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节奏感训练的重要性及其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1-13
/ 2

小学音乐节奏感训练的重要性及其措施分析

汪颖

哈尔滨市马家沟小学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1

摘要:在小学音乐的学习过程中,节奏学习是学好音乐的第一步。 在音乐课堂中最为常见的节奏训练方法包括儿歌节奏训练法、游戏节奏训练法和模拟节奏训练法,这三种节奏训练方法对帮助小学生学习音乐节奏有着很大的作用。 节奏训练对小学音乐教育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接下来探究的重点是,节奏训练对音乐学习的重要性,以及为小学音乐教师提供有价值的节奏训练方法。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节奏训练方法;浅谈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音乐、美术和体育等艺术类课程在小学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国家越来越重视提倡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而不只是应试教育下的“书呆子”。 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阶段是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 也是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关键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生既要学习语数外等专业知识,还要增强自身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音乐教学对于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想要领略到音乐的精髓,关键是要学习好音乐节奏。

1、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节奏感的意义

小学音乐教学由于其受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对于音乐作品的节奏感把握能力较为欠缺,因而不能很好地掌握音乐作品的内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当前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把握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的强弱,突出教学重点,做到有的放矢。当前,如何提高学生的节奏感成为当下音乐教学的重点。培养小学生的节奏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音乐作品的节奏和演奏技巧,便于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感情色彩,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小学生受制于认知能力的不足,对于音乐作品缺少必要的理解,缺少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的能力。作为学习音乐课程的基础,需要教师加强对其的重视程度,注重节奏感的培养,以此为小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利于小学生今后提高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以此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课程的兴趣,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保障教学效果。

2、小学音乐节奏感训练的重要性

2.1、小学音乐节奏感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专业能力

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音乐,如何理解音乐以及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小学是学生开始进入学习阶段的第一步,从零开始,所以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比较简单,仅仅从欣赏开始,教学内容涉及节奏感内容比较少,导致学生对音乐节奏感不熟悉,不能具备相应的音乐节奏感。 若在课堂上增加音乐节奏感的训练,就可以提升学生的唱歌水平及欣赏水平[1]

2.2、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效率和质量

若学生在学习新歌的时候,可以很快熟悉这首歌的旋律和节奏,学生就会主动跟随音乐节奏开始律动,对于记忆歌词内容比死记硬背要好很多。所以在学生掌握并且对音乐的节奏熟悉之后,会发现音乐其实十分简单,逐渐对音乐产生一定兴趣,同时还可以提高小学生学习音乐的效率和质量。

2.3、小学音乐节奏感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为了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我们需要加强对学生音乐节奏感的训练,让学生在不同节奏的音乐中,感受不同音乐的乐趣和魅力,从而去喜欢音乐,演唱音乐,随时可以哼唱几句,同时让自己投身于音乐的海洋,去感受不同节奏的音乐所表达的含义,从而去感受这首音乐所使用的节奏是否合适,还有没有更适合的节奏等,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小学音乐在培养节奏感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新课改理念不断深入推进,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越来越注重其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的教育活动中仍然沿袭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过于重视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对于小学音乐课来说,一些学校对其缺少必要的重视,开展的课程数量不足,而且教学形式过于单调,不注重学生基础乐理知识的培养,也就谈不上节奏感的把握了;还有的学校受制于办学条件的限制以及思想上对其不够重视,关键的师资投入不足、质量层次不齐,许多音乐教师大都是兼任的,缺乏必要的音乐教学基础知识,对于学生的音乐教学,尤其是节奏感的把握上,难以找到切实有效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因而教学活动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2]

4、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节奏感的策略分析

4.1、采取必要措施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兴趣

小学生正处在发展学习的关键时期,但是,其各方面的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而且对于抽象理论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在进行实际的音乐教学活动时,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开展音乐节奏感的培养。教师要在授课之前对全班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所把握,在结合学生兴趣的基础上,针对性地采取提高措施,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另外,教师在进行理论授课时,要结合学生的喜好,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作品,在授课之余进行播放,并且设计好相应的肢体学习动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

[3]

4.2、加强对小学生的听力节奏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是需要长期的培养锻炼才能获得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时,要加强对其重视程度,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听力训练量,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当前,在小学教学活动中,音乐听力训练是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各类训练活动,可以不断地对小学生的节奏感进行强化提升,也是后续音乐教学活动的基础。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的体悟,引导学生从课堂以及日常生活中去主动倾听一些自然的声音,并深刻体会其中蕴含的优美音乐节奏。

4.3、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节奏感

培养节奏感的重要前提是学生融入音乐学习氛围中,只有当学生真正融入学习氛围中,才会投入更多的学习精力,才能够获得好的学习效果。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融入学习氛围中,更好地把握音乐的节奏。例如,教学《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歌曲时,教师这样进行教学:首先,给学生播放一段与国旗有关的视频,这些内容能够让学生对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有更多的了解。其次,让学生就国家、国旗展开讨论,分享彼此的看法。在学生对歌曲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此环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入到“爱国”这一情景中。再次,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摆动手中的小红旗。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给学生发放小旗子,让学生随着音乐节奏摆动小旗子,旨在使学生感悟其中的节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4]

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是有效提高小学生音乐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只有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积极地帮助学生建立形成良好的节奏感辨识能力,才能更容易把握所学音乐知识的内涵,提高学习音乐的效果,帮助其建立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进而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效果[5]

参考文献:

[1]陈燕.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感的培养策略[J].北方音乐,2019,39(16):217-218.

[2]谭蓉. 试论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节奏训练[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85-186.

[3]唐振勇. 试论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节奏感[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70-71.

[4]王婷.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中应用的几点体会[J].艺术评鉴,2019(15):109-110.

[5]刘晓旭.小学音乐教学如何提升学生节奏感[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