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届武汉 7.16渡江节赛事组织运营 SWOT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3
/ 2

第 45届武汉 7.16渡江节赛事组织运营 SWOT分析

李王帆

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 301617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第45届武汉7.16渡江节的赛事组织运营进行SWOT分析,分析提出了武汉7.16渡江节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对武汉7.16渡江节存在的问题和未来机遇和展望进行讨论,以此对武汉7.16渡江节的赛事组织运营提出建议和意见,为未来各赛事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赛事组织运营;SWOT分析;体育赛事

1.研究综述

1.1 SWOT分析

SWOT分析就是将所研究的对象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的挑战和机会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列举出来,对其进行系统分析以得到结论。SWOT分析法一般运用于企业内部进行分析,本文运用该方法对武汉7.16渡江节进行分析是因为该分析法对武汉7.16渡江节的赛事组织运营分析同样受用。

1.2 第45届武汉7.16渡江节概况

7月16日,武汉市迎来以“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为主题的 “与军运同行” 第45届武汉7·16渡江节。该赛事大力彰显“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城市精神,不断增强赛事活动国际性和参与度,着力提升武汉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为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作出应有贡献。

今年渡江节赛事共两项:个人抢渡和方队横渡。

个人抢渡从武昌汉阳门下水,至汉阳南岸嘴起水,游程约1800米。今年的抢渡赛共有53名选手获得了正赛资格,其中包括28名外籍选手,这些运动员中,既有首次参赛选手,也有多次参与渡江节和往届取得优异成绩的选手。

方队横渡以队列的形式从武昌汉阳门下水,至汉口江滩三阳广场起水,游程约6000米。方队训练工作时间于5月底至7月初进行。最终录取选手被划分到各横渡方队,参加八次集中训练。训练内容包括陆地队列训练、水下行进训练、水下耐力训练等,每次训练时间必须在3小时以上。

今年参加横渡人数共2382人,划分为35个横渡方队,其中包含14个区方队、6个机关院校方队、8个企业方队、1个军运会方队、1个“青春渡”特色方队以及5个武汉市外方队,在本次赛事中,参赛选手最小年龄为14岁,最大年龄为71岁。

2.研究内容

本文以第45届武汉7.16渡江节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武汉7.16渡江节的赛事组织运营进行SWOT分析,重点探究武汉7.16渡江节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对未来该赛事作出展望,并提出意见与建议。

3.结果与分析

3.1武汉7.16渡江节的优势与特点

3.1.1 文化内涵深厚

两江交汇的武汉被誉为百湖之市,水资源十分丰富,水域面积占城市面积的26%。武汉7.16渡江节是为纪念毛泽东主席畅游长江而举办的全民节日,从1956年开始已有64年的历史,至今共举办了45届,参与人数突破5000余人。武汉7.16渡江节与武汉的汉马、武网并称为武汉最知名的三大体育赛事。国家游泳协会2015年将7.16全民游泳周主会场永久落户武汉,更加凸显了武汉的“水”文化,渡江节本身已不仅仅是为了纪念伟人的节日,也成为了向公众宣扬武汉精神的一张名片,有助于打造武汉体育赛事品牌。

3.1.2 群众基础良好

鉴于武汉7.16渡江节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背景,每年全国都会有数以万计的游泳运动爱好者积极参与报名,由于组委会的报名人数限制,导致每年渡江节名额一票难求,在通常情况下全国各个省市游泳协会负责人都会在每年的4月份左右积极联系武汉当地组委会,代表当地努力争取报名组队名额,渡江情结已深深烙印在了这些广大游泳爱好者的心里。在武汉当地群众眼里,7.16渡江节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赛事品牌,体现更多的是一种高贵的信仰,展现的是渡江情怀、武汉精神。

3.1.3 新闻宣传到位

本届渡江节与多家电视台、媒体合作,其中武汉广播电视台对渡江节进行了“全网直播,全球推送”,全国首创增加了地铁电视直播,多个平台总点击超407.6万,总曝光量超过7600万,累计超过1.37亿次点击曝光量。湖北广电融媒体通过水上水下,天上地下等多种视角首次全方位立体呈现渡江盛况,同时设立主演播室和长江上的移动演播室双演播室双解说。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现场直播了渡江节的盛况。

另外,传统媒体如长江日报、武汉晚报等6家报刊,报道渡江节篇幅达到31个整版,占版刊总版面的35%,且全部报刊是头版头条。

3.1.4 安全救助有保障

任何体育赛事成功在安保,渡江节安保的核心在水上救助。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特邀请青岛救生协会参与,以及购买3条带气囊的摩托艇,启用遥控救生圈等高科技救生设施,保证今年水上救助112艘船。其中直接参加救助人员共计309人。此外还配备了指挥船、拦截船等9类工作用船共计27艘。活动当天,整个江面共有139艘各类船支,近600人为渡江选手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3.2武汉7.16渡江节存在的问题

武汉7.16渡江节从活动筹备开始到结束当天,要历经三个半月的时间准备,这其中包含报名、资格测试、方队集中训练、集中测试以及试渡等常规配套活动,因此入门门槛及难度非常高,正是由于活动不同寻常的特殊性,报名选手多为40岁至65岁的游泳运动爱好者,导致整个渡江参与人群年龄结构普遍偏大问题,这是因为年轻的游泳运动爱好者并没有较强的渡江情怀及兴趣,他们没有充足的个人业余时间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整个活动当中,同时缺乏一定的渡江水平及经验,正是以上这个问题,导致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一直寻求如何吸引更多年轻游泳爱好者参与到渡江活动的办法。

  1. 小结与展望

依托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活动,不断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武汉7.16渡江节在此体育环境下从内外环境、群众基础、宣传等方面有许多突出的地方,但赛事依旧存在许多问题。在未来,武汉7.16渡江节应加大年轻人的宣传,改善报名人员老龄化的状况。随着武汉7.16渡江节对赛事组织运营方面更加有经验,武汉7.16渡江节将成为继武汉马拉松后的又一大品牌赛事,成为武汉对外交流和宣传的名片。

5.参考文献

[1]SWOT分析.百度百科[EB/OL].http://rc.mbd.baidu.com/obqe8gy.

[2]聂丹.北京马拉松赛事运作的SWOT分析[J].体育学刊.2014,21(6):19-23.

[3]丛艳平,王洪金,袁凯.基于SWOT分析的体育赛事规划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23(3):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