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头颈肿瘤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2

护理风险管理在头颈肿瘤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杨长会

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人民医院云南 绥江 6577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头颈肿瘤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0例头颈肿瘤患者,于2015年01月-2016年12月间入我院并接受治疗。以2016年1月为分界线,将2015年01月-12月间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100例头颈肿瘤患者,为常规组,以2016年01月-12月间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100例头颈肿瘤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率、护理投诉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投诉率3.00%、不良事件发生率1.00%低于常规组10.00%、8.00%,且护理满意率98.00%高于常规组85.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头颈肿瘤外科护理管理中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价值较高,能够减低护理风险,减少护理投诉率,进而促进患者满意率提升。

【关键词】头颈肿瘤外科;护理管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价值

护理风险管理,指的是有系统的、组织的消除临床中某些经常发生的风险事件,并积极预防临床中一些潜在的风险事件的一种管理模式[1]。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十分突出[2]。通过此种管理模式,能够避免医院损伤过大,确保患者护理安全,使临床发生风险事件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3]。头颈肿瘤患者较多,极易引起护理风险事件。在本次研究,特此分析了头颈肿瘤外科护理管理中开展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现将具体结果作如下报道: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0例头颈肿瘤患者,于2015年01月-2016年12月间入我院并接受治疗。以2016年1月为分界线,将2015年01月-12月间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100例头颈肿瘤患者,为常规组,其中65例男性研究对象,35例女性研究对象,年龄18-89岁,平均(46.54±2.25)岁。以2016年01月-12月间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100例头颈肿瘤患者,为研究组。其中63例男性研究对象,37例女性研究对象,年龄19-90岁,平均(46.71±2.31)岁。对比两组临床资料,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较大。

1.2方法

本院从2016年开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主要方法下:(1)识别护理风险:评估护理风险来源,包括患者病情症状较为严重且进展快;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不足;患者病情复杂;经验不足的护理人员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以及对病情的掌握能力不足等。(2)提升医护人员识别风险的能力以及风险意识:定时开展培训,针对护理期间时长发生的安全隐患、突发事件予以全面研究、分析,做好应急处理,以提升护理人员识别风险的能力,将责任制落到实处,使医护人员增强风险意识。(3)改进护理操作过程:施行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每个病床都必须配备一名管床护士,并由其全权负责,为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操作和治疗,按照交接班规则予以严格执行,使各班次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在每班中,尽量安排一名资深护理人员,以防范、预判护理中的风险,做到尽早发现、尽早避免。(4)落实管理责任,履行个人职责: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由护士长领导,做好日常巡视工作,定时进行护理安全会议,查找护理中的风险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预防举措,明确每个人的责任。(5)制定突发事件的预案:编制护理安全管理体系,使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大大降低。比如在就诊期间,若是出现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时,如何制定人群疏散的方案。若是患者出血量过多、摔倒或是呼吸不畅时,应该对患者采取何种的急救方案。科室应当备好相关措施,针对抗菌素、输血以及植入材料的应用,应当制定严格的标准,并以此标准予以严格执行,落实相关护理管理方案。(6)提高医护人员对突发事件处理的能力以及专科业务能力。头 颈肿瘤患者病情复杂且多变,对护理操作具有较高的要求,故医院应当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比如常见病护理、多发病护理、急救护理、危重症护理等,以促进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不断提升。(7)加大监控护理风险的力度。完善健全护理风险管理体系,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应当加强巡视病房,检查、督促护理工作落到实处。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率、护理投诉率。

1.4统计学分析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21.0软件,予以统计分析。率( % ) 为计数资料,用卡方比较组间差异;5df740c81bd01_html_9050e6688c8522af.gif 为计量资料,用t比较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护理投诉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且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护理管理效果[n(%)]

小组

病例

护理投诉率

不良事件发生率

护理满意率

研究组

100

3(3.00%)

1(1.00%)

98(98.00%)

常规组

100

10(10.00%)

8(8.00%)

85(85.00%)

5df740c81bd01_html_a5e78256c320a954.gif

-

4.031

5.701

10.864

p

-

0.044

0.016

0.000

3.讨论

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下,能够有效预防护理期间有可能会发生的风险隐患,通过增强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积极查找护理期间的安全因素,尽早发现、尽早预防[4]。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活动,在护理过程中,使得患者与护理人员的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便于护理人员进一步了解患者病情状况,满足患者所需,帮助患者处理问题,提升了患者护理满意率。通过优化护理资源,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使每个护理环节,都能做到专人负责[5]。本次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护理投诉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且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表明护理风险管理能够降低头颈肿瘤外科的护理风险率,对突发事件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以确保患者护理安全、治疗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素芳.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头颈肿瘤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15,10(02):222-223.

[2]刘莉. 护理风险管理在头颈肿瘤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产业,2015,12(01):93-94.

[3]周静. 护理风险管理在头颈肿瘤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医临床研究,2016,8(15):138-139.

[4]刘晓兰.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头颈肿瘤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2):245-246.

[5]俞守艳. 护理风险管理在头颈肿瘤外科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7,12(07):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