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的有效朗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2-25
/ 2

小学语文的有效朗读策略

袁冬梅

百色市右江区四塘镇中心小学 广西 百色 533000

摘要: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重视朗读训练,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发展语言,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7)1-0001-01

朗读能力是语文这门学科最为基础的能力之一,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朗读能力和朗读习惯十分重要,学生通过朗读能够准确地掌握课文内容,感受文章中所描述的情境,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悟作者的意图,也能够通过有效的朗读让小学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和语文能力。然而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思维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比较有限,朗读的能力和主动性都不是很强,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关于如何提高学生们的朗读能力,我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个观点:

一、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做到想读、乐读,愿意读,积极投身到朗读训练中,通过兴趣来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首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种情境中激发出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的情感与文本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参与朗读训练。所以,教师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多媒体、音乐、图片等来渲染语文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中,在情境中进行朗读教学;其次,教师要时常变幻教学手段,保持学生对朗读训练的热情。一直要让学生对朗读教学有一种新鲜感,可以用齐读、自由读、交叉读、男生女生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朗读效率;再次,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宽松的课堂氛围。这是进行有效朗读教学的重要前提。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多用肯定和鼓励的话语进行激励性的评价,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平等地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心情愉悦地进行学习。

二、明确目标精心设计朗读训练

每篇课文,都有它一定的教学目标,朗读训练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如第一教时的朗读一般为了学生读准生字词的音,读通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我们在设计朗读训练时,就应注意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让学生重点读准生字词的音,第二阶段要让学生逐步读流利课文,不断读,不读破句,第三阶段就要让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内容。第二教时的朗读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一些内在情感。这一课时的朗读训练要遵循目的明确、读思结合、重在体会的原则。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教师让学生带着下面的问题去读:小女孩共划着了几次火柴?每一次她看到了什么?说明她渴望什么?现实中她是怎样的?学生在以上问题的提示下,迅速找出相关段落,紧紧围绕问题细读深思,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知道小女孩过着饥寒交迫的孤独的生活,深刻地体会到小女孩向往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对文中的感情会于心,发于声,读起来自然就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了。

三、指导学生掌握朗读能力提高的技巧

指导学生掌握朗读能力提高的技巧是教师课堂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首先,教师可以采取示范朗读的方法,将朗读的文本进行分解,详细指导学生如何根据文本内容和章回结构进行断句、分段等。其次,要指导学生如何掌握在朗读过程中掌握呼吸、换气等规律,保持胸腔、口腔和脑腔的共鸣,保持气息的流畅,将朗读逐步引向朗诵。最后,还要指导学生如何在朗读过程中将声音转化为可辨识的认知符号,让学生在朗读的同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朗读的文本转化为自身可认知和可理解的信息。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学生听觉、视觉等感官的统一,这也是朗读训练过程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四、让学生在朗读中读出自信

教师应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现代的教育观,要求教师把民主带进课堂。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尊重学生,讲究教学民主,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读书氛围,使学生打消怕读错的顾虑,消除紧张的情绪,变得敢于读书、乐于读书。所以,在组织朗读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把握好课堂组织,积极培养和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读起来,在读的过程中感觉到快乐。这方面可以根据朗读课文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朗读形式,如男女单读、小组分读、男女分读、全班齐读、领读、角色朗读、教师参读等等,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朗读是学生全员参与行动,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朗读的机会,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再加上教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可以帮学生树立并提高自己朗读的自信心。这一点对于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和身心的成长都十分有利。朗读中培养的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精神、自信心和凝聚力,对于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今后的发展都有十分长远的意义。

五、及时反馈,恰当点评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朗读的评价要既恰如其分,又妙语生花。指导学生互评也不能只是简单的一句“他读得好吗”,教师的评价要以肯定鼓励、积极引导为主,让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读得好就说“棒极了”、“读得真好”、“你真行”、“读得很好,听得出你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等;读得一般则要先指出优点,然后用“如果…”鼓励学生在某一方面继续努力 ;如果确实读得不怎么样,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其他方面的特长进行迁移,告诉他只要多读多练,朗读也可以很好,给他以信心和勇气。因此,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进步,每个学生都会成功,对学生充满信任和期待。

总之,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到的事情。需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结合语文新教材的内容,经过充分的准备,制订详细的计划,并引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才能够在小学生的朗读训练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梅.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电教(下),2011(8).

[2]刘欣.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J].教育革新,2010(01).

[3]赵亚娟.朗读训练——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J].新课程(小学),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