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全科医生综合防治干预在慢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2

社区全科医生综合防治干预在慢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张思玲

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 重庆 400054

摘要:目的 对比和分析社区全科医生综合防治干预在慢性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情况。方法 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辖的慢性高血压患者共计120例作为本次调查研究对象,秉承随机双盲原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采取单纯药物指导及健康宣教,对比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取社区全科医生综合防治干预,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血压情况差异及服用药物顺从程度。结果 经过结果对比和分析可以显著发现,对比组患者干预后临床血压情况及药物服用依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社区慢性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全科医生综合防治干预,可以较好地改善患者现有血压情况,促进患者健康生活并充分配合临床治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实际应用。

关键词:慢性高血压患者,社区全科医生,综合防治干预

由于社会老龄化,饮食结构的改变,导致各类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和老年患者的人数越来越高。其中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阻肺等发病率较高,慢性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长期高血糖、高血糖还会诱发脑梗死、心肌梗死、脑出血、甚至癌症等威胁生命的疾病。而慢性疾病由于其病情进展缓慢,不需要长期住院治疗,只需要按时服药,注意日常的生活习惯,因此社区在老年慢性疾病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次研究中,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中使用全科医生模式进行综合防治干预,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时间内,选择120例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对患者进行随机抽取,各抽取31例,设为研究和对比两组,研究组39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2.34±5.18)岁,其中18例高血压、16例冠心病、10例糖尿病、5例气管炎、8例慢阻肺、3例其他;对比组37例男性,23例女性,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2.59±5.16)岁,其中17例高血压、18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4例气管炎、9例慢阻肺、4例其他。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可比(P>0.05)。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均已经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院的伦理委员会也批准了本次实验,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60岁以上老年患者,均符合各慢性疾病的标准,并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标准:急性疾病,不配合本次研究,恶性肿瘤,器官功能障碍,精神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老年痴呆史。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血压监测、服药指导、口头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社区全科医生干预,具体如下:

  1. 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通过健康宣传和定期访视的方法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干预,全面了解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积极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指导。同时,以社区医生领头,在社区内通过广播、画报、播放录像等方式宣传高血压的相关健康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以及自我护理能力。高血压病程长,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患者容易出现多种负面情绪,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帮助患者正确面的自己的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2. 生活和饮食指导。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情况与其生活、饮食情况密切相关,社区全科医生需要向患者讲解养成良好生活和饮食习惯的重要性,戒烟戒酒,正常作息,适当运动,提高免疫力。另外,在饮食方面,需要坚持“三低”饮食原则,多进食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控制总热量,保持健康体重。

  3. 建立健康档案,加强用药指导。针对社区的高血压病人,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患者血压变化情况,采用针对性治疗方案。另外,嘱咐患者严格按照要求服用药物,不得私自更改服用剂量,以保证治疗效果。

1.3评价标准

比较对比组与研究组慢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状况,对相关知识熟知程度,服用治疗高血压药物的顺从程度。对相关知识熟知程度进行评价开展调查问卷手段。总分为100分。从0分到100分,分数越高证明对知识熟悉程度越高,大于70分则为合格。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详细地处理和分析。计数方式:描述依据:[n(%)],差异检验依据:x2;描述依据: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Mean±SD),差异检验依据:t。统计学价值显著(P<0.05)。

2结果

2.1比较对比组与研究组患者的血压水平

慢性高血压患者在干预以前血压水平没有明显差距,其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在进行干预以后,研究组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显然小于对比组患者,其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情况

5f0c24cbec7c0_html_d9a4f38af53cf22d.png

5f0c24cbec7c0_html_bc32c2abfce0ba02.png

2.2比较对比组与研究组患者相关知识熟悉率以及服用药物顺从程度

研究组患者相关知识熟悉率96.67%(58/60),大于对比组患者的75%(45/60),服用药物顺从程度为95%(57/60),大于对比组患者的73.33%(44/60),其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两组患者知识熟悉程度与服用药物顺从程度情况

组别

知识熟悉程度

服用顺从程度

对比组(n=60)

58(96.67%)

57(95%)

研究组(n=60)

45(75.00%)

58(73.33%)

3讨论

最近几年,我国慢性病患者越来越多,如:糖尿病、高血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对于慢性高血压患者而言,倘若患者病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将大大增加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概率。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它是减少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有效渠道。然而慢性高血压患者只是自己用药物来控制血压升高,得不到很好的控制成果。

社区全科医生越来越受到关注,也叫做家庭医生,能够对患者提高健康管理服务。特别是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加快速度构建全科医生队伍。这种形式的综合治疗有助于维持患者血压,使患者病情得到好转。

全科医生与普通医生相比,有更加独特的知识,更加独特的技能、较高的素质,丰富的生活经验,较强的管理技能,以及良好的科学品质等,能够为患者开展综合性的医疗服务。全科医生的显著特点是注重个体、综合的照顾,注重及时发现进行合理治疗,注重防范疾病,注重在社区场所开展连续的服务,合理对资源进行优化与利用。社区全科医生的重要的一个优势是经常以巡视的方式到患者家里进行治疗与服务,严格按照每一个患者的患病情况构建相关的档案。

经过本次研究表明,慢性高血压患者在干预以前血压水平没有明显差距,其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在进行干预以后,研究组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显然小于对比组患者,其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相关知识熟悉率96.67%(58/60),大于对比组患者的75%(45/60),服用药物顺从程度为95%(57/60),大于对比组患者的73.33%(44/60),其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临床慢性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全科医生综合防治干预,可以较好改善患者现有疾病情况,促进患者后期健康生活、主动配合临床治疗,更有助于临床慢性病管理从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周立红.社区全科医生对高血压病综合防治干预措施的影响[J].名医,2020(05):185.

[2]李春玲.全科医生模式治疗社区老年慢性疾病的临床效果[J].心理月刊,2020,15(10):122.

[3]李福林,刘俊梅.宁夏某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8):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