR值来表示。对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给了量化的标准,采用承载比实验(CBR)值表征路基土的强度,引入了路床的概念。用于道路路基的填料要求挖取方便,压实容易,强度高,水稳定性好。通常会采用土石材料,石质土、砂土以及工业废渣等作为路基的填充材料。如果路基所用的填料达不到规定的最小强度,应采取换填、混合粗粒料、用稳定性材料处理等方法。

2.3.2压实要点分析。路基的压实通常是采用吨位比较大的压路机来进行路基的碾压,因此路基的压实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对高速道路的压实度明确规定,在80至150cm的部分,其路基的压实度不得少于95%。当其他各个等级的道路需要铺筑高级的路面时,其压实度也要与高速道路的标准相同。

2.4路基防护要点分析。路基工程运行过程中,由于长期受到自然力影响,例如雨、雪、日晒以及汽车压载等,使得路基的岩土力学性质发生变化,导致路基发生各种变形。路基防护是保证路基强度以及稳定性的重要措施,主要表现为:

2.4.1支挡防护技术。当前支挡防护挡土墙仍占很大比例。石砌的重力式挡土墙大多用于石料丰富、墙高较低以及地基较好的场合;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悬臂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与板柱挡土墙因其受力比较合理,而且墙身的圬工体积比较小,因此也已经广泛应用于市政交通工程路基中的防护。

2.4.2坡面防护技术。根据路基工程所在地的气候状况以及边坡的破坏状况选择适宜的防护措施。对于水土流失严重的,排水状况受影响的边坡可以使用植物防护法。对于受风化侵蚀以及破碎的边坡,可以使用灰浆等混合材料对坡面进行填堵和加固。

2.4.3冲刷防护技术。传统方法是用砌石、抛石、铁丝石笼和挡土墙防护,改进后可以用高强土工格栅代替铁丝做石笼,用聚脂或聚胺脂类土工织物混凝土护坡模袋做成的护面板防护受水冲击的边坡,很能适应土体不均匀沉降。

3.市政交通工程中路基施工管理

3.1路基挖方路段施工管理。第一、土方开挖施工管理,要求在恢复定线的基础上结合测量进行放样,先从事机械施工作业面,之后再结合施工作业面的实际情况与要求来进一步的确定施工措施与方法。横挖法与纵挖法是施工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实际的开挖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到纵向排水和机械行走的具体路线。对一些地面坡度比较大的地方,应该在进行开挖前的上坡方向提前挖好截水沟。第二、石方开挖施工管理,要求施工人员结合岩石的具体分类、风化程度的高低以及理解程度的多少等来详细的确定所采取的开挖措施与方法。挖方区在纵向横向形成坡面开挖,从而来满足施工排水的具体要求。对于用机械开挖比较困难的石方可以采用爆破开挖手段。

3.2路基压实施工施工管理。路基压实需要在其最接近最佳含水率时才能进行,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务必要严格的控制土的含水率,使相关技术人员做到及时测定与调整。当出现含水率过高的情况时,可以对其进行翻晒之后再实施碾压;遇到含水率过小的情况时,可以对其洒水之后再实施碾压。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使得道路工程建设日益增多,并且对其质量要求也越严格,而路基施工对市政交通工程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为了保障路基施工顺利进行,必须加强对其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杨长勤.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

[2]李雪峰. 公路工程填石路基的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

[3]徐亮等.路基施工技术分析及特殊路基处理研究[J].世界家苑,2018

[4]李瑞肖.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方法[J].交通世界,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