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引领,促班级和谐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爱心引领,促班级和谐发展

车松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第六中学265500

摘要:用心管理,引领班风良性发展;爱心滋润,善于了解学生心理;肯定赏识,使学生体验成就感;尊重学生人格,完成德育教育目标;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榜样。文章从以上五个方面阐述了班主任的爱心在班级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班级爱心发展

唯有爱心可以增强班主任和学生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形成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

一、用心管理,引领班风良性发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对每学年新建的班集体来说尤为重要。开学的第一天,面对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一双双闪烁不定而又略显紧张的眼睛,看到他们随意的坐姿,我知道,必须从制度上来规范他们的行为,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初中紧张严肃的生活。任何制度,不管制定得如何详细,如果不加落实,等于一纸空文。因此开学伊始,我就用心做事,认真落实全体同学共同制定的班规班纪,严格管理班级。开学的前几个周,我每天早晨第一个到教室,与班干部一起规范学生的出勤;每天晚上只要放学铃声一响,我就会准时出现在教室里;课间只要我有时间,我都会到教室去转一转……所做这一切的目的只有一个:用心严格管理班级。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坚持的原则是“严字当头,严而有度”。严格要求学生,正是爱他们的一种表现。这样的严格管理,使班级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生较好地适应了学习生活。

二、爱心滋润,善于了解学生心理

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应该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虽然严格要求学生,却是爱心随行。因为严明的纪律、严格的管理建立起来的仅仅是一个躯壳,要想让这个躯壳具有生机和活力,还需要我们用爱心去滋润,做到严慈相济、严爱有加。从组建班级的第一天开始,我就把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状况作为班级工作的第一要务。我利用开学前四个周的时间,采用座谈的方式,主动与学生交流,加深师生间的了解,增强师生间的互信。对于班级的中等生,我主要是在学习上予以指导,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并根据其不同的实际帮助他们确立了近期和远期目标,并制定了详细的措施。对于学困生,我首先进行谈话,摸清底子,并将其家庭背景牢记在心,生活上、学习上多给予他们一些关爱,用爱心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信心。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我也进行了详细分析,将他们的情况记录在案,并逐一家访,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而且我会将每周班会办成群策群力的交流学习课堂,引导班级正确的舆论。在我们班每周一次的班会中总有这样一个环节,学习小组长逐一总结自己组员的优缺点,让他们明白本周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该改进的是什么,用赏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学生。典型的优点有目共睹,榜样的力量随处可见,培养典型,树立榜样,以此来倡导建立“勤奋,扎实,高效”的学风。

三、肯定赏识,使学生体验成就感

作为一名教师,和作父母的心情是一样的,都希望孩子们的前途更好。作为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还应该及时发现孩子们的优点,学会赏识学生。这样做了,自己也会从中得到快乐。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往往学习不好的同学在某方面很懂事,从你手里抢过劳动工具的也许是他们,看到水管没关好主动过去关掉的也许也是他们。所以,我们以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时,他们会让你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体验成功,因此班主任面对学生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鼓励与表扬,并且对中下生尽可能在公开的场合表扬与鼓励。对于学生取得的成绩要及时地表示祝贺,这正是他所期待的。赞美要抓住学生的优点,有针对性。老师的肯定和赏识,符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点,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四、尊重人格,完成德育目标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讥讽、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要求一个人,同时也要尽可能多尊重他。”班主任作为学生的主要管理者、教育者,更应尊重学生,德育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五、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榜样

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教育心理学又告诉我们:学生喜欢模仿,这是他们共有的心理现象。教师的身教常常比言教还能起更大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时刻以自己的言行、思想作风、待人接物的态度给学生做出表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我班每一次大扫除时,我都参与打扫卫生,同学们干起活来也会特别积极、主动。因为他们觉得连老师也能打扫卫生,同学们更是无话可说,做得就更好,提前完成了任务。所以,肯在“身教”上下工夫,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人都是感情动物,只有对学生好,他们才会对你好,你才有自己的威信。当然,当学生违反纪律时我们也应该绝不姑息,但要做到一点,不能啰嗦地一味说教,把事情处理清楚就好。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家里觉得家长已经很啰嗦,过多的说教只是徒增反感,只要我们处理得公平合理,学生就会诚信接受。人心的凝聚、力量的汇聚需要的正是我们在细微之处的爱心滋润。

总之,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只要我们做到严格管理、爱心滋润,我们就一定会构建和谐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