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3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探析

刘国荣

刘国荣

摘要: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在具体的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就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作了一些粗浅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调动;积极性;策略;激发;兴趣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含义与现状

1.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含义

本文认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具有的认真与勤奋、主动与顽强的能动的心理状态。所谓能动的心理状态是基于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而产生的认真的态度、积极的情绪、顽强的毅力和主动进取的精神。因此,学生在学习中才会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积极性通常体现在学生对待学习的注意状态、情绪倾向和毅力等方面。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能动心理状态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社会和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由于好奇心、求知欲的驱使和对学习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如果学生对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需要。学习需要能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在这种动力的推动下,学生在学习中就会产生认真与勤奋、主动与顽强的能动的心理状态。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现实中的情况却很不乐观。

2.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现状

统计结果表明,学习积极性高的约占20%左右,表现在上课注意听讲,实习认真操作,能独立思考与提出一些问题,作业和实验报告能独立完成,书写认真,质量较高,因此学习成绩较好。第二类是有一定的积极性,约占30%左右,表现在上课也能注意听课,实习操作比较认真,作业和实习报告绝大部分能自己完成。但基础较差,对问题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独立思考不足,学习成绩中等偏上。第三类是学习积极性不高,也占30%左右,也能坚持听课,不讲话,不睡觉,但精力不集中,能参与实习,但不够认真。作业和实验报告不完全独立完成,不善于思考问题,学习成绩中等偏下。第四类是学习无积极性,约占20%左右。这部分听课不认真或不听课,课上爱讲话,经常打磕睡,实习不认真或不动手,作业和试验报告多抄袭他人,基本上靠教师督促,学习处于一种被动地位,处在应付和混日子的状态,学习成绩很差。由于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占的比例较大,形不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不但学习好的同学带动不了学习差的同学,有的还会出现学习差的影响学习好的现象。那么这种现状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二、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原因

1.学习负担过重

竞争激烈,父母期望值过高,使得孩子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学习负担过重与心理压力的增加在不同青少年身上的反应是不同的。有的孩子担心被提问,以致成为一种心理压力,但此种担心在同班级中的大部分同学中却根本不存在。这说明每个人的心理素质与学习感受是不一样的,学习素质差的孩子,常感到完成好功课十分吃力,需要加班加点,即使如此,也还是成绩平平,从而感到有思想负担,整天心事重重的样子。成绩好一些的孩子如果稍有放松,处理不好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也很容易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中掉队,产生心理负担。如学生景,小学时学习较好,升人中学后沉重的心理压力使她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果差,课外作业得加班加点才能勉强对付,身体也虚弱了,经常感到头痛,睡眠不好,夜里常做恶梦。

2.学习适应能力差

学生学习适应能力差影响情绪波动,表现为紧张、焦虑不安。引起孩子心理学习适应差的原因很多,最为主要的是心理与环境因素。如有的孩子说:“在小学,爸爸妈妈对我的学习一直抓得很紧,上中学后,他们仍旧很重视我的学习,但我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他们没有那么大的能力了,我因缺乏应变能力,从一切依赖父母的环境中走出来就很不适应。”这位同学因此产生了心理负担。学习环境的改变是孩子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由于缺乏应变能力而遇到心理困难的孩子也有不少,对此,我们应该研究增强学习适应性的教育训练方式。初中学习相对于小学,教师的支配性减少,主要靠孩子的自主性,一些孩子的自主性一时没有发挥出来,都会造成学习成绩的下降。但随着初中学习的适应,学习成绩又会上升。而有的孩子始终调整不好,成绩不能提高。教育心理学对学习动机的研究中发现,孩子经历多次失败之后,便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自身,认为自己没有成功的能力,他们无力避免失败,也不去追求成功,产生失落感、无力感,这种现象称为“习得性无助感”。在这种感觉支配下,不愿再尝试,陷入“造成失败——缺乏能力——失落感——表现降低”的恶性循环。

3.不良习惯难改

心理学家指出人一经养成习惯,意识就深化到下意识、潜意识层面,想改正要有意志、肯下工夫才行。一部分学生已经形成不良习惯。有的学生上课说话、看课外书、听CD、玩电子游戏、做小动作等,这样降低了听课效率,加大课外作业难度,延长学习时间,直接影响学习成绩。

4.溺爱的家庭氛围造成孩子学习动力缺失

现在孩子中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家长溺爱孩子。在生活中,父母对子女只注重体质与营养,物质方面的要求更是有求必应,而不注意心理品格的训练,不注意培养孩子的勤奋、独立自主精神,不注重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的锻炼,导致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负责精神的缺失。父母一方面埋怨孩子不求上进,可是孩子勤奋好学的动力又来自何方呢?在物质上尽量满足他们,而学习上又有些苛求他们。不管愿不愿意学习,都要考个好成绩,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就责备他们。家长认为“我们吃苦头,就是因为没文凭,孩子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个大学,不能再让孩子吃苦受罪了”。一句话,父母不想要孩子吃苦。现在父母为孩子创造了一个不吃“苦”的环境,将来孩子的“苦”谁为他去分担,孩子形成了生活中“不劳而获”习惯,学习上又怎能不劳有获呢?请我们的家长真爱孩子,“爱子则为其一生计,传之以家财万贯未必能使其受用无尽,一生充实”。

孩子的潜能优势没有得到激发,造成被强迫读书的心理阴影

有些家长要孩子学习,不是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培养特长,激发学习热情,而是通过孩子来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这是家长的一种代偿心理。日本教育学者山本光明,把从事某种活动的意愿表现方式分为四种,充满“斗志”、“被强迫做”、“不想做”、“无法做”。凡是被强迫学习的孩子都缺乏学习的动力,学习的主动性差。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1.学习动机的培养

中学生处于一个成长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机正处在逐步形成时期。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他们形成为振兴中华而学习的正确动机,这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培养和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积极的鼓舞

积极鼓舞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集体主义感等。及时的评价一般比不及时的评价的效果要好,因为及时的评价利用了刚刚留下的鲜明的记忆表象,使学生进一步产生改进学习的愿望;而不及时的评价在激励学生改进学习方面的作用较小,因为在学生意识中完成任务时的情境的印象已经比较淡薄了。对学生来讲,表扬、鼓励多于批评、指责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但是要注意,过分的夸奖会造成学生骄傲和忽视自己的缺点的倾向,从而引起消极的结果,而在责备时也要采用巧妙的方式,即表扬时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批评时又肯定其进步的一面。还可以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激励学习动机,让学生及时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利用学习成果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2)设置榜样

以社会上具有明确学习目标、克服种种困难进行学习的模范人物和身边同学中的优秀分子为榜样,使学生掌握成为动机高的学生的方法、谈话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特点。如学习敢于冒险,不怕失败等等品质,提高和增强自己的学习动机。由于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榜样的设置要符合其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即向该榜样学习既不是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又不是轻而易举,起不到榜样的作用。

2.学习中激发学生兴趣

(1)创设精美引人入胜的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英国有句谚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场白即导语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本节课效果的好坏,因为导语是前奏、是序幕、是首先送入学生耳中的内容。良好的导语像乐章的前奏、戏剧的序幕,令学生心驰神往;像巨大的磁石,使学生倍受吸引;像投石激浪,让学生启开思维的大门,点燃智慧的火炬……教师或激情演说,或引用诗文佳句,或讲动人的故事,或巧设悬念质疑激趣,或温故知新,或常识介绍,或学法指导,或激发想象联想,或展示精美的图片,或播放动人的音乐等等导入,先声夺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紧紧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出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为整节课做好铺垫。

教师要言之有趣,妙趣横生

古代杰出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形象、生动、饶有情趣,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与教材有关的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等均可引入课堂,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

教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

古语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有疑问才有思维,有思维才有兴趣。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教育的全部艺术就是唤醒年轻心灵天然好奇心的艺术,目的就是为了让这种好奇心在学习中得到满足。教师通过设置科学精妙的问题,造成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景和环境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高效学习的目的。设疑贵在精妙科学角度新颖,能激发出学生的强烈兴趣。

从丰富课后生活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应重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活动课。可经常举办演讲活动。从杂志上收集小故事、成语、谜语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加以编组,然后让学生通过故事会、游戏、对话比赛等活动,或通过教唱优秀歌曲、会话、背诵、表演等活动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重要的是要求学生都积极准备,踊跃参加,促使他们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使第二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更重要的是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有了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从而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但是笔者认为只要多去研究,多去探讨,就会有收获。“业精于勤,荒于戏”,只要热爱这份教书育人的职业,洒下爱的种子,相信在大刀阔斧进行教改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事业一定会蒸蒸日上,学生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作者单位:江西省龙南县东坑学校

邮政编码:34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