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如何在与新兴产业结合中求发展

/ 2

职业教育如何在与新兴产业结合中求发展

李雪梅

李雪梅(日照市工业学校山东日照26230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作为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就必须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适应《规划纲要》要求,教育部重新修订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围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物流、节能环保、新材料等国家产业振兴和新兴战略性产业,确定31个专业、150个专业点进行改革创新试点,着力探索人才培养与行业、区域产业、职业岗位和企业用人实际紧密结合的方式与方法。与新兴产业发展相伴生的是一些新职业的出现,与新职业相对应的是职业人才短缺。从一定意义讲,新兴产业发展引导着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引导着职业学校就业方向。

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中日照新兴产业与职业教育战略关系为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积极推动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集中培育海洋先进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油气储运加工等临港工业;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密切港口与腹地之间的联系,加快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把鲁南临港产业聚集区打造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临港产业基地。日照市确立了“转方式、调结构”的总体目标,2011年,着力组织实施100项计划投资506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立起一批国家或省级特色产业基地,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引领日照市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重要增长极。加快推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钢铁及配套产业、汽车及发动机零部件、海洋装备制造等十大蓝色产业成为日照今后重点打造的产业,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新兴产业发展过程存在许多变数,有一定的风险性。我国某些新兴产业开始出现布局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难以抢占新一轮经济竞争制高点。如物联网产业由于缺乏对其本质和内涵的准确认识,以及没有宏观的统一协调与规划,已开始造成全国范围内物联网产业工作陷入混乱无序状态。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契合最为紧密。新兴产业低水平重复建,必然缺乏核心竞争力,必然冲击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课程结构和教学方式。职业教育如何在与产业合作中应对风险,求发展,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诉求。职业学校作为办学主体,既要通过改革创新,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又要尽力规避风险,求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笔者认为,应着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紧盯产业热点,搞好科学论证

“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是《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要求。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地区间的差异非常大。什么样的新兴产业发展适应当地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要根据各地现有的经济基础和已有的产业结构,不能盲目跟风。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中国RFID产业联盟董事长张琪等专家认为应选择那些在本地区最有基础、最具优势条件、能够率先突破的产业发展,防止出现一哄而起、浪费资源的现象。职业学校在设置新专业时,不能看哪个新职业“热”,就跟风设置哪个。设置新专业要搞好科学论证,既论证新兴产业是否能实现产业化发展,几年实现产业化发展,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还要结合学校自身定位和规划,防止专业建设中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要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防止某些产业发展过热、过快后砍项目,学生就不了业。

二、加强校企合作,构建专业建设科学体系

行业企业要参与职业学校办学已列入国家的《规划纲要》。要调动起行业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一是政府要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二是职业学校本身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科学构建专业建设体系,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上要以社会对人才需求为依据,放眼社会大市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家预测,即将到来的科技和产业相结合的革命将会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职业教育以支撑产业建设能力提升为己任,应选择那些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能成为未来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产业领域与之合作。根据行业需求,优先发展潜力专业,重点发展骨干专业,适度发展基础专业,培养满足不同产业领域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专业建设中不求大求全,只求专求细,防止专业过多零散,形不成专业学科优势。职业学校在专业建设与发展上,就要确立了重点专业建设电子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核心,带动相关专业群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完善实践教学环境建设,推进工学结合、定向培养。

三、加强人才市场评估,实现与产业紧密对接

职业教育发展不仅要适应经济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还要适应新兴产业对人才的基本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需求变化,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科学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只有加强新兴产业对人才、技能的需求变化跟踪评估,才能使教育教学改革更具针对性,实现与产业紧密对接。职业学校要成立由行业企业和学校组建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满足行业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实现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与岗位职业要求对接,实现教学内容更新与企业技术进一步对接,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根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实际,学校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

一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与产业对接设专业。

二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与企业对接育人才。

三是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全面优化课程结构,与岗位对接设课程。

四是加快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生产对接建基地。

五是与师傅对接抓师资,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六是与岗位对接作评价,改革学生评价机制。

七是与技术对接搞科研,建立技术研发中心。

八是与工种对接搞培训,加强企业职工培训与职业资格鉴定。