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27
/ 2

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之我见

薛蓉蓉

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城关街道周村小学 726100

【摘 要】随着高考语文分值的提高,学生、家长、教师对于学习语文更加重视,导致学生课业负担加重,从而影响到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学习要“课内打基础,课外练功夫”,“课内长筋骨,课外长肌肉”。要提高“练筋骨、长肌肉”的功效,就应更新观念,提高课堂效率,设计多层次作业,减负增效。

【关键词】更新观念,课业负担,减负增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优化语文作业设计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最优举措。在减负增效的背景下,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怀着愉快、轻松的心情学语文,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得满足的体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去探讨。

一、提高自身素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苏联教育家斯卡特曾说过:“教师要用自己全部力量来把教学工作由学生沉重的负担变成欢乐鼓舞和全面发展的源泉。”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水平,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而且要具有广泛而浓厚的求知兴趣和教育能力。我们都应该向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教师的业务素质、创新意识和教学改革的气魄等等,都直接影响减负的成效。在教学活动中,各种课业负担最终都是通过教师加载到学生身上的。所以,减负增效要先从教师入手。

(1)加强学习,提高思想素质

抓学习,抓指导,强化改革意识,提高教师减负工作的主动性。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讨论,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增强教师的减负意识。学生课业负担的根源在于教育思想,所以“减负”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观念。

(2)多渠道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

经常学习教育理论,从中获得教育新信息,吸收新营养;多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吸取精华,获取新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走特色之路,设计新颖、富有活力的教学过程,开展多元化的培训。

(3)坚持教育科研,提高业务素质

要实现“减负增效”,教师必须积极投身教育科研,全面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即研究新教材,把握实质,合理地、恰当地处理和组织教材;在丰富和发展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探讨与本学科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并根据学科特点及规律安排教学过程;加强作业的“科研”,努力寻求“减负增效的路子”。

二、构建和谐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素质

高效的课堂就是要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师生共同发展的生态性课堂。高效课堂就是追求效果、效益、有序的教学,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为达到这个目标,教师不但要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做指导,还要不断地创新课堂教学,让学生的负担真正减下来,认真上好每堂课,让课堂生动而充满活力,提高效率。

(1)做好课前准备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构建高效的课堂,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新课标要求我们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做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所以,充分的课前准备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备课堂设计,并对课堂作好必要的预设。

(2)提高课堂效率

高质量的课堂要求教师既有既定教学目标,又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教师要优化课堂时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中有所提高;教师讲解问题不在多而在精,组织讨论不在花哨而在实用,合作互动不能天南海北而要联系教材。

(3)改变课堂结构

儿童的天性和对学习的渴望期待快乐和自由。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对学校生活充满了向往和渴望,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对学习的兴趣慢慢降低,甚至开始厌恶学习、逃避学习,不是孩子们不喜欢学习了,而是上课学习内容枯燥、学习方法单一。因此,作为教师,要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就要钻研教材教法、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通过优化课堂结构,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互动合作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的成功和愉悦,得到快乐的心理感受。

三、设计不同层面的作业,让学生不感到乏味

(1)设计实践性作业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作业设计还应注意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的经验,取得第一手资料,新课程的作业设计应关注学生的生活领域,让课堂知识和书本知识回归到生活中去,让作业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贴近学生生活领域,用到实践中去。在教学五年级年级上册《有趣的汉字》专题时,对于当前社会滥用汉字的现象,我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收集第一手资料。在口语交际《民风民俗》交流中,我让学生调查搜集自己家乡的民风民俗,这样不仅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还极大程度上培育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在良好情感的催化之下,更利于语言的表达,同时也增强了对生活的认识。

(2)设计自主性作业

自主性作业给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的权利。首先是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供学生自主选择。老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可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供学生自主选择。这样,学生根据自身实际自主选择,体现了作业要求的自主性。其次是提供不同的作业内容,供学生自主选择。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设计或选择有层次的课外作业,让学生任选几道解答。这样的作业,既针对了学生的实际,又体现了明显的自主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

(3)设计探究性作业

作为语文老师,都能认识到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而语文能力差的学生往往缺乏阅读的兴趣,这时如果设计一些探究性作业,或许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如学习了《凡卡》可设计这样的问题:课文在凡卡熟睡并做着甜蜜的梦的时候结束了,这正是契可夫的高明之处。但梦总是要醒的,凡卡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进行创造性续写。在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为他们指明探究的方向,并提供研究的时间、空间与方法,把学生的眼光引向知识的海洋,启迪了思维,激发了想象。同时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开发自身的多元智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更是促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初步养成,真正成为个性健全发展的人。

总之,小学生学习负担问题,牵涉面极广,它既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教育实践问题。我们既要在理论与实践上探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思路与办法,又要注意防止降低对学生学习的要求而使教育质量下降的倾向,以实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即“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法规(1988);《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

[2]上海教育科研1994年12期;《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分析》。

[3]中国校外教育 A 2010年第7期;网络下载《浅谈如何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

[4]安徽教育2000年第Z1期;网络下载《如何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5]《文教资料》2006年03期;《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及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