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在提升国家创新能力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1

高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在提升国家创新能力中的作用

房静

高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在提升国家创新能力中的作用(房静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摘要: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作为国家创新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其创新能力的强弱,对国家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将产生重要的影响。高校是国家知识创新的主力军、是高新技术生产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摇篮、是培育创新文化的摇篮。关键词:高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国家创新能力一、高校是国家知识创新的主力军高校作为国家创新系统中知识创新系统和知识传播系统的核心部分,承担系统中知识创新、知识传播与转移的功能。进行知识传播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是高校的主要职能。知识创新是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另一个重要职能。而知识创新是科技创新最基础、最本质的内容,鉴于高校在科研设施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及高校的学科和信息资源优势,进行高质量的知识创新高校责无旁贷。知识创新是着重对自然界的研究并获得新发现,具有基础性特点,主要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知识创新是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科学技术知识的过程。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表明,高校已经成为知识创新的主力军。世界一流大学都是知识创新能力最强的大学,在基础性、前瞻性、前沿性的科学研究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据相关数据显示,影响人类的70%重大科研成果和绝大多数诺贝尔奖获得者均来自世界一流大学。在四大诺贝尔科学奖中,大学的获奖者占了获奖总人次的3/4左右,在《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中,大学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的论文占同期论文总数的2/3左右。据统计,2004年我国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分别占总数的64.3%、60%和55.1%,并产生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成果。2003年在国内发表的18.1万篇论文中,高校占总数的66%;三大检索系统(美国SCI、EI、ISTP)收录论文数,高校占总数的68.5%。高校的科技经费总量也在一直保持着递增的态势,如1998年高校科技总经费为82亿元,2003年增加到253亿元,年均增长34.8%。2004年科技经费总量达344亿元,比上年增长36%。经费投入的持续增长为高校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支持。总之,高校绝对是国家自主创新科研中的主力军,他们通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在探索真理、繁荣文化、促进学科交叉、攻克重大科学技术和关键材料与设备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产生了大量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为国家自主创新提供包括文化、技术、政策等方面的技术支持,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力量。二、高校是高新技术生产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高校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的主要生产者和创造者,直接作用于现实社会的结果,一方面是充分发挥其人文学科发达和学科交叉渗透的优势,通过智力集成和创新思维对国家、地方、社会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对策,成为先进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另一方面,富有创新意识和活力的研究型大学着眼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重大科技问题,凝聚知识,创新技术,日益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发动机。从现实来看,美国的硅谷和波士顿、北京的中关村等依托于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区,通过其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有力地推动和引领了本国科技创新的发展,成为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现实生产力的示范区。高等院校为现代化建设提供集成创新技术成果,源源不断地催生高新技术企业。高校以其拥有的人才、技术、信息、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综合智力优势与品牌优势,结合其他社会资源优势、学科发展前沿及产业化热点,提供大量的集成创新技术,主动介入高新技术产业化,大力兴办研究型大学科技园区,培育一批知识和智力密集、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产学研紧密结合,促使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园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事关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核心技术等方面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用价值的重要专利及专有技术等原创性科研成果及集成创新性科研成果,在自主创新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发挥重大作用。三、高校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摇篮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人才是科技发展的根本,是科技创新的关键。”人才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各种要素中最根本、最活跃的要素,是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所在,也是高校对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义不容辞的责任所在。培养人才是高校的三大基本功能之一,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不仅要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培养和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专门人才,将社会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资源,而且要聚合高校优势,利用高校本身具有能激发创新思维的独特人文环境、大跨度的学科间交叉渗透、基础雄厚的人才聚集、自由宽松的学术研究、交流活跃的国际合作、流转通畅的信息网络,使高校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成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的主要基地。四、高校是培育创新文化的摇篮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同科技创新有着相互促进、相互激荡的密切关系。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通过理论创新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良好的文化氛围”。所谓创新文化,就是一种能够激发人们的创新意识和热情,增强创新能力和动力,鼓励和支持创新行为,提供宽厚创新活动空间的文化基因、文化模式和文化环境的总称。它是一种有利于创新活动健康、持续开展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一种能够给予创新者在创新道路上遇到挫折和失败时提供宽容和保护的制度安排,一种给创新者以归属感的“精神家园”,一种能够使创新的精神追求和实际行动不断扩大和自由张扬的“生态环境”。历史昭示人们:任何一个创新活跃的时代,无一例外都是伴随着创新文化的导引。在中国,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自由和学术争鸣,促进了两汉农业文明的成熟;魏晋时代的思想解放与自由,带来了唐宋经济的繁荣;宋明理学和人性学说的矛盾冲撞所爆发的巨大思想力量,迎来了康乾盛世。在世界上,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活动中心和经济重心依次从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转移到美国,表面上是地理位置的更替,实质上是创新能力强弱转换的结果,其中无不包含着深厚的文化根由。大学作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知识传承和科技创新的中心,历来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孕育新思想、新文化、新文明的摇篮。创新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本质特征和核心内容,在创新人才培养、开展科技创新和服务引领社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恰如有的学者指出的:“没有西方现代的大学,现代的工业文明是不可能的。”“在现代工业文明里,大学是三个东西的源泉:新观念的源泉,新知识的源泉和新型专业人才的源泉。”创新文化孕育和推动着创新事业。任何创新活动或事业,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和发展的。建设适合并且能够积极推进创新活动的文化环境,是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所必需的。高校正是培育这种创新文化的基地的摇篮。综上所述,高等院校凭借其对外合作与交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优势,在国家自主创新中日益成为国家自主知识创新和高技术前沿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生产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培育创新文化的圣地,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与综合国力的提高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参考文献:[1]李志民.自主创新应成为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动力与源泉[J].中国科技成果纵横,2005(5).[2]谈新敏.创新文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J].学习论坛,2006(10):75.[3]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53.[4]郭晓川.合作技术创新——大学与企业合作的理论和实证[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来源期刊

赤子

相关关键词

高校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国家创新能力 高校是国家知识创新的主力军 高校作为国家创新系统中知识创新系统和知识传播系统的核心部分,承担系统中知识创新 知识传播与转移的功能。进行知识传播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是高校的主要职能。知识创新是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另一个重要职能。而知识创新是科技创新最基础 最本质的内容,鉴于高校在科研设施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及高校的学科和信息资源优势,进行高质量的知识创新高校责无旁贷。知识创新是着重对自然界的研究并获得新发现,具有基础性特点,主要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知识创新是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科学技术知识的过程。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表明,高校已经成为知识创新的主力军。世界一流大学都是知识创新能力最强的大学,在基础性 前瞻性 前沿性的科学研究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据相关数据显示,影响人类的70%重大科研成果和绝大多数诺贝尔奖获得者均来自世界一流大学。在四大诺贝尔科学奖中,大学的获奖者占了获奖总人次的3/4左右,在《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中,大学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的论文占同期论文总数的2/3左右。 据统计,2004年我国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分别占总数的64.3% 60%和55.1%,并产生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成果。2003年在国内发表的18.1万篇论文中,高校占总数的66% 三大检索系统(美国SCI EI ISTP)收录论文数,高校占总数的68.5%。高校的科技经费总量也在一直保持着递增的态势,如1998年高校科技总经费为82亿元,2003年增加到253亿元,年均增长34.8%。2004年科技经费总量达344亿元,比上年增长36%。经费投入的持续增长为高校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支持。 总之,高校绝对是国家自主创新科研中的主力军 他们通过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在探索真理 繁荣文化 促进学科交叉 攻克重大科学技术和关键材料与设备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产生了大量的新理论 新方法 新技术,为国家自主创新提供包括文化 技术 政策等方面的技术支持,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力量。 高校是高新技术生产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 高校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的主要生产者和创造者,直接作用于现实社会的结果,一方面是充分发挥其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