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胰腺肿块”怎么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发现“胰腺肿块”怎么办

陈文龙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医院陈文龙随医学的发展,在MRI、CT检查的日益普及,“胰腺肿块”检出率逐年升高,但医患双方深受“胰腺癌”的恐惧感支配,均会出现手忙脚乱等情况,可能会引发部分措施处置不当情况,影响对疾病的判断,并影响治疗效果。然而胰腺肿块一定是胰腺癌吗?究竟有什么病症可表现出胰腺肿块形态特征?在诊断中发现胰腺肿块应该怎么办?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1胰腺癌有什么临床表现?

胰腺是位于腹后壁1~2腰椎体平面的狭长腺体,质地柔软,可分为胰头、胰颈、胰体、胰尾四个部分,具有控制血糖水平以及并消化蛋白及脂肪的作用。当发生胰腺癌后,胰腺内肿瘤细胞迅速增殖生长,在表现疼痛腹部包块之外,还表现出消瘦、乏力、症状性糖尿病等症状;当胰头发生癌变时,可使胆总管下端受到侵犯,表现出进行性黄疸;因胰液和胆汁不能进入十二指肠,可表现出明显的消化道症状,表现呕吐、腹泻、便秘、黑便等;当门静脉或脾静脉受到肿瘤侵犯时,可发生门静脉高压以及消化道出血情况,临床表现为黑便;部分患者在发生胰腺癌后并可表现出暴躁、焦虑等个性改变的精神症状,晚期可发生腹水、血栓静脉炎等。

2胰腺肿块除了胰腺癌,还可能是什么病症?

在大众熟知的CT以及MRI检查只能提供“胰腺肿块”的信息,表示的多为一个形态学概念,但对于“胰腺肿块”性质价值有限。那么除了胰腺癌,还要什么疾病可以表现为“胰腺肿块”呢?

(一)胰腺炎:胰腺炎是胰腺被自身胰蛋白酶消化后引发的疾病,临床表现为水肿、充血、出血、坏死等,表现出腹胀、腹痛、呕吐等胰腺癌症状,且因胰腺发生充血、水肿,在影像学检查中,可以看见胰腺组织异常性改变,出现“胰腺肿块”现象。

(二)胰腺分泌粘液性肿瘤:是发生胰腺癌前的癌性病变,从生长速度上分为良性、恶性,但一般良性可被认为是潜在的恶性病变;胰腺分泌粘液性肿瘤能够改变胰腺生理学结构,出现“胰腺肿块”情况,但胰腺分泌粘液性肿瘤发生率极低。

(三)假性囊肿:是由于急慢性胰腺损伤及胰腺炎引发的局部坏死物质聚积,但因不能被消化吸收,形成无胰腺上皮衬垫的炎性纤维结缔组织,因此被称为胰腺假性囊肿。而在影像学检查中,假性囊肿即表现为“胰腺肿块”,并影响胰腺正常生理结构,并引发胰腺癌相似症状。

(四)实性假乳头瘤状肿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可发生在胰腺任何部位,表现为上腹部包块及疼痛。

(五)淋巴癌:为典型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当发生在胰腺附近时,可表现出“胰腺肿块”,并且伴有发热、消瘦、瘙痒、盗汗等类似胰腺癌症状。

(六)神经内分泌肿瘤恶变:神经内分泌肿瘤一般转移及复发率相对较低,手术切除即可,通常表现为粘膜下肿瘤,呈现黏膜表面隆起或形成溃疡。当发生在胰腺周围且发生恶变后,胰腺表现出明显的“胰腺肿块”模样,并伴有胰腺癌相近的临床症状。

3首诊时不能确诊“胰腺肿块”怎么办?

首诊时,对于影像学的诊断不能确定“胰腺肿块”,甚至大部分被误诊为胰腺癌,主要发生原因与影像学水平以及非专科医生有关。因此当拿到影像学资料后应该先找胰腺影像学资深专家进行疾病诊断,看看是否能确定肿块性质,并制定临床治疗方案。若还是不能明确“胰腺肿块”性质怎么办?那就应该抛开诊断困惑,对于发生的病症进行对症处理,如出现梗阻黄疸患者,应该进行手术支架治疗进行减黄处理;对于有手术治疗把握者,应该坚决进行手术治疗;如果没有手术把握,但受肿块压迫、侵蚀影响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者时,可采用伽玛刀进行定向治疗;而既不能确诊,有没有手术机会患者,可在抗菌消炎、利胆减黄、放疗等保守治疗基础上进行随访,观察“胰腺肿块”变化后判断其性质,再制定临床治疗方案。而此时,当不能确诊“胰腺肿块”性质,患者一般都会伴有精神意志的改变,而意志消沉可影响内分泌水平,加重病症程度,甚至可诱发胰腺癌的发生,因此在确诊之前,对患者进行情绪疏导非常关键。

4确诊“胰腺肿块”性质后应该怎么办?

上文中可知,引发“胰腺肿块”的病症有很多,那么在发现“胰腺肿块”后应该怎么办呢?一般临床会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治疗呢?

(一)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一般对于胰头肿块及壶腹周围癌症可以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但对于胰头癌的手术切除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为提升胰头癌切除效果,手术方式有很多,包括扩大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改良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性切除术、根治性胰腺切除术、扩大区域淋巴结清扫等,可提升胰头肿块切除效果,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虽然对于胰头良性肿块也可采用此种方式治疗,但因此种手术方式死亡率高、并发症多,应术前明确手术指证后再行手术治疗。

(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治疗:对于慢性胰腺炎、良性肿瘤、囊性病变以及低恶毒的恶性肿瘤(淋巴上皮囊肿、神经内分泌瘤、分泌粘液性肿瘤等)均可采用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治疗,可有效保留消化道生理功能及连续性,具有并发症少、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

(三)胰腺节段性切除治疗:主要是针对胰颈或胰体肿块的治疗方式,对于胰腺中部低恶毒、良性、肿块体积小的肿瘤具有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但在进行局部肿瘤挖除治疗中,因胰腺周围胆管、胰管及血管丰富,因此手术具有风险。

(四)不保留与保留胰尾切除治疗:胰尾部恶性肿瘤对放疗和化疗治疗不敏感,因此通常以手术切除方式进行治疗,可根据肿瘤扩散情况选择保留或不保留进行胰尾切除治疗。

document.getElementById('cnt-ad').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