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三等角——相似三角形知识拓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24
/ 1

《一线三等角——相似三角形知识拓展》

张运春

沐川县实验初级中学

相似三角形,是初中几何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但是统观近几年的中考考题,单纯考查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的知识很少,几乎都是考查它与函数、与圆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且从各地近几年中考题当中可以发现,一线三等角这一模型是最近几年考试的热门模型,鉴于此,于是我就想在教学中给学生补充这一模型,并且让学生能够快速认识这一模型,并且能够利用这一模型提升解题技能。

根据这一目标,这堂课我主要设计了以下七个环节:

(一)整理旧知,提炼模型

这一环节,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了如下四个问题:

问题1:如图1,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顶点B在直线l上,AB=BC,∠ABC=90°,AD⊥直线l于点D,CE⊥直线l于点E. 求证:△ADB≌△BEC

5e01ac2030f86_html_e3d6ece5797d7a43.gif5e01ac2030f86_html_fd362114cd61e37.gif5e01ac2030f86_html_74f79082178a6e4b.gif5e01ac2030f86_html_7eab78acc40b795e.gif

图1 图2 图3 图4

问题2:如图2,已知点A、C、E在同一条直线上,∠A=∠BCD=∠E=90°,图中三角形相似吗?请说明理由。

问题3:如图3,已知已知点A、C、E在同一条直线上,∠A=∠BCD=∠E=60°,图中三角形相似吗?请说明理由。

问题4:如图4,已知点A、C、E在同一条直线上,∠A=∠BCD=∠E=120°,图中三角形相似吗?请说明理由。

(二)揭示本质,提炼模型

第一环节的四个问题,由学生很熟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图形引入,逐渐弱化条件,从而发现当一条直线上有三个相等角的顶点都在这条直线上,从而所构成的三角形相似。归纳出这一模型之后,马上强调,以后在做题的过程中,如果碰到一线三等角这一模型的图形,就可联想到有三角形相似,从而可以得出对应边和对应角的关系。

(三)模型运用

学生只是认识了这一模型,还不够,于是我又接着设计了这一环节,让学生能快速识别并写出相似的三角形。于是我设计了一组练习题,如下:

下列各图形中,若∠1=∠2=∠3,请你快速找出图中符合“一线三等角”模型的相似三角形。

5e01ac2030f86_html_3afdb20e42ffae42.gif5e01ac2030f86_html_29672765439433c6.gif5e01ac2030f86_html_1f85269332ac9e47.gif

(1)ABCD是正方形 (2)D为BC上任意一点 (3)E为AD上任意一 点

学生在做完这一组练习之后,帮助学生归纳两个一线三等角模型的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的位置之间存在一种交错的对应关系,这一方法,主要便于学生以后碰到一线三等角模型的相似三角形,从而可以快速确定边、角之间的对应关系。

(四)实战演练,知识运用

学生通过上一环节,已经能够比较快速找出相似三角形,可是学习一线三等角模型的主要目的,是便于更好的提升解题技能,围绕这一目标,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1 如图1已知D为△ABC的边BC上一点,若∠B=C=EDF=60°BE=6CD=3CF=4,则BD= .

2 如图2,矩形ABCD中,把DA沿AF对折,使点DCB边上的点E重合,若AD=10AB= 8,则EF= .

3 如图3,等边△ABC的顶点B与原点重合,点C的坐标

为(50),DEBC,且DE=3. PDE上的一个动点(不与DE重合),使BPQ=120°. 若设DP=xEQ=y,求y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5e01ac2030f86_html_cdfd8cb90fd8ab.gif5e01ac2030f86_html_93e88726243e709d.gif5e01ac2030f86_html_da5b255924f1b6bb.gif

图1 图2 图3

(五)挑战自我,更上层楼

4: 在△ABC中,AB=AC,∠BAC=90°PBC上的动点.

小慧拿含45°的透明三角板,使45°角的顶点落在点P,三

角板可绕P点旋转.

1)当三角板的两边分别与ABAC交于点EF时,求证:

BPE∽△CFP

2)将三角板绕点P旋转到下图情形时,三角板的两边分别交BA的延长线、边AC于点EF.△BPE与△CFP还相似吗?(只需写出结论)

3)在(2)的条件下,连结EF,△BPE与△PFE是否相似?若不相似,则动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BPE与△PFE相似?请说明理由.

5e01ac2030f86_html_1a07b87479fcf508.png5e01ac2030f86_html_724427a658d5783d.png

(1) (2)

(六)大胆交流,共同提高

这一环节是每堂课必不可少的课堂小结,通过提问“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 你都有哪些收获?”让学生思考,今天这节课我都学了什么?在学习过程中有哪里还存在困惑,让学生大胆交流,能够达到大家能够共同提高。

在备战中考的过程中,时间紧,任务中,所以我就想到通过这样的一条学习线路,把相近的有联系的知识串起来,从而让学生的复习更高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