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临床护理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5
/ 2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临床护理效果

李莉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VIP 山东 聊城 2526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6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开始和护理后神经功能、住院时间、后遗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神经功能、住院时间、后遗症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神经功能,减少后遗症,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临床护理效果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近年来,由于脑卒中诊断、抢救和治疗水平的提高,急性期病死率明显下降,而存活患者的致残率却大幅上升。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病死率有所下降,但致残率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恰当、及时的脑卒中康复治疗和护理是降低致残率的有效手段[1]。在患者病情稳定或强化治疗结束后,可为患者提供合理的生活、心理护理和各种需求,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研究探析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临床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6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二组。每组例数300。实验组年龄41-76岁,平均(54.27±2.12)岁,男:女=188:112。对照组年龄42-75岁,平均(54.12±2.55)岁,男:女=189:111。两组样本比较显示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①心理护理。在开展康复训练的同时,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脑卒中患者常伴有智力、性格和情绪的改变,主要表现为易怒、脾气暴躁甚至悲伤。因此,我们应该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患者一起制定康复计划, 激发患者康复兴趣,直面现实,树立新的生活目标和自我实现愿望,发挥身体潜能,提高训练积极性。②饮食护理。告知患者疾病的发生与饮食的关系,饮食在治疗和康复中的作用,以轻营养、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为原则,适当摄入粗纤维饮食,避免辛辣食物,戒烟,限酒,经常进食,避免暴食,保持理想体重。③肢体功能锻炼。进行患者肩关节的被动运动,包括屈曲、内收、外旋、内旋等, 下肢功能锻炼从床上被动运动开始,到床边坐起、站立和行走训练,肢体功能护理多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适当安排各种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循序渐进。④吞咽困难的康复护理。大约53%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有吞咽困难。康复护理可指导患者进行发音、颊肌、舌肌训练,每天2-3次,每次训练10-20分钟,提高舌肌功能恢复;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适当开展深呼吸“屏气”咳嗽训练,效果是增强异物防御反射,预防吸入性肺炎,每天2-3次,每次训练10-15个周期。鼓励协助反复空腹吞咽训练的患者,为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打好基础。⑤失语症的康复护理。当脑卒中患者受到这种疾病的影响,导致大脑优势半球的语言中心受损时,就会导致失语症。失语康复护理方法包括:多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观察记录患者的失语类型、语言能力,了解患者相关兴趣、生活习惯,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告诉患者失语康复护理的重要性,树立对失语康复的积极信心。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开始和护理后神经功能、住院时间、后遗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SPSS26.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进行卡方统计,计量数据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神经功能

护理开始两组神经功能NHISS评分比较,对照组是20.84±3.33分,实验组是20.81±3.13分,P>0.05,而护理结束实验组神经功能7.12±0.12分低于对照组11.84±3.21分,P<0.05。

2.2住院时间

实验组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t=7.942,P=0.000<0.05)。实验组的住院时间是9.11±1.21d,而对照组的住院时间是12.42±2.25d。

2.3后遗症发生率

实验组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6.121,P=0.015<0.05)。实验组后遗症有12例,占4.00%,而对照组后遗症60例,占20.00%。

3讨论

目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由于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和沉重的负担,其主要是指由于大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导致局部脑循环障碍的急性发展和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损害[2],因此脑卒中的早期康复干预非常重要[3]

虽然现代医学也在快速发展,临床上使用了很多治疗脑血管病的有效手段和药物,但仍有很多问题无法解决,比如脑卒中留下的残疾、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

自康复医学出现以来,这些遗留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康复治疗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正以其疗效高、不受时间限制、经济实用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和接受。早期康复可以发挥其优势,如节省高昂的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致残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功能、提高个人生活质量等。

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4]。在患肢患者的康复训练中,应采取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循序渐进的原则。前期要以床上活动为主,护士要鼓励和协助患者尽快开展康复活动。对于不能主动活动的患者,首先要给予良好的肢体位置、按摩和患肢的被动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鼓励患者积极参加训练计划,促进自主神经功能恢复,预防肢体挛缩和关节畸形,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伤残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该研究的成果显示实验组神经功能、住院时间、后遗症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综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神经功能,减少后遗症,缩短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庞培敏.早期康复护理对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0):1889-1890.

[2]丁宇飞,杨洁琼,肖勇辉.早期应用双抗血小板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对患者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10):300-44.

[3]王玲.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的研究[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04):61-62.

[4]郭娇俊.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04):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