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5
/ 2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邱启锋

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中心小学 广西防城港 538029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特别是要通过信息技术的科学和系统应用,最大限度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在当前我国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伴随着“互联网+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更加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整合作用,强化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系统性整合,进而使教育信息化取得更大突破。尽管“互联网+教育”已经得到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有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还没有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的整合作用,导致在应用信息技术方面缺乏精准性和精细化,需要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认真加以改进并不断完善信息技术应用体系,持续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引言

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让信息技术逐渐被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教师轻松地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积累、口语表达训练和写作训练方面的教学,语文教学结合信息技术能让基础知识不再枯燥乏味,让评价科学及时有效,让思想领悟准确到位,让写作教学循序渐进。笔者将对此展开分析,谈一谈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1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融合的优点

1.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当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大部分都是以多媒体教学为基础,大多使用PPT教学课件来开展教学活动。这就改变了传统小学语文枯燥乏味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模式,新形势的教学方式引入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更感兴趣,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上发挥更强的主动性进行学习,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2.拓展了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让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有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得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多变。在信息技术下,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也可以通过情境设立来进行,也可以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之余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当中更加主动,信息技术的发达性让学生逐步培养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2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2.1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整合作用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互动性、网络化以及智能化等诸多特点,因而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十分强大的整合作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其整合作用突出表现为:信息技术可以整合小学语文教学资源,构建强大的小学语文教学资源数据库,比如微课、慕课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模式。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构建小学语文微课网和慕课网,进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和共用,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利用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信息技术可以整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目前创新教学方法已经成为重要的方向和目标,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方法实现有效整合,比如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得到有效应用,在应用多媒体PPT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问题导向”的方式开展探究式教学,也可以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实现互动教学,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信息技术对于整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信息技术可以整合小学语文教学载体,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小学语文教学载体更具有多元化,比如通过构建微信平台、QQ平台、APP平台、网络平台等各类平台,使小学语文教学平台得到优化,进而实现各类载体的有效应用。再比如通过引导小学生应用互联网络收集和整理作文素材,可以使小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学习写作等。

2.2高度发挥交互性功能,有效突出课程教学重点

在实际的微课程教学工作中,可通过高度发挥新媒体渠道的交互性功能,使教学重点可于无形间得以突出,从而达到深化教学内核的目的。一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微课程教学中的互动主要包括微课程导入指导、微课程学习指导、微课程任务指导,可由教师指导方向着手,尽可能地为学生存在的疑虑或想法提供反馈与指导,保持师生之间全方位的交互。二是学生与课程之间的互动。在完成课程学习之后,学生可结合学习内容开展小型的互动,即带着思考参与到微课程内容的交流中来,以对学习内容进一步巩固结合。三是学生与学生的交互。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对话交流,交换自身想法及学习成果,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小学语文微课程开发过程中可通过针对性的交互性功能设计,来保证多个学习主体的共同参与,从而维护微课程课堂的生机和活力。四是聚焦微课程开发主体的多样化。作为小学微课程的用户,学生能够更客观地提供完善建议,因此在微课程开发过程中,可将学生这一群体纳入开发主体当中,将学生的反馈及提议作为重要参考。

2.3利用信息技术让小学语文学习有声有色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小学语文教学呈现出多样性,授课前教师通过网络收集课程相关的音频、视频和课件素材,加以整理和设计;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好的资源让课堂导入快速吸引学生进入学习,提高了切入主题的速度;通过课件、微课等多媒体场景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教师通过微课的形式播放了登高、插茱萸的情景,听着表达思念的音乐,学生感觉自己就是王维,看到兄弟们在华山以东的地方登高、插插茱萸,唯独少了自己不能参加重阳节的活动,一个人(异客)在异乡备感孤独,尤其在重阳节时越发思念亲人(倍思亲),学生被这种感情深深触动。学生准确把握王维的思想情感,学会借助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积极地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避免了传统教学中无感无言的现象。此外,巩固练习环节中,当学生对一些问题存在不同见解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十分重要。预习环节中,学生可能出现各种问题,教师利用翻转课堂等形式加以引导,培养学生自我探究、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读音不准、不理解词语意思、不会带着情感读课文等问题,可以利用网络查找、自己解决问题。如对于不会带着情感读课文的问题,学生一方面可以通过一些诵读网站或App进行跟读、录音、纠正;另一方面可以查找课文诵读的范例,长时间、反复聆听名家诵读,感受诵读时语速、语调和情感的流露。

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合有利于学生在形象基础上认知和掌握知识,有利于学生在智慧愉悦的课堂中学习,有利于学生通过信息化平台展示自己的真实想法。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让教师的教学智慧轻松,让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科学有据,让师生在沟通、交流和评价中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徐浩晨.“信息技术+语文学科”的深度融合,让1+1>2[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7:24.

[2]王国乐.学乐云教学平台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9(23):4-5.

[3]杨元江.“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例谈[J].科技资讯,2015(03):30-31.

[4]庹王琛.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几点思考[J].亚太教育,2015(31):166.

[5]蔡勤.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深度融合的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5(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