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3
/ 2

探析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

罗洁明

玉林市玉州区城西街道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 广西玉林 537000

摘要:土地资源是我国的重要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膨胀,土地的利用面积越来越大,但是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土地资源的短缺与浪费已成为当代社会的主要矛盾。近年来,土地利用与转型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土地资源的转型和土地资源的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此背景下,就要针对性管理土地资源,要因地制宜对土地利用进行转型,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维护好生态平衡。

关键词:土地利用;转型;土地资源管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明显提升,而且逐渐向全球化与世界化方向发展。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土地资源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对土地资源进行充分、合理的利用,是促进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对土地资源进行利用的时候,应该要不断转变思想,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进行转型,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阶段性土地资源的利用问题,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1 明确土地资源管理和土地利用转型的内涵

1.1 土地资源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的核心在于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它是土地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方法。在实际的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需要具备以下几项要素:第一,制度管理。制度是开展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前提,在土地制度的约束和调控下,确保土地资源管理朝着可控方向进行,进而最大程度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第二,政策支持。任何一项管理工作都必须要有相关政策作为支持,在政策的支持下开展土地资源管理,不仅是提高其管理水平的关键,更是社会发展对于土地管理的硬性需求。由此可见,要想更好地开展土地资源管理,必须要建立土地转型机制的前提下,加强制度约束和政策支持,以此提高土地资源转型效率。

1.2 土地利用转型概述

土地利用转型指的是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土地类型,经过土地改革转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主要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通过使用双重形态的引导方式,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转型处于稳定发展状态。通过合理规划土地资源,能够全面提升我国现有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确保生态平衡。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随着农村宅基地的转型发生了变化,在当前社会经济的变化下,土地资源的利用已经远超了土地利用形态结构。

2 土地资源管理和土地利用转型的背景与关系

2.1 土地资源管理及土地利用转型的背景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有效管理土地资源的背景下尝试进行土地利用转型,尤其是不少的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体系较为系统而完整。我国目前还属于土地资源管理和土地利用转型的初步阶段,并没有成熟的制度与建设。在形势下,我国管理土地资源已经由以往的数量管理转变转向质量管理,将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有效结合起来,从而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应用方式。我国在土地管理以及土地利用转型的理论研究中,主要通过空间和非空间结构两种模式进行。空间结构指的是相应的耕地和林地,而非空间表现模式主要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占据的比重进行分析。无论是空间结构还是非空间结构模式下的土地资源,都要借助于行之有效的策略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效率。通常来讲,大家都非常熟悉土地资源管理,但是对于土地利用转型却显得不够清晰明了。假如属于农业用地的土地资源,很容易就能形成高效的管理,而在城市化进程背景下进行的土地利用转型,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难度较大。

2.2 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转型的关系

在社会发展背景下有效管理土地资源,从而针对社会需求进行相应的土地资源利用转型。所以,在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转型过程中,要进行科学引导、约束和管理,从而保障土地资源的利用和有效转型。同时,我国在管理土地资源的过程中还要遵循相应的土地政策和土地制度。制定土地制度时务必要考虑土地资源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针对性进行土地资源转型和利用。从中可以得知,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转型间的关系是对立又统一的。

3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促进土地资源转型

3.1 加大土地管理相关法规宣传,进行思想统一

保护耕地及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我国基本国策中的主要内容。落实我国基本国策,应该对土地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相关知识进行普及,让更多的人认识与了解土地利用情况以及规定,对思想进行统一,因此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如在电视媒体、报纸、宣传车、广播、单张等渠道进行宣传。还可以将土地利用的较好的案例作为典范宣传,而对违章违法建设的进行曝光,让人们起到积极监督的作用,让国土资源更加深入民心。

3.2 规范实施土地流转制度

当前,我国广大农村的土地政策为“土地三权分置”,这样的措施有利于目前实施的土地政策。而在土地政策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土地流转制度,具体包含了集体性建设用地流转以及农地承包经营流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农村土地资源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流转形式。同时,随着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单一的农户经营模式显得较为落后,从而加剧了土地流转的进程。因此,就要针对当前的土地利用形式,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土地流转制定,引导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以此提高农民的收入,扩展农村经济。

3.3 做好规划,加大监管力度

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对土地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因此资源的浪费与损失也不断的增多。对新一轮的土地使用整体规划与年度计划进行严格有序地落实是避免土地资源浪费的重要手段。土地的规划修编已经成为了土地管理利用规划的重要内容,对土地进行合理科学的整体规划。整体规划能够积极地引导工业往产业基地及建成区进行集中,而人口则往城镇进行集中,居住往社区进行集中。政府对土地资源管理利用的监管也对土地资源的节约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如发现违章建筑,可要求不能以罚代建,应该采取强硬的措施令其停工拆除,并追求相关部门责任。

3.4 科学用地,注重开源节流

对后备储存土地的开发力度加强,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使用量,深入调查检查重点项目的土地使用情况,让界线明确。对闲置土地进行严格控制,按照相关政策对闲置超过两年的土地进行依法无偿的回收,并进行重新规划;对闲置超过一年少于两年的土地,收取开发商土地闲置费。早节约土地且科学合理利用的情况下,对农村的闲地、空地、低利用的土地进行整理融合,做好开源节流工作。

4 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我国土地资源供需不平衡的情况下,对土地资源管理利用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国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高效管理,是确保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主要方式,对促进我国社会与经济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决策部门应根据土地利用形态的变化适时调整土地资源管理政策措施,并推进中国土地资源管理制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马风华.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133.

[2]宫美佳.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微探[J].中国地名,2019(09):28.

[3]胡东明.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转型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7):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