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城辖区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科学城辖区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陈青何准辉

陈青何准辉(四川省科学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绵阳621900)

【中图分类号】R1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8-0382-02

【摘要】目的分析科学城辖区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辖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科学城辖区2010年手足口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科学城辖区共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97例,报告发病率为239.68/10万,发病年龄以2—5岁年龄段为主,发病季节以春夏季为主。结论2010年科学城辖区手足口病出现明显暴发趋势,应加强托幼机构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养成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防止手足口病在托幼机构暴发的重要措施之一。

【关键词】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病学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该病具有传染性强、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等特点。为了解科学城辖区2010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对2010年科学城辖区手足口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按照发病日期进行统计);人口资料来源于科学城公安分局户籍科。

1.2统计分析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发病概况2010年科学城辖区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97例,报告发病率为239.68/10万,明显高于2008年和2009年发病水平(2008年报告发病12例,报告发病率为30.22/10万;2009年报告发病31例,报告发病率为82.59/10万),出现明显暴发趋势。

2.2地区分布特征97例手足口病病例主要分布于春雷街区(47例)和松林街区(35例),占发病总数的84.53%(82/97)。其他还有华丰街区1例,不详乡镇14例。

2.3人群分布特征2010年科学城辖区手足口病发病年龄最小为4个月,最大为10岁,以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其中2—5岁为发病高峰年龄段,占发病总数的79.38%(77/97);男女发病率性别比为1.85:1(63:34),男女发病人数有较大的差异,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2.4时间分布特征2010年科学城辖区手足口病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5月,两个月共计报告发病70例,占全年发病总数的72.16%(70/97),图1。

图12010年科学城辖区手足口病月发病分布图

3讨论

2008年5月国家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法定传染病进行网络报告。科学城辖区2010年手足口病发病出现明显暴发趋势,这与全国出现的手足口病疫情形势是相一致的。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全国的疫情形势严峻;

②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较多,控制难度较大;

③儿童防病意识较差,未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④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和疫苗可以预防;

⑤绵阳市城区疫情形势也较严峻,家长在双休日带儿童参加各种兴趣班的学习也是造成疫情进一步扩散的原因之一。

手足口病是幼托机构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2008年后医疗机构加强了手足口病的报病工作,加上2010年全国出现的疫情形势,手足口病在科学城辖区出现明显暴发趋势。因此,大力加强托幼机构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防止手足口病在托幼机构暴发的重要措施之一。此外,大力实施病例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最大限度的减少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出现[1],也是今后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杨才彬,苏维,尹仲良,杜长慧.2009年成都市手足口病疫情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1,27(3)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