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同伴互助中成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2
/ 2

教师在同伴互助中成长

许春英

河北省 保定市徐水区遂城中学 河北保定 072550

摘要:同伴互助是一种教师之间采用集体培训、集体备案等形式的新型校本教研方式,有利于教师之间的分享经验、互助合作、共同探讨,是一种帮助教师快速成长、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合作教研方式。在同学科教师群体中,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方法分享是非常宝贵、非常有利于年轻教师成长的经验。因此,初中教师之间互助合作、共同学习进步的同伴互助教研方式将会是推动教师成长、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

关键字:初中教师;同伴互助;校本教研;

引言:教师在学生成才成人的教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中小学教师,肩负着扣好学生人生第一颗扣子的重任,教师的成长与成才也是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由此,如何实现年轻教师的快速健康成长便是各校关注的重点问题,同伴互助方式的提出,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让教师在观摩学习、交流互助中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方向和教学方式,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培养下,促进自身专业能力和知识的成长。

一、共同学习——学无止境

教师是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同时还是学习方法、学习思维的培养者。在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离不开教师的自主学习,不断掌握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并将所学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共同学习便是同伴互助的一种主要方式。首先,读书学习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各个学科的专业知识也面临着快速的更新换代,教师也应紧跟时代的脚步,共同学习经典的专业知识和最前沿的教育理论,遇到不懂的理论可以共同探讨,如此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术风气,还可以使教师在学习中不断拓宽视野,打破常规思维,使其自身适应时代的发展。

其次,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自主学习,通过“互联网+教育”平台可以学习借鉴大量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教案、课件、教学视频等资源,从样例中汲取营养,充分利用大量的免费教育资源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

二、“以老带新”——专业引领

牛顿曾说过“如果我看得更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汲取前辈的知识和经验以实现自我的快速成长同样适用于年轻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等方式固然重要,但是对于年轻教师来说,经验不足、缺少实践才是阻碍年轻教师成长的首要因素。因此,学校应着力解决年轻教师经验不足、实践经验匮乏的现状,使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并达到独立处理教学问题的水平。

在这个问题上,“以老带新”、“以优带新”的互助成长方式便起到了重要作用,优秀教师或富有经验的骨干老教师通过经验讲授会、案例分析会等方式传授教学经验,做好年轻教师的理论教学,夯实年轻教师的理论基础,使年轻教师首先在理论知识上达到要求。其次,安排年轻教师进行多次听课,在实际课堂上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并及时总结以形成自身的教学风格与教学方式,在多次听课后,要求年轻教师进行独自授课,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同时安排科教主任、优秀教师等听课,实时记录课堂问题,认真评课,给出反馈意见,指出不足肯定优点,并针对问题给出指导意见,再由新教师进行总结反思,这种互助方式有助于个体知识的拓展和完善。如此,将理论—学习—实践—反思相结合,便可使新教师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的教学方式与教学风格,实现新教师的快速成长。

三、经验交流——发挥集体智慧

教师集体之间的经验交流是促进教师提升的重要方式,将同学科教师以小组形式进行集体备课,包括备教案、备教法、备经验等内容,再结合教师各自的教学课题,明确自身的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轮流发言总结等方式,不断完善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使宝贵的经验在教师之间双向流动,不断融汇各个教师的经验,形成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从而形成集体智慧,这种方式也是初中教师普遍采用的互助形式,通过团体之间的合作,激励个体的发展,提高教师的自身专业知识和能力,以推动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同时,在教学实例中出现的个体问题同样可以在备课环节中提出讨论,教师们集思广益,对个例、实例集中讨论,以找出最有效最合适的解决方式,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给其他教师提供的学习机会。

这种互助方式除了应用在集体备课交流之外还可以应用于班级管理、教材解析等方面,不同的班主任老师在遇到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管理问题时会采用不同的方式,班主任老师之间的交流可以分享班级的管理经验,可以讨论班级事务的处理方式,由此,通过同伴互助可以使班主任老师快速学习并找到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以更好的教育学生、管理学生。

四、建立校际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应只局限于校内教师间的小组交流、课题研讨、集体备课等形式,若是长期采用这种封闭式的校内交流很容易禁锢教师的思想,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这样的方式既不利于教师们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学生们的发展和教育。因此,学校在加强校内教师交流的同时,还应结合学校的自身实际情况,搭建校际间的交流平台,积极推动校际间的教师交流与合作,学校也应组织建立本校的优秀教师团队,成为学科领头人,联合多校开展教师团队参观访问、观摩学习,相互之间学习、交流、分享经验,尤其是重点学校更应起到带头作用,给予其他学校教师学习先进经验与模式的机会,帮助区域内的教师成长。教师团队在完成参观学习后,还应及时总结经验给校内教师进行学习。

与此同时,市、区教育局也应选择优秀教师组成区学科带头人,到各个学校开展教师培训、专家学者讲座、教师团队参观考察等活动,在讲座培训会上分析不同教学环境下的教学实例,传授先进的教学方式,以实例代实践,增加教师的理论知识储备。让教师树立学习榜样,建立学习目标,在“实践+实例”的模式中磨练成长,在规划和培养中茁壮成长。

互联网是推动资源共享、经验交流的重要手段和平台,互联网上汇集了数百万教师的智慧结晶。互联网也实现了跨时间、跨区域的资源共享,学校也应该积极加入互联网交流平台,在网站平台上建立开放课堂,上传和下载骨干教师的经典课程供教师学习,同时提供骨干教师在线答疑的功能,及时解答一线教师的困难。

结束语

同伴互助是促进初中教师成长的一种有效方式,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年轻教师成长,形式自身的教学风格和教育方式,成就一个更加优秀的自我,在教师专业发展上成就自我。但是同伴互助方式不止上述几种方法,更多科学有效的成长方式有待学者们研究和使用,以便建立一套系统的、科学的教师成长体系。

参考文献:

[1]顾丽萍.教师,在同伴互助中成长[J].现代特殊教育, 2013(Z1), 17-18.

[2]周娜.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同伴互助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Z小学为例[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