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24
/ 2

基于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白松

河北省桃林口水库事务中心 河北 秦皇岛 066000

摘要:自然资源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也在消耗有限的资源,社会中的任何一项农业和工业经济活动,都需要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在对自然资源过度利用的同时,会造成自然资源的枯竭。因此,应当有效管理和最大限度利用自然资源,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资源;合理利用;保护;可持续;发展研究

1导言

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相关部门需要注重水资源开发和利用工作,大力发展水资源循环经济制度,有效地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污染问题。另外,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需要积极探索水资源循环经济模式,在循环水资源利用过程中,注重污水和废水清洁工作,实现污水、废水的零排放。

2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活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源泉,社会的一切物质资源都是由自然界提供的,自然资源储量的丰富程度和种类的多少在很大限度上都会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影响结构效益。在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的人口和劳动力数量逐渐增多,新的自然因素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过去不被重视的自然因素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自然环境中能够被人们所利用的自然因素增多。当社会中的人口逐渐扩张,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就需要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但是过度的开发会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

3水资源的状况

水资源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资源,也是人类生存和生产活动不可或缺的,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水资源是至关重要的。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可持续发展观注重的是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水资源作为自然资源之一,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也是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水是城市发展的首要条件,也是农业的命脉。水资源虽然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是并不是取之不尽的,注重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是实现水资源永续利用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发的国家,虽然水资源的总量较大,但是按照人均水资源量计算,其占比较少。我国很多地区的淡水供应不足,成为经济增长和粮食生产的重大障碍,我国大约有97%为海洋咸水,不能为人类所利用,淡水总量仅有0.36亿km3,这部分淡水中有77%是以冰川的形式存在于极地和高山上,也是不能被人类直接利用。可以说,只有约20%的淡水是能够被人类所利用的,我国水资源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各个地区的水资源是否够用,取决于当地水量的大小,也取决于当地的降水和储备情况。

4水污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4.1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水资源在农业生产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水资源直接关系着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农产品的品种结构和食品安全性。

4.2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水资源会对工业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直接关系着一个区域的工业生产进程、工业布局、技术升级更新速度、工业机构的发展趋势等。高质量的水资源能够减少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投入,为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工业产业具有高水耗、高污染等特点,为了实现区域经济的高效、有序、生态化发展,政府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工业机制,及时更新并升级工业技术,但水污染问题直接影响着工业结构的调整,使得新技术更新速度有所降低,进而导致工业技术更新停留在初级层面,无法有效地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层次,在社会的长期发展中会被淘汰,对生态经济区域的高效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4.3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水体污染会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人作为一个有机体,需要大量水分作为支持,在摄入被污染的水后,人体的集体、器官功能都会受到影响,出现身体疾病,严重的还会威胁人体的生命安全,长期下去会影响人的劳动能力、智力水平和生育能力,为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发展。

5水资源合理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5.1建立水资源行政执法队伍

目前,我国水资源管理系统执法机构主要是水资源管理局、地方政府水利部门、税政机构,出现了权力交叉的问题,影响依法行政工作的实施。为了有效地改善这一现状,发现并纠正违法行为,政府部门需要建立专业的水资源行政执法队伍,并赋予执法人员相应的职责和条件。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水资源行政执法人员应认真履行自身的岗位职责,充分发挥出监督检查的作用,还要和水利公安相关部门进行合作,实行联合执法模式。另外,政府部门还需要针对执法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其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支持。

5.2加强跨流域水资源的调整、开发工作

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各个地区需要做好雨水资源储存工作,合理优化并利用劣质水源,尤其是沿海地区应注重海水淡化工作,进行雨水补充地下水工作,还要将洪水资源改造成生态水,有效地开发水资源,实现跨流域水资源调整和开发目标,有效地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确保水资源的平衡发展,如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跨流域水资源调整的成功案例。跨流域水资源调整不仅可以优化各个区域的农业生产,还能够保障农作物收入的稳定性,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5.3发挥科学技术在水资源循环中的作用

相关部门不仅要严格按照相关原则和规范进行,还需要针对水资源进行全面勘察,并引进水资源勘察技术,全面评价、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充分利用。除此之外,为了有效地改善水资源短缺问题,相关部门还需要将先进科学技术应用到水资源循环利用中,降低污水、废水的排放量,减少水资源浪费问题的出现。另外,相关部门还要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引进相应的科学技术实现工业产业的绿色化、生态化发展。

5.4完善水资源保护制度

建立完善的水资源保护制度有利于遏制水资源恶化问题,这就需要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完善水资源保护制度,针对排污量超标的企业加大经济、行政处罚力度,要求新建企业配备污染物处理设施,建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人民群众还要树立节约用水理念,确保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6结语

综上所述,对水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一直是我国的重要民生问题,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针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需要高度重视,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玮,康紫薇.基于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河南科技,2015(21):176-177.

[2]魏晓慧.合理开发利用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J].现代农村科技,2011(14):41-42.

[3]肖走良.基于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智能城市,2020,6(07):163-164.

[4]王恒,韩庆祥.水资源合理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4):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