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3

浅谈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效果

韩金凤

鸡西市精神病防治院(鸡西市铁路地区中心医院)158100

摘要:目的研究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改善病人术后早期的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EEN)组和未施行肠内营养(N-EEN)组(n=38),EEN组于胃癌术后24h经术中放置的鼻空肠管应用能全进行早期肠内营养,N-EEN组为术后静脉营养,术前、术后7d测定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和体重、记录术后肠蠕动、排气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EEN组和N-EEN组术后体重、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减轻应激、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护士;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体会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earlyenteralnutritionnursingaftergastriccanceroperation,andtoprovidethebasisforimprovingtheearlynutritionalstatusofpatientsafteroperation.MethodsThepatientswererandomlypidedintoearlyenteralnutrition(EEN)groupandnon-enteralnutrition(N=38)group.ThenasojejunaltubeplacementinEENgroupcouldprovideearlyenteralnutrition24hoursaftergastriccancersurgery.TheN-EENgroupwasgivenpostoperativeintravenousnutrition.Serumalbuminandbloodweremeasured7daysbeforeandafteroperation.Albuminandbodyweightwererecordedbeforeandafteroperation,bowelperistalsis,exhausttimeand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wererecorded.Results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sinbodyweight,gastrointestinalfunctionrecoverytime,serumprealbuminandalbuminbetweenEENgroupandN-EENgroup(P<0.05).ConclusionEarlyenteralnutritionisofgreatsignificanceinalleviatingstress,reducing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promotingwoundhealing,shorteninghospitalizationtimeandreducingmedicalcosts.

[Keywords]nurses;postoperativegastriccancer;earlyenteralnutrition;nursingexperience

大多数胃癌手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手术后由于创伤及禁食时间长的影响,体质更差,导致切口愈合延迟,住院时间长,费用增加,并发症增多。传统的静脉营养,病人经济负担加重,并发症多,由于EN的广泛应用,胃癌手术后,EEN营养受到重视。该组研究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并将护理观察及经验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7月—2014年4月,该院整群选择76例胃癌手术后病人分成两组进行对照。观察组实行早期肠内营养(EEN)38人,对照组实行PN38人。早期肠内营养(EEN)年龄39~70岁,其中男性25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0.2岁,实行PN营养年龄41~72岁,其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50.4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胃镜活组织检查确诊,均行胃癌根治术,无死亡病例,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EEN组术后肠内营养,N-EEN组术后采用周围静脉营养。

1.2.1营养液输注①鼻肠管置入:EEN38人胃癌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术前30min左右经鼻腔放置液囊空肠导管至胃内,导管固定于一侧鼻翼,远端固定于同侧耳部以防脱出,术中医生根据病情将鼻肠管与胃管分离,将鼻肠管下端向下拉,置于十二指肠段或吻合口远侧20cm处,术后胃管接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术后12~20h经鼻肠管行EN。对照组38人胃癌术后行PN。②营养液的选择:对于胃癌患者来说,EN制剂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胃肠道功能和疾病有无特殊禁忌。③营养液配制:操作前洗手,戴口罩,注意清洁操作。准备清洁容器及输入管道(可用一次性静脉输液器替代),若配液量大于1000mL,可用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充当容器,按医嘱配制浓度均匀的营养液。营养液容器上应注明床号、姓名、浓度、剂量、配制时间,并醒目注明“肠内营养”字样。打开后的营养液应放在冰箱内,4℃下最多放置24h。

1.2.2营养液输注护理(1)体位要求选择合适的体位,对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EN)至关重要。一般应取半卧位,抬高床头30~50°。每次滴注完毕后保持原体位20~30min,以防止营养液反流及误吸,引起肺部感染、吻合口张力增大等并发症发生。

(2)营养管的护理。①营养管固定:营养管一定要固定好,防止滑脱。用胶布固定在鼻翼两侧及面峡部,插管前做好长度的标记,以便观察喂养管有无脱出;②保持营养管的通畅:每次鼻饲前,首先证实营养管在胃内且通畅并用15~20mL的温开水冲洗营养管,通畅后在进行营养液的输注,每次鼻饲完毕后再次注入15~20mL的温开水进行冲洗,防止营养液在管内形成凝块,堵塞管腔;③加强观察:取半卧位防止营养液反流及误吸,输注过程中,若病人突然出现呛咳,并咳出营养液一样的痰液,应考虑喂养管移位,立即停止输注。及时鼓励病人咳出营养液,必要时用吸引器吸出误吸物;④每次输注前都应该了解胃内残余量,用注射器进行抽吸,如果抽出胃内残余量大于100~150mL,应先使用促进胃肠道蠕动的药物吗丁啉、依托必利等,将药物碾碎并充分溶解后注入胃内,30min后再输注营养液;⑤掌握好拔管指征,胃癌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经口进食1~3d后,病人一切正常.才能拔出喂养管。

(3)输注营养液的注意事项。输注的肠内营养液避免污染变质,保证营养液的质量在有效期内使用,盛营养液的容器保持清洁无菌,输注的营养液要现配现用。输注营养液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以38~40℃为宜,过烫容易损伤胃黏膜,过冷刺激胃肠道,配好的营养液放在4℃的冰箱冷藏,不超过24h,输注时营养液悬挂的时间不超过4~6h。

(4)病情观察。营养液输注的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有无恶心呕吐,腹泻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监测病人的血糖及电解质,以免血糖过高,水电解质紊乱。

1.3观测指标

外科手术病人营养情况判断主要通过测定血清前白蛋白值来了解病人的营养状况,根据所测定血清前白蛋白值为依据,及时补充所需各种营养物质,降低并发症发生。为此两组分别于手术当天凌晨和术后第7天检测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和体重,同时记录术后肠蠕动、排气时间和术后并发症。

1.4统计方法

观测指标采用SPSS10.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均以(x±s)形式表示,对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及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体重变化

EEN组及N-EEN组病人分别在术后第8天进行了体重测试,发现两组术后体重均有下降。两组组内术前术后体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组间体重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组间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术前术后血清白蛋白的检验结果

EEN组及N-EEN组病人分别在术后第7天进行了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发现两组组内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均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术前血清前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清前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组间术前术后血清白蛋白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术后并发症情况

EEN组术后腹胀发生率5.3%,腹泻发生率7.9%。N-EEN组腹胀发生率18.4%,腹痛发生率13.2%,腹泻发生率26.3%,感染发生率5.3%。两组并发症比较,χ2=2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症状经过治疗后缓解。

3讨论

胃癌患者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早期肠内营养(EEN)对胃癌患者术后康复至关重要,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相比较,更符合生理状态,有利于胃肠道功能的及早恢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有利于改善病人营养状况,促进病人的胃肠道功能恢复,促进病人切口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通过两组对照证明,胃癌患者术后12~20h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胃肠功能术后1~2d基本恢复正常,N-EEN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需3~4d,肛门排气后才能进流质饮食,胃肠功能恢复慢。在护理工作中应注意保持喂养管道的通畅,防止脱落。做好口腔护理及管道的护理。随时观察病情,及时监测电解质及血糖,同时注意观察营养液喂养过程中患者的反应,有无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及时调整灌注速度,保持营养液现配现用,不受污染。早期肠内营养是患者围手术期的主要营养,与传统的静脉营养相比,病人恢复快,并发症少,胃肠功能及时恢复,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体重及血清蛋白测定明显优于N-EEN组(P<0.05),从表5可以看出EEN的病例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感染率为零,住院时间缩短,医疗费用降低(P<0.05)。传统观念认为,只有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后,才能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近来研究发现,只要术前小肠功能正常,则术后小肠运动及吸收功能即可恢复,为胃癌术后早期使用肠内营养(EEN)提供理论依据。从表2看出术后两组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表3看出N-EEN组术后血清白蛋白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不仅能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还比肠外营养更安全、经济。因而笔者认为EEN比PN更为安全、有效、经济。是胃癌术后较佳的营养支持方法。因此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对胃癌术后病人尽量实施早期肠内营养(EEN),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黎介寿.肿瘤瘤营养学的兴起及临床应用[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4,11(1):1-21.

[2]曹水江.胃癌手术后肠内营养和全胃肠外营养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2009,12(10).

[3]官禹.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效果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7(7):37-38.

[4]陈国平.胃肠道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起始治疗时间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9):1514-1515.

[5]赵春叶.肠内营养的护理[J].医药前沿,2012(17).

[6]史松梅.胃肠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42例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外科护理,2010,8(1下半月刊):15-17.

[7]陈志刚.胃肠道手术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效果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12):1071.

[8]程莉莉.胃肠道手术患者行肠内营养的观察与护理[J].医学信息,2010,23(7中旬刊):1856-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