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人的临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高血压病人的临床护理

肖敏

肖敏(新疆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832014)

【摘要】本文从高血压的诱因和临床护理对于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性入手,分析和介绍了针对高血压病人临床护理的主要方法,和其在临床护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重点介绍了针对高血压病人临床护理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高血压护理指导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5-0338-02

高血压病是危害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常见病,为终身疾病,近几年高血压发病率逐年增高,有年轻化的趋势,引起了医学界广泛的重视。其发病主要与饮食结构不合理、体力活动减少、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重等有关[1]。虽然高血压为终身疾病,但通过研究发现在临床护理中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降低其复发率。随着高血压诊断及临床护理技术的进展,新的方法,针对临床护理者新的要求纷纷涌现。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作简要概述。

1药物护理

高血压由于有着漫长病程,所以需要通过药物进行治疗[2]。在此期间,临床护理工作应注意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药物,坚持以个体化为治疗准则,从小剂量开始,据病人年龄、需要和降压反应,逐渐增加疗效,降低可能存在的与剂量相关的副作用[3]。护理人员应注意监测服药与血压的关系,指导病人及家属测量血压,并做好血压与服药关系的记录。测血压时应做到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这有助于测血压的准确性和对照的可比性。同时强调长期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必须遵医嘱服药,不得擅自停药。还要注意观察药物是否有不良反应。

2心理护理

有研究观察高血压病人比健康人更内向,情绪不稳定[4],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偏执等[5];心理生理学研究也提示,精神紧张、植物神经活动及条件作用均可引起高血压。所以说,从临床护理的角度来看,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是极其有必要的。心理护理可从患者的社会环境,心理因素,躯体状态同时着手。让患者了解高血压的发病机理和治疗带来的良好效果,消除患者的焦虑感。将患者从从心理压力大导致心血管不健康,然后又加剧心理紧张失衡的循环中解脱出来。其次,护理人员应充分掌握患者性格特点和引发不良情绪的本质原因,指导病人学会心理放松方法,激励病人改变以往有害性格特点,确保情绪的稳定[6]。

3生活方式指导

3.1饮食护理:肥胖是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经过10-20年随访发现,超重者至少有60%发生高血压,肥胖人高血压患病率是同年龄组体重正常者的3倍。体重减轻4.5kg,即可降低肥胖者的血压,且能增加降压药的疗效[7]。而且高血压病人饮食需有节制,忌暴饮暴食据此,还需限制钠盐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饮食方式,摄入频率和食物种类为患者指导或订制一定的膳食方案。除此之外,高血压病人应戒烟戒酒,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3.2健康教育护理: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的良好沟通,使患者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向患者讲解血压增高带给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危害,使其树立正确健康信念,提高自我管制能力,了解在高血压病出现急症时如何采取应急的措施。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高血压病的诱发因素、自我保健知识、目前高血压病防治的误区、坚持药物治疗和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的意义以及门诊随访的目的、内容等[8]。

3.3运动和休息护理:体力活动少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是体力活动多者的1.25倍[3]。所以适量的体力活动是很重要的。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病情鼓励患者做一些规律且易于坚持的有氧运动,比如散步,快走,打太极拳等。当病人出现血压升高等症状时,应卧床休息。另外,护理过程必须考虑到患者每天运动量可达情况,不能过度运动。

4小结

高血压可引起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临床研究,在高血压治疗时进行临床干预可达到不错的效果,通常表现为病情稳定,并发症较少发生等,其中药物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方式指导等为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马凤桃.宋丽萍.杨丽洁.高血压病人认知行为及态度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08.22(6B):1531

[2]于涛.临床护理高血压病人110例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0(02):190-191.

[3]刘海燕.高血压病人临床护理进展.护士进修杂志,2000,15(8):590.

[4]张慧.林少平.高血压病人心理状况观察及治疗方法探讨.中国医师杂志,1999,1(5)25.

[5]卢宁.几种心身疾病患者心理状况与个性特征.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2)∶60~63.

[6]郭华.浅谈高血压病人的临床护理.求医问药,2013,11(2):143.

[7]王爱玲.高血压的三级预防.临床荟萃.

1999.14(1):40

[8]董入秀.高血压病人临床护理及健康教育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0):197-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